目前国家建设重点关注城乡一体化,关注小城镇和村庄的发展,向注重质量和内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展现特色等新型城镇化转型。为了响应中央1号文件“五新”要求和四化同步,发展上海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建设金山中部绿核和特色小镇,廊下镇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为引领开展田园小镇建设。廊下镇将特色小镇定位于田园小镇,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其农耕文化的背景。金山区素有“上海粮仓”的美誉,是农业大区,而廊下镇又作为金山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廊下镇的粮田面积达1.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8 500亩,绿叶菜种植面积为5 600亩,林地总面积为14 530亩,还有大量畜牧业和渔业等。
二是其区位优势。背靠近2 4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使得廊下镇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种功能有着坚实的发展依托。为此,廊下镇主动将自身定位为“厨房”“菜园”“后花园”,为市区提供优质农产品。此外,随着城市病的出现,人们更倾向于到乡村度假,廊下镇拥有上海市第一个开园的廊下郊野公园,成为其发展田园旅游产业的有力抓手。
三是其现有的工作实效。廊下镇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重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推进,廊下镇的“三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如农民增收方面,2014—2017年,廊下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 980元、20 677元、27 947元、30 352元,每年保持一定的增幅。
田园小镇也就是田园综合体的模式。所谓田园综合体就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但是廊下建设的田园小镇又与其他小镇同中有异,一方面廊下镇是在全镇46平方公里范围内全域创建特色小镇,该方案区别于一般特色小镇建设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的要求,更符合纯农地区实际,有利于项目在全镇范围内统筹平衡,也兼顾与市里“点状”供地政策相衔接,能确保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廊下镇田园小镇内涵更为丰富,注入“互联网+”的概念,变“田园”为“田园+”,在产业上不断探索“田园+旅居”“田园+研学”“田园+养生”的模式;在宜游上考虑打造个性化的体验产品,如“田园+文化”“田园+旅游”“田园+体育”“田园+科普”“田园+艺术”等。
廊下镇在打造田园小镇的过程中,主要从塑形和铸魂两方面着手。塑形主要是廊下镇在田园小镇发展中紧抓乡村振兴的良好机遇,牢牢把握发展为第一要务这一关键,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同时以打造人与自然环境共荣共生为目标,注重优化生态,提升人居环境。铸魂主要是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充分保留乡土人情,打造有人气、有烟火气的江南故里。
田园小镇建设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居民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建设功能设施完善、服务配套齐全的田园小镇。坚持为居民提供美好的家园,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建设,打破乡镇界域,与毗邻地区浙江平湖广陈镇、新仓镇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促成两地公交开通,启动明月山塘项目,城镇面貌持续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居民出行更为便捷。坚持为居民提供暖心的民生工程,把为人民谋幸福、为百姓谋利益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把带动全面脱贫致富作为重中之重,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观光农场、民宿等转移,传统农民变成拥有“打工薪金、房屋租金、养老保险金、经营收入现金、土地流转金、提篮小卖金”的“六金”农民。坚持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目标,开展公益性为老综合服务项目,整合教育资源,推进优质学校建设,开展各类社会救助,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
规划是行动的指南。田园小镇的建设以规划为总纲,在田园小镇的规划中,到规划期末(2020年),廊下镇规划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为100公顷。在集中建设区内,主要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大力发展符合廊下定位的第二、三产业,重点引进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农产品加工类产业项目;集中建设区外,主要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发展“第六产业”。
廊下食品加工企业
产业为核,打造健康食品产业集聚地。廊下镇立足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及扎实的农业基础,重点发展种源农业、农业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蘑菇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三区、二带、一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
生态为先,建设宜居宜游优选地。廊下镇贯彻“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融入小镇建设中。加大生态景观建设,结合本土文化与人文特征,因地制宜地建设乡村景观,围绕郊野公园二期,打造了20余个生态观光点;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开展河道整治、不规范养殖清理、环境违法违规清理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等,不断减少污染源头,廊下镇水面积率达7.6%,森林覆盖率达18.7%。
文化为魂,创建传统文化传承地。廊下镇注重文化传承,建设一个“看得见田、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上海故里。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土布、江南莲湘等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民俗文化,加强与周边乡镇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满足群众的娱乐需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市民修身行动,推进居民自治、共治、善治,以乡风文明提升小镇温度。
生态美丽的廊下新农村(www.xing528.com)
几年来,通过田园小镇建设,廊下镇产业集聚趋势日益明显,生态优势持续彰显,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乡村人气也越来越旺,更多人愿意在农村干事创业,乡村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田园小镇建设于2016年提出,而廊下郊野公园是2015年开园的,所以说田园小镇的建设正是依托廊下郊野公园的资源优势。作为上海首家开园的郊野公园,这里没有高山、湖泊,没有森林、草原,没有刻意打造的人工景点,甚至连围墙都没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最不像公园的“公园”,但是应勇市长却在调研时对廊下郊野公园现代农业发展和充分保留的乡土人情的做法表示了肯定,他认为廊下郊野公园在“烟火气”、“人气”、互动体验性方面做得很好,能满足市民体验乡村风貌和乡村生活的需要。
郊野公园自开园以来,客流量逐年攀升,带动了廊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廊下郊野公园共吸引游客67.54万人次,实现观光旅游收入2 962.4万元。对此,生活在景区的农民深有体会,过去农民愁自家地里的菜吃不完,自从郊野公园开园之后,农民经常收了菜就卖,现在基本上是供不应求了。同时受益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年轻人往外跑的也少了,农民变成有吸引力的职业了,随着廊下大力发展观光农场、农家乐、民宿等产业,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老人也能实现自给自足。像锦江农家乐,就创造了50多个就业岗位,联中蘑菇的80多名员工中也有80%的本地人,植物园艺公司的200多名员工中有90%是廊下人。所以,廊下田园小镇因郊野公园而兴,带来了人气,创造了就业,带动了旅游业发展。
在田园小镇建设过程中,廊下镇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培育特色文化产品,倾力打造文化景观,让文化根植于内心,建设一个“有颜值有气质,还有走心文化”的田园小镇。在马拉松赛道周围,廊下镇就打造了沿岸乡村记忆馆,以“留住乡愁”为主线,通过衣、食、住、行四个主题将农村百姓捐赠的木门、竹篓、草帽、缝纫机、五斗橱等老物件沿路展示,通过这么一个契机,古老物件再次焕发生机,廊下的文化特色也被人知晓,也能引导人们了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还有廊下莲湘文化,“莲湘”有着10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民间艺术,更是一种体育活动项目。为了让莲湘文化后继有人,代代传承,镇党委政府大力宣传,组建了从机关到企业到村居的莲湘队伍,小至四五岁的小孩,大至七八十岁老人,全镇有一万多人会打莲湘;同时廊下镇开设了莲湘特色课程、讲座,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节目,吸引游客观看;定期举办大规模的莲湘文化节活动,提高莲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目前该活动已经成为金山地区家喻户晓、上海市具有较高知名度、长三角地区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项目。
廊下特色民居村民打莲湘
随着大众审美的变化,土布文化日渐式微,为了重振土布昔日风采,廊下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引进时尚元素,使得充满乡土气息的廊下土布工艺焕然一新,重新回到大家视野。在田园小镇内涵建设的过程中,文物修缮和保护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像南塘村的“五个百年”、山塘村的山塘桥、琮璞文化苑等工程,通过让文物换上新颜,让文物“活”起来。
生活在廊下的人才能感受到廊下的变化。廊下镇的特色民居,将原本散落在四个村居住的村民集中到小区,在小区周围形成了10分钟的生活圈,步行十分钟就能到学校、超市、菜场,服务设施更为齐全,农民生活更为便利。环境是一个方面,村容村貌也有显著的变化。集中居住后,老百姓更加注重自家门口的环境卫生,能够自觉维护特色民居的日常环境卫生,为此特色民居的卫生问题原本外包给物业管理,现在都由居民自发进行维护了,还有村民面貌、文明素养、精神气质也在集中居住后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比以前更加团结友爱了。
这几年,廊下镇通过创建和巩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全力推动了拆除违章建筑、交通短板大整治等活动,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交通通行能力的提升让居民出行更为方便。郊野公园的建设也拉动廊下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郊野公园内新建了停车场、健身步道、骑行跑道,为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的乡镇千差万别,资源禀赋也各不相同,特色小镇要注重发挥本地生态、产业、文化优势和特色。比如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低碳产业为主的地方,可以打造生态旅游型的小镇;历史脉络清晰,文化内涵突出的地方,可以建设历史文化型的特色小镇;高精尖产业为主,人才优势明显的地方,可以打造高端制造型的小镇。廊下镇凭借其市场以及原有的产业基础,建设田园小镇大有可为。
农村发展不能像城市发展一样大拆大建,农村的一草一物都是有故事的,要在原址上进行翻修,应保持文化民俗的原本韵味,如南方建筑婉约,北方建筑宏阔,沿海有水则依水而筑,内陆有山则依山而建。不仅是建筑要返璞归真,保留农村的低调朴素,文物保护也是,要善于用老物件讲述鲜活的故事。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突出环境特色,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布局、设计,最小化改变居民的居住习惯,最大化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居民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获得幸福感。田园小镇建设要符合农民的期待,并且要谋长远,比如农民集中居住后,不仅生活设施要跟上,而且农民的生活乐趣也应该得到满足。
按照李强书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的要求,廊下正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田园五镇”协同发展规划为抓手,力争尽早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贡献。“田园五镇”是廊下与张堰、吕巷、广陈、新仓五镇共同推出的一个合作概念,该规划试图通过集聚各自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最终实现资源优势及生态优势的最大化,以推动打造200平方公里的长三角西南地区都市后花园。同时廊下也在“毗邻党建”的引领下,与浙江广陈镇共同探讨联动发展课题,试图将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和平湖现代农业园区进行资源整合,打造长三角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的集聚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