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的有效实践:党领民治

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的有效实践:党领民治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初,枫泾镇党委在落实市委“1+6”和区委“1+7”文件过程中,致力于探索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党建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经过三年实践,枫泾镇探索形成了“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四治”指社区事务自治、社区管理共治、社区文明德治、社区秩序法治。一是编实党群服务责任网,建成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的有效实践:党领民治

金山枫泾,是上海西南门户,碧水环绕滋润一方灵秀,千年历史积淀深厚底蕴。在新时代下,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何像绣花一样精细化治理,让小镇再添“芳华”,让生活更有温度,已成为枫泾镇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破解的一道“必答题”。

一是社会处于转型期,管理模式不适应。城乡接合部的农房群租问题,村域道路窄小破损问题,村民宅前屋后河道淤塞问题,景区、社区共生的管理问题,动迁居住小区乱堆物、乱晾晒、乱停车“三乱”问题等日益凸显。全镇人口结构、人员流动、人的思想状况和人们的服务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传统的自上而下行政推动的社会治理模式,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二是产业处于转型期,人员构成较为多样。不仅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而且随着全镇开发建设而产生的动迁安置工作稳步推进,村与居民区、居民区与动迁安置小区之间的市民需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水平、衣食住行条件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枫泾工业园区内500多家落地企业吸纳的成千上万务工人员,既有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又有外来务工的新枫泾人;既有农民转变身份后的新市民,又有从市中心迁居过来的新居民。

三是镇域面积较大,行政管理单元较多。枫泾镇91.66平方公里的区域中,辖23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含筹备组),目前常住人口近10万人。既有3万多当地农民,又有工业园区规划控制区内的村户,还有近3万居住在古镇景区的居民,此外还有参与枫泾镇建设的三四万外地人

2015年初,枫泾镇党委在落实市委“1+6”和区委“1+7”文件过程中,致力于探索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党建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经过三年实践,枫泾镇探索形成了“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

“四治”指社区事务自治、社区管理共治、社区文明德治、社区秩序法治。“五建”指建成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建好以党组织书记为带头人的村居新班子,建立聚集各方力量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建构联动、联勤、联办、联管的网格化管理新平台以及建设依法依规、自我管理、民主协商、睦邻互助的群众自治新社区。“治”为加强基层建设的理念和目标,“建”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机制,以“建”为实施路径,共同支撑起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的一体化格局。

一是编实党群服务责任网,建成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以遍布全镇的党建服务站点为枢纽,健全和完善“书记抓总、委员抓片、骨干联埭、党员联户”的服务责任网,构建起覆盖辖区内所有住户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网络,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一户家庭,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党员,细化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抓手、有痕迹、有成效,明确党员联系群众的任务,塑造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通过锲而不舍的行动让党旗在群众心中飘扬,让“两学一做”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好以党组织书记为带头人的村(居)新班子。树立“大党建”理念,成立社区党委,整合资源,服务基层党建。注重实效补短板,完善了“书记讲堂”工作项目,以提能、总结、展示、交流为目的,以党建“路演”形式讲党建、谈体会。做实“书记走亲”品牌工作,组织一批经验丰富的村居退休老书记,从村居党组织到镇属企事业单位,再拓展到沪浙毗邻村居,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和基层的急难重险问题,带着主题走,带着问题学,通过交流互促共进,实现老将带新手的目的。

三是丰富区域化党建内涵,建立聚集各方力量的社区服务新模式。与毗邻的浙江嘉善县惠民街道、姚庄镇以及平湖市新埭镇联手打造“四方联盟·党建一体”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以“党建带群建促社建”为主题,实施季度轮值例会制度,落实党建“五个共同行动”(1),推进沪浙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打造和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建设,解决了许多过去因为行政区划不同而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增强了党建一体化发展的“黏性”。村居党组织开展辖区内供需资源调查摸底,建立服务清单“供给库”和需求清单“需求库”,通过每年的调查梳理,实施动态管理,实现了党建资源在同一个公共平台上的共享共用,区域化党建资源得到整合,建立起了“群众微心愿,党员微公益”长效机制

四是深化“三访四步”服务群众工作法,建构联动、联勤、联办、联管的网格化管理新平台。“三访四步”服务群众工作法是枫泾镇从2005年起积极探索实践群众工作法的全市党建工作知名品牌。“三访”指的是领导干部联系走访、党员干部上门家访、基层党员就地察访;“四步”是指收集意见、分析梳理、研究解决和信息反馈四个步骤。通过“三访”收集、汇总群众对社区治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四步”进一步优化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问题,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同时结合地缘优势,开展毗邻地区党建联建,在人口流动、卫生防疫、环境维护、河道治理、食品安全等方面,加大毗邻地区联动共治,共同化解跨界区域治理难题,共筑一方平安。

五是强化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建设依法依规、自我管理、民主协商、睦邻互助的群众自治新社区。以党建带群建,推动群团改革,以“枫彩工匠”“五彩家庭”“七彩青年”“多彩少年”等“彩”系列品牌建设为抓手,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青少年奋发向上、敢闯敢为的良好精神风貌,评选道德示范家庭,开展文明市民教育,打造市民修身基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制政府建设,深化“村村有顾问,事事依法行”的法律援助品牌内涵,在矛盾较为集中的动拆迁、城镇建设、市容管理等领域提前引入法律顾问,维护村居民的合法权益,提升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思维;发挥村居“三支队伍”的作用,党员干部带头,依托党群服务责任网,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村(居)民一起积极参与社区共治。开展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增强村(居)事务工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健全村居自治“三个平台”(联席会议平台、社区资源共享平台、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引导村居民自己事自己议,自家事自家办。

“村村有顾问,事事依法行”法律顾问走访村民

枫泾镇三年来的积淀,使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化格局初步显现。

一是基层特色党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的引领下,全镇32个村居党组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党建品牌。比如,针对动迁安置小区的管理问题,白牛居民区创立了“双重三自”治理模式(2),枫香居民区总结出“三双三同”工作模式(3)。以上两种模式有效破解了混合型社区“你们的村民、我们的居民”双重身份难以管理的困局。比如,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新义村坚持“四张图”,即眼中有美图、胸中有宏图、班子能绘图、作战有挂图,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促进村域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建立聚集各方力量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增强基层“自治”活力,让混合型社区治理走向融合有序,让农村社区治理焕发活力。

枫香居民区“三双三同”管理模式经验介绍

二是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提升。各村居通过编实党群服务责任网,实现管理全兜底,服务无空白。通过建立党群资源“需求库”和“供给库”,实行动态管理,以两张清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新枫居委的“随手帮”服务驿站,整合辖区有一技之长、热心公益的志愿者服务资源,为居民们解决了一个个燃眉之急。在宅基田头、小巷楼组、双创前沿、民生工程等基层,建起了嵌入式、接地气、遍布村居的98家党建服务站点,这些建在家门口的党建服务站点,实现了从原来“一间房”到区域性党建大平台的转型,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新阵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推动睦邻互助、自我管理、民主协商的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三是攻坚克难水平有效提高。作为4A级旅游景区,枫泾古镇一直以来存在旅游景区与居民社区区域重合、管理多头的问题,古镇旅游公司党支部与景区所在社区党组织提出了“景区即社区”;共同创立了“两化两空间”的管理模式。“两化”,即“管理社区化、景区园林化”;“两空间”,即打造景区的“人文空间、众创空间”,创造性地与景区涉及的三个居民区党总支部联手打造“四方联动”机制,以绿化管理为载体,充分发挥三个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参与景区管理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景区内的原住民、商户主动参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建成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增强“共治”动力,让景区治理变得简单。

枫泾镇联合嘉善县惠民街道拆除老320国道违章建筑(www.xing528.com)

四是区域化联建格局更加稳固。创新发展,党建先行。枫泾镇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注重区域内党建资源的广泛参与,以此提升共治水平。2015年以来,定期主持召开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邀请城乡结对、双百结对、驻枫单位,以及毗邻的浙江嘉善和平湖等相关党建主体参加联席会议,共谋创新发展。在联席会议的组织平台上,不断拓展治理内涵,形成了以“党建带群建促社建”的区域化党建新局面。2015年8月,枫泾镇与嘉善县惠民街道开展了接壤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举清除了困扰周边群众几十年之久的环境脏乱差问题。2016年,将毗邻的嘉善主要道口监控纳入枫泾镇网格化管理中心,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发现—协商—处置—反馈等长效联动、联管、联办、联建治理机制。2017年7月,嘉兴市召开打造接轨大上海示范区建设大会,计划投资380亿元打造上海之窗·枫南小镇项目,进一步推进两地融合发展。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紧扣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党建主题,是在枫泾特色小镇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的工作方法。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基层实践中融入党建元素,突出抓好党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中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以政治功能保障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消除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之间的壁垒。

春江水暖鸭先知。高手在基层,智慧在民间。基层群众蕴藏着较大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治”和“建”的主体责任在村居,积极性也在村居,关键在于群众参与。“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情况,在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和落实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以引导和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为核心,强调村居民自己的事自己管、自己议、自己办,通过集众人之智、举众人之力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基层自治水平和共治水平。

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决心锁定目标不放松。“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紧紧围绕镇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党建联建整合各方资源,始终聚焦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急难愁问题,聚焦诸如环境综合整治、中小河道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有效落实和推动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已经植根于枫泾这片沃土上,党建引领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已初步显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枫泾镇全面推进“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新的机制、新的方法,必将给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为基层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案例评析

本篇通过对六个案例进行详细的介绍,展现了党建引领工作中的精细化治理。这些案例各具特色,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精细化的党建引领进行了多维诠释。

案例“系统联动:以‘六化同步、四指同评’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通过构建一个较为完整且互联互融的党建引领体系,形成了全覆盖、全过程和全天候的城市精细化治理新格局。首先,金山区着力打造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向外拓展”的党建系统,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建立党建管理网格,形成了全覆盖的立体党建引领体系。其次,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党建大数据库、开通微信公众号、推广电子走访制度等,实现了群众工作由“坐等上门”转变为“全天候”服务。最后,通过党建群建社建相结合打造城市共治,包括探索建立“村居联动治理”模式、健全党建带群建联动机制、广泛开展“小微行动”等措施,实现了以党建引领促进城市共治的目标。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金山区非常注重党的自身建设,以探索党支部战斗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模范指数、基层党委(党工委)领导核心指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指数“四个指数”同步考评管理为抓手,加强党的能力建设,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从案例“跨界整合:区域化党建的‘心联鑫’模式”来看,金山区充分发挥“心联鑫”区域化党建大平台的作用,不但扭转了“驻区单位较少、区域化党建工作资源相对匮乏”的不利条件,而且突破区域和体制界线进行跨边界整合,并在跨边界整合中平衡好各方利益,很好地体现了精细化治理的理念。具体而言,该案例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注重顶层设计和分步推进。在推动“心联鑫”区域化党建向下延伸的过程中“慢工出细活”,在区层面试点效果较好的情况下,再分步向下推进。第二,善于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加强信息沟通。围绕“心联鑫”这一主题,在与城乡结对单位进行沟通时,便制定了“参与结对的党组织在协议帮扶期间至少走访1次,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部门每年走访不少于2次”等定期联系走访制度;在与驻区单位进行沟通时,建立了定期会晤、基层工作例会、产业及项目对接和不定期专题协调等工作制度;同时,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制度。第三,在跨边界整合时通过互惠共赢平衡各方利益。一方面,金山区以项目合作的形式使得合作双方共同发展、以公益众筹的形式造福社会、以资源共享的形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整合了区内的区域化党建工作资源;另一方面,金山区秉承互惠共赢的理念,积极探索与平湖、嘉善等毗邻地区的“毗邻党建”新路径。

从案例“匠心耕耘:党代会常任制的探索与创新”来看,党代会常任制是党的自身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在于顶层设计,难点在于做细、做精。吕巷镇在推行党代会常任制的18年时间里,因地制宜,不断细化完善,将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打造成为全国基层党建的精品案例。吕巷镇的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在以下方面体现了精细化治理:一是制度化,即系统制定细密的具体制度,先后探索建立了党代会年会制、党代表调研考察、代表资格管理、教育培训、述职评议等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二是规范化,即不断规范年会的运行。通过年会明确党代会的最高决策地位;一次年会制定一个主题,集中力量办大事;提出年会应办好审议、提议、决策、评议和选举五件大事。三是主体化,即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通过有效落实党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激发党员积极参与建设党的事业。

就案例“技术牵引:‘互联网+党建’优化社会治理”而言,互联网理念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在为精细化的党建引领工作提供治理工具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精细化治理的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使得党建引领的管理、沟通和服务等工作从以前的线性式变成了网状式,极大地提升了问题导向的党建引领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与服务群众的能力。朱泾镇基于党员的基础信息给每名党员配备电子身份证,通过电子身份证可以记录党员的每一项工作,将党员的“双报到、双报告”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手机扫码进行“打卡”、将工作完成情况拍照上传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对党员进行管理与考核。朱泾镇运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方式,增加了民意的反馈渠道,加强了党与群众之间以及党委、党支部与党员的互动沟通;同时,利用全镇的党员和党组织资源进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党员网格责任人—党小组长—党员信息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党员和党组织对民生需求和社会动态的感知能力,有利于更精细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朱泾镇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六诊”群众工作法,在体现问题导向的党建引领工作的同时,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

案例“错时服务:党建引领下的‘8+3’便民工作法”,回答了党建联合居委会如何主动精细化地填补居民服务的空白。随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光靠居委会的力量有时候难以向居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特别是主动地填补服务群众的漏洞。石化街道构建“8+3”错时工作制,结合在职党员的“双报到”制度,通过联合党员的力量延长居委会服务居民的时间,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石化街道服务居民的精细化之处具体表现在:一是主动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即主动发现“居委会与社区在职居民同时上下班造成服务空白点”的问题,并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分析问题,为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协同共治,增强服务力量。先是借助专家团队的力量了解居民需求,然后通过创造居民参与公共治理的机会与渠道,进而提高居民自治的水平,最后是联合在职党员参与公益服务以壮大服务队伍。三是通过制度化的措施确保服务的可持续性。将“8+3”错时工作法确立为一项工作机制后,增加了“1+1+X”服务模式的配套措施,同时将“8+3”错时工作制纳入居民区年度工作考核范围,保障在职居民在非工作时间段长效享受社区服务。

案例“党领民治:‘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的有效实践”,体现了在社会治理遇到难题的时候,党建引领如何适当补位,综合运用自治、共治、德治和法治等方式,使得整个社会既保持秩序又焕发活力。在推行“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之前,枫泾镇的农房群租、村域道路窄小破损、村民宅前屋后河道淤塞脏乱、景区社区共生的管理、动迁居住小区乱堆物、乱晾晒、乱停车等问题较为严重,对镇上的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此,枫泾镇通过开展精细化的党建引领工作,在解决上述治理难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而言,一方面,凝神聚力,全面整合党的内部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书记抓总、委员抓片、骨干联埭、党员联户”的服务责任网,通过联系走访、上门家访、就地察访“三访”措施充分了解社会事实与社会问题,经过收集意见、分析梳理、研究解决和信息反馈四个步骤,有效破解社会治理中的诸多难题。另一方面,搭建平台,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并完善联席会议平台、社区资源共享平台、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引导居民积极进行村居自治;充分发挥党的模范、服务等作用,与村(居)民一起进行社区事务共治;以“枫彩工匠”“五彩家庭”“七彩青年”“多彩少年”等“彩”系列品牌活动建设德治;以“村村有顾问,事事依法行”法律援助行动建设法治,逐渐培育了一个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社区。

(1) “五个共同行动”:党章党规共学、党建资源共享、党建社建共推、党员干部共育、党员公益共做。

(2) “双重三自”治理模式:“双重”是指“你们的村民、我们的居民”村居双重管理;“三自”是指居民的事情由居民“自己议、自己办、自己管”。

(3) “三双三同”工作模式:“三双”是指日常管理双向、活动组织双联、作用发挥双岗;“三同”是指“同桌的你”议事中心,“同楼的你”楼道文化,“同龄的你”互助关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