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利用技术推动互联网+党建优化社会治理?

如何利用技术推动互联网+党建优化社会治理?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居委会干部开展电子走访一是建立“互联网+”党员管理平台。二是实现“互联网+”党建资源管理。三是实现“互联网+”数据化考核。制定社区党员责任清单,将党员“双报到、双报告”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党员服务社区、社区向单位党组织定期反馈考评的双向互动工作机制。二是利用“互联网+”探索形成两个“自下而上工作机制”。美丽朱泾0频道搭建自治共治平台三是利用“互联网+”实现宣传教育资源入户入终端。

如何利用技术推动互联网+党建优化社会治理?

朱泾镇是原金山县委、县政府所在地。1997年以前,各种行政资源都集中在朱泾镇,既叫得应,又管得了、管得好。1997年以后,金山撤县建区、联合建政,政府管理机构陆续南迁,社会管理的各项任务由朱泾镇来承担,再加上近年来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区域呈现人口结构多元化、居民生活方式多样化,更多的党员和群众从单位人转变成了社会人,原有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给现有的社会治理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朱泾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社会精细化治理中的作用,拓展“互联网+党建”的思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完善党建工作的力量整合和工作覆盖,推动社区自治共治,探索出了“互联网+党建”模式引领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新路,切实做到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

一是网格化设置基层党组织,织好社情民意“信息网”。以组织全覆盖为原则,以党建信息化平台为载体,镇党委为一个大网格,各村(居)、镇属企事业党(总)支部各为一个中网格,各党总支部则按照“总支部—党支部—党小组”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小网格,将工作、生活在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将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网格映射到信息化系统中,用电子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实现社区党组织网格全覆盖。每个党小组确定一名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老党员或小组长担任民情信息员,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为民服务早跟上,发现问题早解决。

二是网格化联系服务群众,把握民生需求“晴雨表”。打造以“党员网格责任人—党小组长—党员信息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框架的网格党员管理服务队伍,每位党员联系若干名网格内的群众,全面整合网格内的管理服务人员、社区民警、楼组长,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等各类工作。按照镇域管理范围,分片划区,开展电子走访,在居民区的每个楼道和各村的每个宅基设置二维码,村居网格管理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及时记录走访信息,建立电子台账,破解难题,实现精准化服务、实效化服务。在此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六诊”群众工作法(1),使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话讲到一起、心贴在一处、事想到一块儿”,在精细化治理中获得群众支持、赢得群众认可、得到群众拥护。

居委会干部开展电子走访

一是建立“互联网+”党员管理平台。探索建立党员电子档案,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家庭状况、专业特长等信息,以此全面掌握基层普通党员的各类信息,为科学合理建设基层党组织和管理党员提供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试点推行党员电子身份证。每张党员电子身份证是具有NFC功能的电子身份识别卡,除了包含党员个人基础信息外,还记录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参与活动的每一项工作。全镇11个村、18个居委会的党员日常学习活动通过NFC刷卡记录,并将这些记录以积分的形式体现出来。

二是实现“互联网+”党建资源管理。一方面,通过党员管理平台,记录了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各类信息资源,以及党员的兴趣特长等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电子走访、民情联系卡等收集记录群众需求,通过公众号定期发布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公布各类活动清单和党建资源清单,实现志愿服务资源共享、志愿队伍团结壮大,使基层组织号召与党员主动参与互补。社区开展“微党课”“微心愿”“微活动”,把服务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微心愿”活动开展以来,包括在职党员、青创联、温州商会、辖区单位、结对共建单位等个人和集体,踊跃参与“微心愿”的认领。

三是实现“互联网+”数据化考核。制定社区党员责任清单,将党员“双报到、双报告”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党员服务社区、社区向单位党组织定期反馈考评的双向互动工作机制。在河道整治、违章拆除、党员包干认领项目等方面建立二维码信息,党员通过手机扫码进行“打卡”记录,并将工作完成情况拍照上传,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使党组织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党员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比如,在“党员先锋护水行动”中,通过在河长公示牌上设置二维码,河长及党员志愿者巡河的时候,通过扫描二维码反馈巡河信息,平台不仅能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履职情况,还能及时掌握河道保洁情况。

一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沟通。建立“今日朱泾”“朱泾党建”微信公众号,以及“和谐金龙”“幸福大茫”等各村居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活动报道。各村居建立以党(总)支部为单位的党员微信群、QQ群等,流动党员也建立了微信群,实现党员与支部沟通信息化、电子化、快速化,实现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网络快速回应机制。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结合“两学一做”,整理学习资料,通过党建QQ群、微信公众号向全镇党支部发放,并进行学习测试,进一步检验“两学一做”的学习成果。

二是利用“互联网+”探索形成两个“自下而上工作机制”。通过“美丽朱泾0频道”和“美丽朱泾”手机APP,专门设置了“社区干部作风评价”的专栏,将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照片、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等告知每家每户。居民们可以在家运用手中的遥控器或者手机为干部打分,或者对社区议题、项目进行投票,探索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基层干部评价机制和议题项目形成机制,实现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说了算。

美丽朱泾0频道搭建自治共治平台

三是利用“互联网+”实现宣传教育资源入户入终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社区党校教学并入村居现有的党员远程教育终端,实现社区党校课程联网,各村居能够通过远程教育端口直播,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观看,使社区党校教学空间从局部向整体延伸。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根据课程菜单自主点单,社区党校按照各单位需求将课程、师资配送到各基层授课点。在“美丽朱泾0频道”及“美丽朱泾”手机APP,开设多个互动板块,居民通过有线电视和手机软件,第一时间了解全镇相关工作。开设党员教育专栏,植入社区党校党课、党员微党课,实现党员在家就能学、有手机就能学,解决了大部分在职党员的学习教育问题。(www.xing528.com)

通过信息化平台的运用,打通基层党建与城镇精细化治理之间的关卡,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纽带作用,是党建引领下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探索,各种力量的整合更加紧密,服务群众更加精准、管理手段更加智能,提升了社会精细化治理的成效。

通过党员信息化平台,党组织可以全面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党员的工作、思想和生活动态,上级党组织可以实时了解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支部活动情况。此外,党员也能通过各种信息化的载体,及时了解党建信息,履行党员义务,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初步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朱泾镇温河村通过信息化管理,对全村300多名党员进行建档管理,把原来因党员较多而导致的难以管理问题通过信息化平台加以解决。通过“互联网+党建”,将现实中的党建活动转移到了互联网上,拓展了党建工作平台,初步解决了活动“时空受限”的问题。

2016年,根据区党建服务中心的要求,对各村居党建服务站正式更名为“心联鑫”党建服务站,并在各村、居的居民家中和“两新”组织建立了33个“聚泾彩”党建服务点。骨干党员同志为党建服务点的志愿者。党员群众可直接到服务点表达诉求,形成党员诉求“在点上收集汇总、在站上梳理分解、在中心落实反馈”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了服务站点首问责任制、服务走访制、情况报告制、项目申报制、服务承诺制、服务接待制六项制度。通过“互联网+”党建阵地的建设,第一时间传达党的声音,发布工作安排和学习材料,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更加广阔的宣传阵地,进一步扩大了党的舆论影响力和传播力,提升了全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初步解决了“信仰不足”的问题,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通过“互联网+”,探索形成了“两个自下而上”工作机制,即自下而上的干部考评机制和项目议题收集形成机制,用居民群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被尊重了”。社区党组织在开放的平台上,充分发挥驻区单位的职能优势,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进一步发挥在职党员有思想、有经验、有群众基础的优势,强化资源整合共享,有效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服务社区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信息化运行机制,实现城市党建与城市治理有效融合。

钟楼居委会实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电子登记,成立社区发展“公益众筹”基金,通过多渠道筹资,有效动员社会资源参与,以项目化形式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329名在职党员,12家共建单位,共认领公益项目7个,分别是心灵驿站健康小屋、小区美容师、法惠千万家—家庭律师项目、房屋政策、粉红天使、助老一家亲,实现了区域化社区党建新格局,使党组织联系党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缩短至零距离,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初步解决了基层党建“活力不够”的问题,夯实了党建执政基础。如“爱心送餐”公益活动,自2014年2月以来,截至2018年3月,全镇274名党员志愿者送餐共计惠及84 250人次。依托“心联鑫”区域化党建平台,通过党建联建、资源整合、公益众筹等方式,充分利用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区公益认领项目,进一步做实区域化党建。

通过信息化手段,创新工作载体,实时记录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党员日常工作、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的创造活力,使党员形象树出来、作用显出来。利用经济发展、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工作的载体和平台推动、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真正做到中心工作与党的建设同向发力、相互促进,初步解决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朱泾镇网格化中心实时处理群众反映的情况

基层党建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对于推动城镇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朱泾镇在新形势下,借助“互联网+党建”的思维,通过“数据倒逼”机制,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社会治理格局,对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下一步,朱泾镇还要将“互联网+党建”向“互联网+智能党建”方向发展,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对党建引领社会精细化治理工作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推动信息技术、基层党建、城镇治理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产生更多、更积极、更富有创意的思考。

(1) “六诊”群众工作法,即“接好门诊”,第一时间接受群众诉求;“看好门诊”,快速化解突发矛盾纠纷;“及时出诊”,深入群众解决急、难、愁问题;“定时巡诊”,建立走访常态化机制;“迅速转诊”,多方联动解决棘手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