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dy W.D.认为,“以结果为本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学习结果上要有明确的焦点。结果的设定,最终要由学生来实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时刻注意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保学生达到最初设定的结果。体现在成果导向的教育中,就是毕业要求要对培养目标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18版)》中,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及二者的关系均有详细的说明和解读。在商科认证标准中,对此的解释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来说,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需求和条件,包括学校定位、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专业应通过各种方式使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专业教师)了解和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在培养目标的内涵上达成共识。
而成果导向教育规定,学生的毕业要求是指他们毕业时应能达到的预期学习产出,这是教学的最低标准,类似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但对学生发展程度不做上限规定,以便为师生发挥创造性预留弹性空间。
毕业要求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又是专业构建知识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需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所以,各专业需将本专业的毕业要求逐条细化为可落实、可评价、有逻辑性和专业特点的指标点,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分解落实的具体操作中,必须深刻理解毕业要求中的“明确、公开、可衡量、支撑、覆盖”等术语的含义。所谓“明确”,是指专业应当准确描述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并通过指标点分解明晰毕业要求的内涵。所谓“公开”是指毕业要求应作为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固定渠道予以公开,并通过研讨、宣讲和解读等方式使师生知晓并具有相对一致的理解。所谓“可衡量”,是指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能够获得毕业要求所描述的能力(可落实),且该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判定其达成情况(可评价)。所谓“支撑”,是指专业毕业要求对学生相关能力的描述,应能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特色的支撑。所谓“覆盖”,是指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在广度上应能完全覆盖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所涉及的内容,描述的学生能力在程度上应不低于标准的基本要求。(www.xing528.com)
由于毕业要求涉及的若干指标点均需要一定的教学活动进行支撑,而学校最常规的教学活动就是课程,因此,对指标点的支持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对指标点的衡量也必然以课程为载体来实现。从可衡量的角度看,技术类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分解应有利于与学校现行的“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的课程分类方式对接,符合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应按照能力形成的逻辑“纵向”分解。非技术类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的关键是对相关能力的内涵进行清晰表述,只有做到清晰表述才可能将其纳入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评价。非技术类毕业要求可按照“能力要素”进行分解。
从逻辑上看,这是一种从知识(能力)结构出发,依据最终的结果反向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的过程。即将培养目标转化为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并将其有机地分解落实到课程计划之中,明确各门课程、每一节课对于实现培养目标的贡献,最终形成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关联矩阵、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以及课程体系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任务矩阵。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有利于解决现行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棘手问题。
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让学生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学生能够具备批判性思考、推理和反思的能力。成果导向教育比传统教育更易于实现上述目标,更便于推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在成果导向教育中,教学设计主要取决于学什么、教学过程主要取决于怎么学、教学评价主要取决于学得怎么样,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