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各行各业均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白酒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五粮液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受惠者,也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五粮液所走的每一步,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在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中,五粮液是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也因此走得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五粮液是20世纪50年代由长发升、利川永、张万和、听月楼、全恒昌等8家酿酒作坊组建而成的,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之后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扩建:
●第一次是1958年,国家拨款60万元,建成了金沙江南岸的“跃进区”,完成了第一次扩建,使全厂产酒能力达到1141吨,构成了五粮液酒厂的最初规模。
●第二次是1979年,投资1800万元在岷江北岸修建了新的生产区,占地9.96万平方米,产酒能力达到4440吨。
●第三次是1985年,投资2500万元在江北主厂区新建了占地22.8万平方米的3000吨车间,全厂总产量达到1万吨。
●第四次是1992—1994年。投资8亿元,完成了8项建设,面积达20万平方米。建成了横卧酒圣山下的两幢排列着6000口窖池的世界最大酿酒车间,使全厂产酒能力达到9万多吨。
●第五次扩建是1995—2002年,这是集团公司高速跨越式发展时期。[1]
在改革开放前夕,五粮液酒虽久负盛名,但依然只是集体协作式工厂。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它从20世纪80年代起,进入飞速发展时期。(www.xing528.com)
1985年1月,时任厂长的王国春赴日本、北美考察后,提出“把五粮液酒厂建成中国第一流的现代化企业”的宏伟目标。酒厂组建了科学管理的运转机制,新建大型原材料储备库、尝评勾兑中心、质量管理中心,并配齐了最先进的质检设备;改手工包装为机械化包装生产线,改造生产车间,提高生产能力。在营销战略上进行了全面的、颠覆式的改革;在行业内,率先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打造揉进当地文化的差异化品牌。同年,五粮液再次扩建,产量达到1万吨,成为中国白酒首批产能达到万吨级的企业。
“产能上的突破成就了今天的五粮液,也让五粮液尝到了甜头。”五粮液经销商、被誉为“中国名酒活地图”的原上海糖业烟酒公司酒类部经理陈德金向酒业家表示。他认为,五粮液跨越万吨产能,是其成为现代化企业的标志,也是五粮液成为“中国酒业大王”的重要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五粮液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加大了向海外市场进军的步伐。1990年,五粮液荣获首届中国“十大驰名商标”、国家质量管理奖等荣誉;1995年,在巴拿马荣获第十三届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同年,五粮液酒厂在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上被授予“中国酒业大王”称号。
从1995年起,五粮液进入高速跨越式发展时期。到1999年,五粮液建成了有世界先进水平、占地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大型包装车间;2003年,五粮液再次投入巨资建成了一个4万吨的酿酒车间,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单体酿酒车间。
到2005年,五粮液从80年代初生产能力只有3000多吨、员工不足千人的小厂,一跃成为年产约10万吨、拥有19个子公司、2.6万多名职工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可以说,五粮液几十年来的创新发展,引领了一个行业划时代的转变,让白酒这个传统而古老的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