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酒业:历经变革的顶层设计

中国酒业:历经变革的顶层设计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届评酒会不但带动着行业内事物的改变,也促进了中国酒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国家层面行业规范的不断完善,行业人才梯队的建立,以及行业名酒与非名酒之间格局的形成,中国酒业的基本框架得以初步建立。1978—1988年这10年间,中国酒业夯实了品质基础,确立了发展的基本方向,搭建了发展的基本框架,建立了日益规范的行业秩序,至此,完成了中国酒业的顶层设计。

中国酒业:历经变革的顶层设计

在评酒会的影响下,名酒的影响力,特别是以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名酒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名酒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能优势。名酒与非名酒已经有天壤之别。二是价格优势。因为产品的稀缺性,名酒价格虽然不断上涨,仍然是普通消费者难以买到的。三是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全国市场。非名酒受到各种限制,只能局限于较小的本土市场。在这种巨大的落差下,酒类产品的竞争格局和秩序开始慢慢建立起来,即在高端、全国市场中形成以名酒为代表的竞争格局,而非名酒被迫在中低端、区域市场中发展。这种基本的白酒消费的层次初步形成。

同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人才队伍的保障。历届评酒会不但带动着行业内事物的改变,也促进了中国酒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无论是评酒委员,还是中国酒业评酒技术队伍,其成员都是从实践中锻炼出的专业人才。

系统的、专业的培育制度开始建立,1986年11月,全国第一所酿酒学校——淮阴酿酒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中国酒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开始进入专业化、系统化、职业化的发展轨道,并且效果明显。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时,主办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考核评选人员,甚至出现了“三代同堂”的画面——老、中、青评酒委员同进评酒室。高月明、沈怡芳等中国酒业日后的泰斗,此时已经是连续几届的专家评委。同时,女性评酒委员不断地夺取考评女状元,前有金风兰,后有李静。中国酒业人才培训构架基本建立了起来。(www.xing528.com)

随着国家层面行业规范的不断完善,行业人才梯队的建立,以及行业名酒与非名酒之间格局的形成,中国酒业的基本框架得以初步建立。

1978—1988年这10年间,中国酒业夯实了品质基础,确立了发展的基本方向,搭建了发展的基本框架,建立了日益规范的行业秩序,至此,完成了中国酒业的顶层设计。而这套顶层设计一直影响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