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来的道路货运经营模式,我们认为,不是重复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庞大有形的线性“大车场小调度”官商卖方市场经营方式,而是走向高度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全球化的既分散又集中的非线性“小车场大调度”买方市场经营模式(简称“四化模式”)。其模式的粗线条框架构建是:以车货信息为资源,通过虚拟市场方式(信息网络中心站)置换为信息商品出台;以网络中介(包括行业网络、电信网络、商务网络、交通网络)为组织手段,把分散的、广泛的、庞大的供需市场拉近直接交换关系,形成调度配置;以社会化(民营化)为大视野经营运作平台,实现市场正常运转,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在宏观上,将整个道路货运运作全过程和海运、空运、陆运组成大交通网络体系置于全国或跨国大市场中进行。
现代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的发展模式和势态,不但关系交通经济体制改革决策性的方向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重大综合配套课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来的道路货运经营模式,我们认为,不是重复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庞大有形的线性“大车场小调度”官商卖方市场经营方式,而是走向高度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全球化的既分散又集中的非线性“小车场大调度”买方市场经营模式(简称“四化模式”)。其模式的粗线条框架构建是∶以车货信息为资源,通过虚拟市场方式(信息网络中心站)置换为信息商品出台;以网络中介(包括行业网络、电信网络、商务网络、交通网络)为组织手段,把分散的、广泛的、庞大的供需市场拉近直接交换关系,形成调度配置;以社会化(民营化)为大视野经营运作平台,实现市场正常运转,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在宏观上,将整个道路货运运作全过程和海运、空运、陆运组成大交通网络体系置于全国或跨国大市场中进行。
这种模式的出现,是客观发展的必然。其依据是∶
一、时代特征:全球化、知识化的大趋势、大潮流推进当今世界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进步。
预测未来道路货运经营模式及其发展势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宏观问题,只有首先把它摆在当代全球发展势态的大背景下,才能说清楚。
当代全球趋势,概括地说有三条∶全球化、知识化、民主化。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前两者。全球化和知识化之所以能够形成全球大趋势、大潮流,有它的动因与条件∶第一是科学技术方面的信息化,它是以数码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第二是制度条件方面的,或者叫组织制度方面的市场化,它是与社会化和民营化相伴而行的;第三是文化精神方面的多元化,以人为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开放、共容、和谐、共存的多元文化精神。构成了领导当今人类活动全球化的大流向。
这种全球化大流向的当今人类活动,首先表现在经济活动,已经或正在迅速的、大规模的、超越民族国家权威隶属的行政疆界和自然地理的区域界线,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各个方面日益密切的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求索、相互满足、相互利用、相互制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来越难舍越难分地那么一种发展趋势、运行状态和演化过程。其发展轨迹∶从空间上,影响全世界各国连接在一起,压缩在一起,形成“地球村”;从时间上,知识化影响全球化向全世界扩展。
近代的大规模全球交往,是以现代工业革命在西欧的发展为动力扩展开来的。马恩150年前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讲过这件事。
当代的全球化,主要是指“二战”以后,特别是最近二十到三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全球贯穿,也由于多元文化精神在人类中进一步形成共识而推动起来的。当代的全球化有许多新的特点,从它的进程来讲,在资源、商品贸易、资本和投资和金融贸易、知识和技术贸易、信息和服务贸易以及建立跨国的全球性的生产网络体系和高知识、高技术的服务网络体系等方面,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战”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近三十年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国际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了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超过物质生产的增长。我们过去的传统观念中,把贸易、流通看成是生产的延续,有多少生产就有多少流通。但最近二三十年流通的增长大大超过了生产的增长。于是,又引起金融业的大变化,资金不分日夜在全球流动,发展出包括货币、贵金属、证券、债券、期货、期权等等在内的庞大的金融产业,全球的金融互相咬在一起。同时全球互联的高知识、高技术的服务网络体系越来越突出。我们过去理解的服务业就是吃喝玩乐。实际上现在的服务业,大量的是高知识、是高技术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法律顾问、市场调查、医疗保健,数不清。这些“大趋势”“大潮流”“大流向”的出现,导致了远洋运输的大发展,发展成为大规模的海运产业、空运产业,陆路运输中高速公路、集装箱运输大发展,形成大规模的海港建设、空港建设,发展出大规模的国际物流产业。从而,客观环境促使他们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全球化的大运作。
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表现为众多超级跨国公司的兴起和他们在全球的大规模组织活动。据联合国的有关资料,跨国公司掌握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投资的90%,国际技术贸易的 60%,国际技术转让的80%,世界科研开发的90%。这些跨国公司在它们的经济活动中把资源配置空间扩大到全球范围,从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当中突破民族、国家的主权限制,超越民族、国家的空间范围,不断地改变着各国的产业结构、整体的经济结构和布局。“二战”以来,这个结构变迁和布局转移,已经经历了几个大浪,第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第二个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最近这几年又出现了新的情况,就是高知识、高技术,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非核心技术部分也在转让。在全球活动的跨国公司为了求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它属下分布在各国各地的子公司、分支机构、加工或营销企业,就要搞“本土化”。不但人员本土化,产品设计、技术功能,企业文化和经营也要本土化。在本土化过程中越来越得到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出其利益格局、公司的性质都在发生着身不由己的变化。“无国籍公司”的出现,正是这种变化的证明。各个民族国家的政府,也在从这个全球化中去追求自身的发展,求得自身的利益。
知识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又一新趋势,也是个大趋势。经济和社会的知识化,它是在四五十年代从美国出现的。它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作为知识创造与传承的主体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经费大幅度上升,从历史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多一些,提升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多一些。这反映了一个变化,就是在整个经济社会运行中把教育作为一个特殊产业来看待,这个产业的投资上升了一倍多。广泛地讲,教育产业就是知识创造的产业、知识传承的产业。人类创造的知识通过教育传承给下一代,使没有知识的人变成有知识的人,原来知识老化的人变成接受了新知识的人。同时大学又是专家学者集中的地方,许多新学说、新原理、新思想都是从大学里萌发出来的。教育和传播知识有关的产业的变化,包括科研与开发、信息装置制造、信息传输服务、各种传播媒体等五大产业的大发展,反映了“二战”以后,整个经济社会运行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知识化就是指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的创造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创造能力不断得到发挥,通过科学研究和各种探索活动突破传统的、宏观微观的若干极限的限制,正在创造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成果。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造高潮已经形成,一个全球性的知识爆炸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极其迅猛地向前扩展。科学,越来越密集的知识,经过技术和工程,转化为人们需要的产品,转化为人们需要的服务,从而发明出新产品、创建出新企业、发展出新行业、从无到有地形成全新的产业部门等等,这一趋势正在越来越突出,这个过程正在越来直接,这个周期正在越来越缩短。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作为生产的主要要素、作为消费的主要对象,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时代。我们正在从使用传统工业机器,替代人的体力劳动,制造物质产品——进入使用知识工具和智能化装置,替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创造知识产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社会的前景已经可以看见了。这就是当今的知识化趋势,也就是人们诉说的当代知识革命。
这“两个化”,将作为当今世界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推进经济社会超常规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时代发展规律。中国的未来货运模式与发展势态,也必将在这种大趋势、大潮流的强大冲击下形成与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二、发展阶段:已经或正在经历了分散发展阶段后走向空间集中化的发展格局,并将孵化出一批相适应的新兴模式为其服务。
任何事物都是阶段性发展、波浪式前进的,而阶段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特征。作为决策者来说,重要的任务客观地分析本国.本地区.本行业的基础,把握发展趋势,并根据阶段的自身发展特征和要求,设计不同的构想,提出不同的任务,以避免脱离实际、滞后或失当失调而淘汰,从而适应客观发展不断地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区分发展阶段,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状况所决定的。制定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战略思想、方针、政策、方法等一切纲领性、战略性、决策性至关全局的对策举措,或构想、设计、预测一个产业的经营生产模式(方式)都制约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既不能滞后,又不能脱离。即通常说的,上层建筑必须受经济基础制约,或者说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过极其深刻的教训和实践经验。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呢?或者说,大部分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呢?从宏观角度上看,我们认为,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的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经历了分散化的发展阶段后,将走向空间集中化的发展格局。这种空间集中化的发展格局,其规律,从美、日国家地区发展比较中可以看到,人口密度高和平原较少国家或地区,具有更强的集中冲动、更高集中水平。它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和空间集中化,是在近十年来的分散发展后出现的。其主要为涵特点是;人口集中化,产业集中化、生产方式集中化。它通过城乡一体化、区域城市化。(城镇化)途经而形成,具有高度增长极(发展极)的乘数效应。前些年,中国高度分散的、以农村工业化为主体的工业增长方式和区域生产力分布格局,不是我们刻意追求所形成的,而是在缺乏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活力和要素集聚能力的情况下形成的。这是中国历史上“重本抑末”的官商政策,歧视民间工商业和城乡隔离政策,把农民牢牢地禁锢在土地上,致使中国农业文明悠久,而且达到了很高发展水平,却没有能够孕育出现代工业文明来的结果。这是中国的历史教训。目前,这种情况正逐步在改变,农村工业化将逐渐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全国已经或正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线,实行城乡一体化方针,发展城市化,以大中城市产生聚集(三大集中)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城市化阶段,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推向空间集中化的新格局。目前,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经济社会发展很快,据专家估计,到2030年城市化将达50%以上。所以,这种空间集中化,它不论在外延、在内涵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后的中国特殊国情所选择,在时代势态的全球化、知识化“大趋势、大潮流”冲击下,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制约下所必然出现的轨迹。也就是说,我们上面所述的,以全球化、知识化大趋势、大潮流“三个动因与条件”促进下所支配的集中化。因此,为适应这种大趋势、大潮流,只有彻底脱离计划经济卖方市场残余阴隐,大胆否定,脱胎换骨地重新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货运模式;任何“穿新鞋走老路”或“换汤不换药”,改头换面,小修小补,拼来拼去,换人调马,都是枉然的。其结果,重复老一套——大投资,大车场、大车队,大班子、大核算、大调度的所谓规模经营,甚至有人将这种方式称之于“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其实,又步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结局— —消亡。因为,从根本上说,它与“空集中化格局”不是一个体系,不可能在时代全球化、知识化“大趋势”“大潮流”下形成货运“四化模式”,适应未来市场要求。客观发展,这种空间集中化,又将孵化着一批相适应的新兴模式包括笔者提出的货运“四化模式”的诞生,并生气勃勃的发展壮大,为其服务,相互促进。
三、改革趋势:以民营化、农村非农产业化为主要经济特征的社会化迅速发展,将成为制度市场化的基础支撑力量。
制度市场化,它是与社会化和民营化相伴而行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趋势,十五大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相互关系,十五大报告在这里有一个与传统提法含义不同的全面科学的解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可以大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于农村非农产业化,中央在1994年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在稳步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1998年10月中央在考察长江二角洲农村时又说“我国有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十五大又明确指出∶引导二、三产业增强对农业的支持,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这些提法与理论以及相应而出台的政策,给近年来适应性很强的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及其农村非农产业一个很优越的外部环境,尤其给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很大的方便和生存发展的条件。十五大之后,全国许多地方把发展民营经济、农村非农产业作为一项经济成分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来抓,如浙江温州地区民营经济已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80%以上的份额;在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90%以上的份额。河北沧州地区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占52%强。不少地区正朝着这方向发展。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结果显示,非国有经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8%,国有经济32%。十五届四中全会又强调提出允许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今年温州市个私经济的经营范围进一步向深度、广度发展,渗透到城乡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一季度全市个私企业共创产值48.66亿元,完成销售额124.0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19亿元,出口创汇值达5亿元。另外,个私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再次快速增长。截至3月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共有21.47万户,从业人员38.92万人,注册资金28.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4.6%和8.1%;私营企业达到9770家,投资者人数2.76万人,雇工人数10.8万人,注册资本82.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4%。46.9%、60.6%和75%,其中本季度新增私营企业1028家,从业人数19928人,注册资本12.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365%和326%(温州日报4月18日报道)。
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后,经济增长率高达9.7%,主要得益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其贡献率约占80%。这种情况出现,和当今全球势态的动因与条件是相一致的,即∶“制度方面的市场化,它是与社会化和民营化相伴而行的”。就民营道路货运信息市场发展方面来说,温州市南方货运信息中心的发展历史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温州市南方货运信息交流中心,创建于1985年5月,位于104国道(1910K)温州段过境公路边(将军桥),占地面积19650平方米,其中停车场地(外地机动车辆寄放站)16650平方米。现有员工100余名,19个(38组)信息营业台。他们没有自己有形的车、有形的货,却拥有自己无形的日调度配置300余辆汽车、2000余吨货物运载能力,日发布信息800余条,采用率70%左右,日出车率70%,达1500 余吨。全国首家大型民营股份合作制货运信息企业。是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团体会员、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团体会员。去年,又先后在杭州、宁波、丽水等地区开办了规模相当温州中心的“分中心”。
他们的主要经营方式,运用商务信息网络方法掌握与收集、筛选、传递全国各地货物、车辆流量流向信息,为车主货主需求服务。设有信息大厅、网络发展部、信息技术开发部、经营管理部、安全管理部、事务管理部和网络信息中心台,并配置多种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设施设备和培训基地,初步构成停车给养安置功能、车货信息导向功能、安全保障跟踪功能、建网扩网发展功能等四大功能。
按其现有经营能力及其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论,如果用“大车场小调度”高度集中的思维方式构思的话,仅温州一所“中心”就大约需要配置1500辆车、500亩土地、4000名工人、投资6亿元才可正常运作起来。比较之下,这种经营方式,其发展前途,不但劳力资源、土地资源、知识资源、资本组合等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严重的,根本不适应全球发展势态的“大趋势、大潮流”的“三个动因与条件”。显然,这种“大车场小调度”的经营方式不是一个好模式,至多只能说“过渡方式”,不是未来所选择的模式。
仅十多年时间,“南方中心”为什么能很快地适应市场发展成为如此规模的经济社会效能?可见,有它一定的内外因条件。
其外因环境是∶
1985年,温州地区的农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掀起大规模的乡镇企业所有制改革热潮,即改集体所有制为股份合作和私营、个体民营经济所有制,其声势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波及社会各行各业,大大推进了城乡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育。骤然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蓬勃形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流通”服务为明显特征的交通运输行业,也随之先后出现相适应的承包、股份、私营、个体民营经济所有制性质的社会货运车辆,特别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农村个体车辆和民营合作车队。这两者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说是相适应的,其共同点是∶生产周期快,运转要求高,效益追求迫切,生产与服务直接,价格浮动灵活,调配手续简便。这种需求关系出现,对于尚未改革的计划经济的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调配货运机制与方式是完全不适应的。于是,客观迫切要求有一个与这种新经验关系相适应的服务“媒体”机制取代旧机制方式予以组合成交。包括提供货(车)流量流向的信息、调配、交易场所和安全保障法人手续。这种协调与不协调情况出现,充分说明制度方面的市场化是和“社会化和民营化相伴而行”的。“南方中心”这种经营方式之所以产生、存在与发展,正是一个很好的现实例证。
其次,它的这种新生的经营方式,实践证明,其内在具有一定的客观适应性,主要是∶
1、较好地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道路运输部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矛盾。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深化,特别是十五大提出所有制的改革,已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转化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具体的表现,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原来计划经济比较深、运行机制比较死的道路货运市场显得更为尖锐(普遍存在运行机制极不适应),一些甚至无法运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和建立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与运行机制要求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及其经营操作。而应运而生的“货运信息交流中心”的所有制(股份合作制)、机制(以市场为取向)、方式(适应多种所有制)以及效益分配原则(按劳取酬、工效结合)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起有积极促进作用。
2、较好地开发与利用道路货运信息资源,开辟道路货运新型市场。凡存在市场需求,市场信息就如同物质资源一样具有开发、利用的商品价值。温州冲破计划经济模式出现“小商品大市场”之后,他的市场再不是当年“三就”的小市场,而是和全国乃至世界接轨的大经贸、大市场,继而带出为之服务的货运大市场,这种大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车货成交的需求信息量很大,却是广泛的、零散的,需要一个具有“社会化和民营化相伴”组织制度的经济实体去从中运作,组成交易网络,予以科学调度,否则就不可能构成与“大市场”接轨,货还是货,车还是车,或者车寻不到货,货寻不到车,难以配套成龙。据当时预测∶日均100辆货运社会车辆中有40 %车辆载往空返或空往载返。温州出现中介性质的“货运信息”服务方式后,从而得以协调,带动与发展了将军桥一片的“托运”“货运”行业及其配套的外来机动车辆寄放站、维修配件站(点)、食宿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服务行业,使之形成温州市“货运一条街”的市场规模。
3、较好地提高货运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效益流失,降低货运本,创造社会财富。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信息资源虽者不是有形物质,但它也具有“不再生性”,而且其商品时效期更短,甚至是瞬间即逝。因此,它的规律是∶越是共享,发挥的效益越大;用网络中介(电信网络、商务网络、交通网络等)方式缩短时空距离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从资源配置利用角度来说,确实“时间就是金钱”,否则,将带出连锁反应的浪费。据调查,日均有40%因信息不灵车寻不到货,货找不到车而跑空车。如按单车100辆计算,日空驶路程达160000 吨公里,按标准耗能定额每百吨公里5公升计算,日空耗能源为8000 公升,一天就浪费了16800元,年计损失能源价值达604.8万元。因此长期货运效率不高,车运成本居高不下,车主或承包者承受不了而乱提价,将不应有的损失转嫁给生产厂家和消费者。“货运信息”服务方式出现后,及时向货主和车主及时提供“为货调便车,为车配回货”的货、车需求信息,这种资源浪费现象就可得以控制或减少,提高货运效率,降低货运成本为社会创造财富。
4、较好地积累道路货运实践经验,提供道路货运体制改革取向。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的道路货运机制显然是不适应新经济的经营机制与方式,但如何改革?如何建立适应的运行机制?这是当前国有大集体所有制货运企业的大问题,需要有一套经过实践检验并已成为人们认可的经验作为参考。他们的经验,主要是科学运用“社会化和民营化相伴而行”的客观规律,抓住所有制性质、经营方式、运行机制以及具体操作等经济体制范畴进行重点改革创新。概括起来一句话,从生产方式人手,不断创新,推出“二级核算三级分配制”、“信息完全商品制”“风险责任制”“低资本扩张制”等企业管理制度,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矛盾。近一年多来,他们共接待了全国500 余批次来访者,计有450余个单位,3500余人次。
5、较好地维护货运市场秩序,建立有序经营。由于货运市场全面放开,难免出现良莠掺杂,好坏混淆,加上运输市场管理滞后,一些人利用车辆行骗案件屡屡发生。据一份调查材料表明∶1993年至 1996年底,不到四年时间,仅将军桥停车场出车装货的车辆被不法分子骗走货物价值达2000多万元之巨,受骗者包括单位和个人达500 家之多。为防范货物被骗,“中心”选聘具有信息意识并懂业务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且配备了电脑监控、专线电话、传真、摄像机、照相机、复印机等安全监督设施设备,予以现代化手段进行安全监督服务。同时加强车辆查验,做好验证、复印、记录、拍照、摄像等存档,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假牌伪证 (包括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营运证、保险证、车辆牌照、附加费、养路费、运单等单证)行骗(仅1996年间就查获利用牌证企诈骗的货车6辆,其中冒牌军车2辆,避免三百余万元损失)。并积极组建由公安、运管与“中心”三结合货运安全监督咨询中心,为货、车业主服务,提高“中心”市场信誉。最近,他们又将使用驾驶员IC卡方法,更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当然,目前“南方模式”不是已经成为笔者上述命题的“四化模式”,至多只能说有相似的最初势态。
四、公路建设: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构成便捷高效、四通八达网络,为道路货运“四化模式”硬件方面赢得时空优势,与超越时空的数码化技术相配套。
公路建设,是道路货运的基本硬件。它的建设水平、质量、方式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道路货运的时空优劣条件。我们提出的未来道路货运“四化模式”命题理论,在硬件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未来公路现代化发展的状况上。那么,中国未来公路建设趋势将是如何?我们认为,在全球化知识化大趋势、大潮流的冲击下,肯定将要出现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它的特点∶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又是超越常规,前所未有。交通的生命力在于向时空争夺优势,具体地说,现代交通理念不再是“通”就可以,而是,以什么速度、什么工具、什么环境、什么方式实现需求。这种需求的特点概括地说,应该是∶便捷高效,四通八达。就未来道路交通水平、质量、方式来说,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构成便捷高效、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这个目标,西方先进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已经起步,目前普遍形成并向更高层次发展,为我们作出现实示范。我们国内有关部门及其各地有关方面,已经或正在朝着这方向纷纷设计规划,起步早的区域已经实施,取得显著成果。而且发展速度很快。
例如浙江,据有关资料反映∶
到1998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为389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4公里,一级公路669公里,二级公路3686公里,三级公路5499公里,四级公路24062公里,等外公路4641公里,初步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外加相邻省市、内接主要乡镇的四通八达公路网,6 条国道公路和已建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2215.59公里、66条省道公路5085.61公里,构成了全省主要的干线公路网。
他们在上述基础上,明确提出∶从1999年到2010年,作为全省公路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交通部规划的全国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的总体布局和浙江省现代化建设需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和“以近为主、远近结合”的原则,到2010年全面实现“两纵、两横、十连、一绕、一通道”公路网主骨架,形成贯通全省、联结省外、便捷高效的公路运输网络,为全省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一个“畅、洁、绿、美”的交通环境。
——到2002年,完成“三八双千”工程建设,建成高速公路1295公里,形成各市(地)至省城杭州的高速公路网,实现“四小时公路交通图”,实现上述目标后∶全省64个县(市)有33个通高速公路,14个通一级公路(包括高速公路连接线),全省73.44 %的县(市)通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
——到2005年,除一通道、舟山连岛工程、皖衢闽一级公路、丽龙庆一级公路龙泉至庆元段外,基本建成主骨架公路网的两纵、两横、八连、一绕。 同时进行杭甬、杭沪、杭宁等高速公路拓宽建设,建设杭州湾通道和舟山连岛工程,并做好杭新金、杭徽、申湖皖等三连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到“十五”期末,全省高速公路达到1882公里,一级公路达到1714公里,二级公路达到586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占全省公路网总里程的21%。其中,国省道干线公路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占干线公路总里程的77.88%(2005年需求量为80.60%)。实现上述日标,全省64个县(市)有40个通高速公路,15个通一级公路(包括高速公路连接线)。全省86%的县(市)通高速或一级公路。
到2010年,全面实现安全、舒适、通达、高效的”两纵、两横、十连、一统、一通道”总里程约2840公里的公路网主骨架,逐步拓宽杭金衢、甬台温等高速公路。完成国省道干线公路的改造,国道均达到一级以上标准,省道均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并实现全省各重要乡(镇)至所在县(市)均有一条二级以上公路。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量发展。抗新金、申湖皖、杭微等主骨架一级公路将逐步建设成为高速公路,逐步改善省际公路,强化与周边省市的联系。同时,以公路网主骨架为主轴,以五个公路主枢纽为主要特点,建设大中城市、重要乡 (镇)的过境道路和连接线,顺藤结瓜,逐步发展,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争取有近三分之二的县(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经过12年的建设,全省公路网总里程将发展到47000公里左右,高速公路将达到2321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600 公里,二级公路达到 824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占全省公路网总里程的28%,公路网密度达到0.46公里/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85%。干线公路网等级结构水平将达到1.42级,干线公路均达到二级以上(2010年需求量为87.73),预计干线公路的交通拥挤度均降低于1.2以下,基本达到“畅、洁、绿、美”的要求。全省64个县(市)中,除嵊泗、岱山、洞头三个海岛县外,有45个通高速公路,16个通一级公路,实现市(地)通高速、县(市)通一级以上公路的公路建设目标,使全省公路网的整体水平达到适应现代化建设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例如上海市,据《解放日报,经济新闻版》1999年3月2日报道∶市高速公路网规划已初步确定,整个高速公路网总长度达650 公里,并从今年起分阶段实施。全部建成后将使上海范围内的车辆通行实现“153060”(指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后,重要工业区和集镇、交通枢纽、客货主要集散地车辆15分钟上高速公路网;中心城与任何一新城(含县城)及中心城与省界30分钟互通;网上任何一点60分钟可达)目标。
目前本市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沪嘉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等3条,总里程达91公里,今后将再新建、改建500多公里。
嘉浏高速公路——从嘉定到浏河,全长17公里,目前已开工建设,其中7公里已建成,正在建设中的10公里也将在2002年建成。
国道同三线(黑龙汇省同江到海南省三亚)上海段——从安亭到金山,这段高速公路总长?5公里,其中一段约21公里左右目前为一级公路,将改建成高速公路,还要建跨越黄浦江上游的大桥两座。
沪青高速公路——从虹桥机场立交沿规划中线路直到金泽,与现有沪青平公路成平行线。总长达48公里,其中虹桥立交到入城段2.8公里长的一段将于明年建成,其他也将分段实施。
郊环北段工程——从沪嘉高速到沪宁高速上海段,长约21公里。两段高速连起来后,将形成整体效应。
奉金高速公路——从未来莘奉高速南段向西南与浙江省界相接,总长25公里,此段为上海漕化工区配套工程。
沪芦高速公路——从浦东外环线立交到芦潮港,总长约43公里。
郊区环线(包括一段国道同三线)——从宝山经罗店、嘉定、安亭、国道同三、亭林、亭大公路与远水大道连结,总长190多公里,是一条不闭合的环线高速公路。
此外,规划中还将建设和或改建64公里长的嘉金高速公路(从嘉定到金山),70多公里长的崇明高速公路(规划横穿崇明岛,具体走向实施时可能有变化),30多公里长的莘奉高速公路,40多公里长的 5号线高速公路等,至于崇明越江工程走向目前尚未最后确定。
专家们指出,全市高速公路网全部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城与新城(县城)、新城(县城)与新城(县城)之间,将全部实现高速联系,出行时间将减少60%以上,此举不仅对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出行速度将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全国交通网络建设都起有主轴作用。
又例如∶福建泉州市提出“半小时城市群”城市化体系发展战略规划。这个规划内涵当然指的不仅是交通,是一个全市性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规划,但其“战略构思”的核心动力与纽带,顾名思义,显然是以高速公路建设为主骨架。
从上述这些动态性的公路建设规划情况来看,虽然仅是例举部分区域,但就其发展势态推论,可以如此结论∶公路建设∶将以高速公
主骨架构成便捷高效、四通八达网络,为道路货运“四化模式”硬件方面赢得时空优势,与超越时空的数码化技术相配套。
五、科技发展:全球性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将迅速导致信息化、网络化,改变工业时代的线性思维为信息时代非线性思维世界,并取代传统市场交换运作方式,把整个庞大有形的货运市场压缩成一个”“小车场大调度”的空间运作平台。
所谓道路货运“四化模式”,它的基本内涵∶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技术基本要素,即朱厚泽“全球论”提出的动因与条件;“科学技术方面的信息化,它是以数码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严格地说,高速公路网络,只能起到空间上“压缩”作用(当然,不绝对),但在时间上还需得助于超时空的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充分发展、广泛推广应,才能达到道路货运”四化模式”的形成。如果说,高速公路网络为未来道路货运“四化模式”为虎添翼的话,它只能是空间的一翼,“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又是一翼,这样才使这”老虎”成为驰聘于宇宙的飞虎。因为,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将使距离消亡到零,传统的连续性被打破及传统结构消亡。最大的发挥空间,利用共享信息和组织结构扁平化所带来的最短信息链,形成团体合力效应。也就是说,它依赖于”新科技的驱动”。
那么,这种“数码知识、网络技术”新科技发展势态如何呢?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杨培芳在《预言新世纪最有潜力的网络市场》论文上所提供的几个典型事例数据反映,可使我们知道其发展势态及其前途是乐观的,也可知道道路货运“四化模式”预测是可行的。
首先,我们考察研究杨教授在信息网络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情况来看∶
我国整个网络产业的新增运营能力仍然呈现快速发展势头,1999,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10882万,同比增长24%; 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400万户,同比增长70%;无线寻呼达4800万户,同比增长14%;数据通信基本用户达39万户,互联网用户达890万户,同比增长400%以上。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也呈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我国网络产业将成为世纪最有吸引力的服务市场。
我国网络产业通过1999年的改革与重组,总体上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展望2000年,向对WTO 我国网络产业改革的力度还要加大,同时,政府将建立良好的市场管制环境,以促进有效竞争格形成和进一步健康发展。
国内外研究证明,网络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据美国商部测算,1995-1998年,网络产业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在1/3以上。同时使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了0.7个百分点。
网络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很强的渗透效应、支撑效应和带动效应。据我国有关部门分析,1998年,我国网络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1个百分点以上,拉动系统大约(占GDP增长的比例)为1/7,1999年估计拉动系数在1/6左右。换言之,网络产业1999年拉动我国GDP增长12个百分点(全国GDP增长7.1%)。
其次,我们再考察研究我国在电信发展方面情况∶
据测算,1999年固定电话供给能力已超前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对固定电话的需求还会有所增长,2000年预计全国固定电信投资市场600亿元左右,而最为火爆的市场将是移动通信。估计2000年我国移动通信投资市场潜力为1000亿元左右。一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在短期内理顺各相关部门的利益关系,估计在未来5年内将形成2500亿元的投资市场和最有前景的服务市场。
第三,我们再来考察研究信息网络产业情况∶(www.xing528.com)
许多世界顶级学者发现,在飞速发展的网络产业面前,出现了经学的贫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工业时代的线性思维越来越不适用信息时代这个非线性世界,企业原则需要再省,社会原则需要再省,哲学原则也需要再省。
工业社会的本质是对抗性竞争。以掠夺利润为首要目的,信息社会的本质是协同合作,以生存质量为第一标准。个性化、人本主义将在自组织化的网络经济中得到最高体现。如果说300年前欧洲的纺织工业革命使东方古国的丝绸赔然失色; 150年前美国的电气革命又使欧洲人发明的蒸汽机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在人类刚刚开始的这场网络经济革命中,鹿死谁手尚未见分晓。因为历史规律并不总是偏祖强者,关键是后来者能否将本民族特有的人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抓住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
同时,我们又从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情况来看∶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中国网络精英、被《世界经济论坛》选’98“百名未来世界领袖”、实华开发公司总裁曾强在《电子商李对企业影响》论文中说∶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从今年开始全面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最近《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纲要》即将公布。看来中国政府、企业及机构三位一体互动,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时机已经到了。尽管我国在络技术方面、企业信息化普及方面、金融体系服务方面、电子商务政策方面、市场机制方而、国人整体素质等方面与欧美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从宏观角度来分析,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和海外华人势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必将成为21世纪最具影响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势群。 2000年是中国“企业上网车”,政府电子商务的目标是今年试点运行,并逐步建立国家重点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经验共享。有520 家国有企业将从现在开始优先享受电子商务。至2003年,全国1.5 万家大中型企业中的85%将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50%以上的小型企业实现计算机应用。而据美国IDC报告预测,中国Internet用户在2000年将保持47%的增长速度,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将突破1999年的4198万元,预计将达到1.8亿美元,到2003年将达到近40亿美元。中国信息化的主体力量应该是企业,应虫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必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使企业降低促销成本、采购成本,减少存货,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从而增加商业机会。互联网可为企业提供虚拟运作,企业不需要拥有产品展示厅、销售店铺等物理设施。网上商店出售的商品从理论上说可以是无限的,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开展电子商务是中国企业知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出路。
1999年,互联网给美国经济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了230个就业机会,网络经济以68%的年增长率飞速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如果不在这一轮网络经济的电子商务革命的竞赛中宙起直追,我们的差距就不再是10年、20年了。在以注意力人数为支撑的网络经济中,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中国也拥有超过千万的中小企业群,中国的电子商务比美国的电子商务将更具扩张性。最近一份瑞士信贷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世界电子商务正以每年翻一番的爆炸式速度增长,1999年世界电子商务贸易总额为980亿美元,
1998年的380亿美元增长了160%,预计在今后几年中电子商务贸易总额将保持100%左右的年增长率,到2003年全球电子商务贸易总额将增长到1.24万美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的统计数字,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890万,以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为目的的上网用户占15%。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有87%的网民渴望进行网上购物。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在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关键是要让企业产品上网,企业才是推动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开展的主力军。
在海外,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一个普通做法是通过一家ICP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来建立自己的商务网站。这种方式相比较非常便宜,个别的ICP公司还提供免费服务。
在WTO冲击之下,将使中国的电子商务风起云涌,出现爆炸式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属于潮流式的走向,而非像房地产、股市等是属于波动式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中国电子商务将成为一个强竞争性行业;第二,中国电子商务将成为外资大量涌入的行业;第三,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将成为促进中小企业扩大出口的新行第四,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将促进中国政府制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电子商务政策。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中国拥有世界力最大的市场,中国具有最优秀的人才,中国有开明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再加上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表明中国蓬勃开展电子商务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加入WTO后,像电子商务这和电信增值业务对外放开,允许外资持股较大比例。目前,美国IDG、PST、J.P.摩根、欧洲财团、日本SOFTBANK等大投资商纷纷注资中国,抢占中国电子商务资本份额,NASDAQ和香港二板市场已向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敞开大门。可以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将比任何行业发展的势头猛烈,它所吸收的资本额也将超过任何传统行业,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百姓将大大受益于电子商务的普及,电子商务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总的说来,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内外部条件的推进,笔者提出的未来道路货运“四化模式”是可以实现的。目前,在全国出现科利华“中运网”、亚之桥“货信网”、全干线“货运网”、上海“物流网”等十多家货运信息网站,它将预示着非线性思维运作的货运模式产生。但不等于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我们认为运用到实际中,不仅有问题,将是很多,甚至很复杂,但是在实践中是可以克服解决的。
主要是∶
(一)市场人群组织问题。它像任何商业活动一样要面对需求人群问题,经营方向问题,另外,由于货运信息的特殊性,还涉及了物流与车流的相协调问题。
上网人数的发展并不是我们能够凭主观臆测推导出来的,而是需要从经济状况到心理需求等各个方面的冷静分析。而第二点,一个车主或一家货主或货代或同行上网了,并不意味着他就要我们发播的信,这里还有一个市场需求意向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我们为什么要在上网?什么信息可以在网上交易?网上能需求什么样的信息?这实际已和市场经营的分类方向挂上了钩。
众所周知,亚马逊在美国卖书卖出了庞大的规模和飙升的股价,但中国的市场状况又如何呢?道路货运信息又如何呢?今天,中国事实上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真正的发育。这对我们道路货运“四化模式”市场运作确是一个新问题,应予以科学设计构思。如目前国内出现几家货运网业务都不是很景气,这里主要是尚未解决市场需求人群组织问题而出现。
(二)上网资质确认问题。网络将打破传统经济下以国界划分的经济区域,而使所有企业都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在由网络搭建的全球市场竞争平台上,企业的优势被无情地放大,优者更优,劣者更劣。打一比方,将因特网比做高速公路网,企业就像汽车。谁的车子好、技术高,谁就会跑得更快。因为高速公路网只提供了发挥高速尤势的条件。但如果你不懂高速公路网的规则,车况又达不到上路的;准,那就只能望路兴吸。因此,拿到”上网资质确认”的资格证是与网络最起码的条件。它反映了你的管理素质,不能设想管理混乱的企业可以上网。因为网络可以将输入的正确信息运作得更有效率,但无法将输入的错误信息转为正确的信息。应针对这个问题认真验审上网的资格证。
(三)网上安全支付问题。在线安全支付是道路货运”四化模式” j关键环节,也是“四化模式”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目前,一有了专门提供在线支付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我们所经营的道路货运息,有它的特殊性,如区域大、对象多、商情变化快、商品时效性强。使用一般付账结算不一定适应。简单说,就是通过某种协议(如 SL或SPT),在商务服务器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支付信息安全传输,而商家服务器又与银行系统通过一个叫支付网关的设备进行支付信息传输与确认的过程,当然这些我们在计算机屏幕上是看不到的。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在网上使用某条信息时,会出现提示你采用哪种方式付款,最常见的有信用卡付款、支票付款、电子钱包付款,国外还有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付款方式。此外,安全认证也是在线支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公共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依靠双边或多边认证,还包居的加密及交易请求的合法性验证等多方面措施来保证。现在国内已经有专门的电子认证(CA)中心来核实交易双方真实身份以及交易请求的合法性。认证中心需要给网站、用户、银行等进行网络商务活动的个人或集团发放电子证书。
(四)人的素质问题、创新是“四化模式”的核心。首先是观念的创新。网络使你无法自满,它使距离消亡到零,传统的连续性被打破及传统结构消亡。不能更新观念,无异于自我抛弃。其次是运行模式的创新,包括制度、组织结构等等。我们的组织应成为有序的非平衡结构,内部流程应适应外部瞬息万变的市场。再次是新技术的创新,利用网络优势整合全球科技资源为我所用,以创新技术来新需求进而创造新市场。说到底,根本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人,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人人都应成为创新的主体。我们设计的市场链的思路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为每个员工提供最大的发空间,利用网络的共享信息和组织结构扁平化所带来的最短信息链,经营自我,挑战自我,体现自身价值和创新结果,形成团体合力。
问题还有不少,不只这些,以上问题仅主要问题例证。有待我们继续研究探索。
上述命题及其理论分析,仅凭我们肤浅学识水平和对实践经验的理解而提出,肯定存在许多缺点与问题,甚至是错误的。为此,我们仅作抛砖引玉,衷心盼请行家们批评指正。
2000年4月
参考资料: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奔向二十一世纪》报告。
二、中央党校《学习中共十.五大文件问答》。
三、朱厚泽《在全球化知识化两大潮流冲击下的中国小企业》论文。
四、車勇良《美日区域发展比较与浙江区域发展战略》论文。
五、《浙江省公路水运交通建设规划·第二部分浙江省公路建设规划》。
六、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上海市对外交通建设“十五”计划与到2015年规划思路(框架思路)》。
七、何立峰主编《半小时城市群发展研究》。
八、杨培芳《预言新世纪最有潜力的网络市场》。
九、曾强《谈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十、张瑞敏《呼吁企业要争取新经济时代,的生命权》。
十一、周荣光《泉州市洛江区“十五”城市化体系发展战略构思》。
十二、周荣光、王兴德主编《道路货运信息生意经》。
十三、周荣光《跨越第三步》。
内容提要
建立道路货运信息商务网,是本企业为适应当今经济技术发展和市场发育实际需要而设置的。为《未来道路货运经营模式的预测及其发展势态》课题相配套项目。为使加强其适应性,拟分初、中、高三个阶段进行建设。目前设计的"商务网",仅属限于本企业商务实用需要的初级网,今后,将按照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进而中、高档设置建设:由内部功能到外部功能;由区域网到全国网,直至跨国。其项目水准要求:1、功能规模,以本企业及各分支机构内部商务使用为主;对外仅限双边结盟单位;2、科技含量及其设施、功能配置,以虚拟操作和人为操作相结合。但科技含量成分比重要占大头。尤其对外网上运作部分,要按目前最先进技术要求配置。同时注意,其规划设计、硬件配置、软件设计都要考虑与未来接轨留有余地。
一、企业现状及其发展目标
(一)产业属性
(二)行业性质
(三)管理归口
(四)企业现状
(五)发展目标
二、商务网构建的虚拟模式与实用功能设想
网站名称
虚拟模式
服务对象
市场经营方式与运作环节
实用功能配置
三、技术配置设计
(一)配置的部位
(二)配置的技术软(硬)件
(三)配置的使用值
(四)配置的技术水准
四、组织机构保障
(一)中心网站设置
(二)中心网站内部工作部门设置
(三)人员编制
(四)建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五、实施计划步骤
(一)一次规划,分级实施
(二)健全机构,有序组织
(三)统一规章,发展网员
附件一:《商务网系统结构示意图(总图·分解图·功能配置图)》
附件二:《地方(基层)中心站建设的总体构思》及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