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贯中论证的缺陷:疆域扩大缺乏支持农本经济向后退的依据

文贯中论证的缺陷:疆域扩大缺乏支持农本经济向后退的依据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元灭南宋以后,中国疆域扩大了许多,导致了人口分散,于是出现了由工商经济向自然经济倒退的趋势,中国逐步丧失了工业革命的机会。但关键是搞清这些条件发生作用的“机制”。诚然,元代疆域的扩大,确实使全国人口“平均密度减小”。文教授所称“向农本经济的倒退”,也就缺乏事实依据。文教授轻信了一些人的研究“成果”,以“南宋具有发达的工商经济”为基础,断言元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有所倒退。

文贯中论证的缺陷:疆域扩大缺乏支持农本经济向后退的依据

文贯中是美国三一学院终身教授。《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4期刊载了他的《中国自陷于农本社会怪圈的经济地理学析解》[13]一文,该文以欧洲的“科学革命”为预设前提,提出了工业革命策源地所必需的五大条件:(1)良好地理禀赋条件;(2)自由的政治——经济制度条件;(3)较高的工商城市化水平的条件;(4)与其他文明有民间经济交流的条件;(5)安全保障的条件。他认为英国之所以会出现工业革命,是由于英国在那一时期恰好成就了工业革命的这些条件。由于中国基本上不具备这些必要条件,所以没有出现工业革命。

文教授重点分析了中国不具备第三个条件即“较高的工商型城市化水平”。他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南宋时期“工商型城市化水平”较高,最接近工业革命所需条件。按照他的意见,南宋的这一条件也是因外来压力形成的。此前因受到北方的多个民族不断的侵扰,迫使中原人口迁移、聚集到南方相对狭小的地域,人口增加导致土地受到的压力增大,迫使人们生产劳动密集产品(即从事制造业活动)。人口的集聚效应使得宋代出现了繁华的城市和广泛的市场交易。但是元灭南宋以后,中国疆域扩大了许多,导致了人口分散,于是出现了由工商经济向自然经济倒退的趋势,中国逐步丧失了工业革命的机会。

首先,文教授把“科学革命”作为设定“前提”来阐述“工业革命”的发生,这就跳过或回避了国人关心的“中国何以没有出现近代科学”的问题,也就大大降低了论题的价值。

其次,文教授设定“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本身是否正确也大可怀疑。一般认为在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仍然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只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它才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其实我们考察瓦特发明(实际是改进)蒸汽机的过程,确实也很难看到“科学”对他的发明创造有多大指导作用。

事实上在“工业革命”之前甚至在“科学革命”之前,欧洲就已经出现了许多生产技术的突破,人们普遍把这些技术突破看作“工业革命的先导”。这至少表明,“科学革命”并不是“工业革命”(或技术突破)的原因。现在学界几乎公认,逻辑上正好相反,“科学革命”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正是由于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需要理论原理的指导,这才推进了理论科学的研究。诚然,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牛顿论证的万有引力定律等,都很难由生产技术的推动得到说明。但这不过是其中的因果链条复杂,还需要好几个中间环节才能够说明问题,而并不是它们与生产技术(的提高)没有关系。(www.xing528.com)

许多人认为,技术进步推动科学发展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人类没有掌握制造透明玻璃和凹透镜、凸透镜的技术,不能制造望远镜进行遥远的宇宙观测,那就不可能有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只能处于设想阶段;再者,最宽泛的看法是,如果没有技术突破、经济兴起创造的物质基础,国家就无力供养科学家们,于是近代理论科学的辉煌成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文教授把科学革命看作工业革命的前提,是否正确也大可怀疑。

再次,文教授提出工业革命策源地必须具备的“五个必要条件”,明显是从英国的宏观环境中归纳或“挑选”出来的(要不就只能是“凭空设想”)。事后看来,这些条件也许确实缺一不可。但关键是搞清这些条件发生作用的“机制”。可惜文教授却并没有分析它们的作用机制,而只是说,“工业革命既然首先发生在英国,表明当时的英国同时具备了工业革命所必需的所有必要条件”。其实,既然这“五大条件”来自对英国情况的归纳和“挑选”,英国能“不具备”这些条件吗?

最后,文教授把元灭南宋引起的疆域变化(导致人口密度变化)看作关键“变量”,用它来解释中国未能产生工业革命,也很难为人们所接受。诚然,元代疆域的扩大,确实使全国人口“平均密度减小”。但这只是“纸上谈兵”,因为人们并不是根据理论上的“人口平均密度”做出行为选择,而是根据他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感受。其实元朝统一中国后,并没有用强制力使人们从江浙向西北大量移民。文教授所称“向农本经济的倒退”,也就缺乏事实依据。

文教授思考问题的前提是南宋工商经济发达(按他的说法是“接近工业革命的条件”)。其实这一前提是否存在也成问题。诚然,有关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记载并不鲜见,但这些记载究竟具有多大经济史意义也很难说。其实这些记载缺乏有价值的数据,大都是一些颇有文采的描述。俗语说“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套用到这一问题上就是“会吹的文人有人捧”。文教授轻信了一些人的研究“成果”,以“南宋具有发达的工商经济”为基础,断言元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有所倒退。这样认识问题,当然就很难找到中国落后的原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