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在《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衰落》[8]一文(2007)中论证说:传统社会的技术发明主要靠工匠的经验积累。由于中国人口多所以工匠数量也多,因此发明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加上中国历史悠久,积累的发明总量也多。所以16世纪以前中国在应用技术上就超过西方(这一段话是阐明李约瑟的论断)。可15世纪之后,欧洲出现了以重复实验、试错改错为特征的技术发明方式,发明速度大大加快,此时中国的人口规模就不再具有优势,结果科学技术就大大落后于欧洲了。
那么,中国何以没有像欧洲那样,出现新的技术发明模式呢?林毅夫把这一情况归咎于中国的科举制度,认为由于“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所提供的特殊激励,使得有天赋者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导致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平心而论,林毅夫对古代中国发明成果的解释,还是颇具说服力的。古代社会的技术发明具有很大偶然性(就像鲁班发明锯子那样)。在狭小地域和时间范围内,偶然性发明当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考察一个十分广阔的地域(例如中国),并且考察其全部历史(进入文明社会的几千年),技术发明的总概率当然就大大增加。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常用技术项目就几乎都被人们掌握了。(www.xing528.com)
林毅夫认识到近代发明方法的革命性变化,也启发我们致力于探索西欧何以出现研制性发明。不过,林毅夫并没有解释欧洲何以出现了新的技术发明模式。这样,他把中国技术落后归咎于“科举制度”的负面激励(有才智的发明家都被科举考试所吸引),就有点不得要领。中国历代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却没有一个人像瓦特那样致力于发明蒸汽机,或者像法拉第那样致力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研究,这恐怕远不是“科举制度”的负面激励所能够解释的。以南宋大哲学家朱熹为例:他19岁就考中了进士,此后曾经为官数载,但好多年中却是被贬赋闲,但并没有研制技术,甚至连简单机械的原理也没有研究,却致力于空洞无物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遐想。诚然,“机械发明”并不是他的强项,但“哲学思考”是他的强项吧?应当是他没有想到这样做。而之所以没有想到,显然并不是由于“科举制度”吸引并耗尽了他的创造力——他年轻时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官职!所以,应当是三段论推理缺乏正面吸引力所致。为什么三段论推理缺乏吸引力?这就追溯到中国社会的状况——社会还没有产生对三段论进行归纳的需求!
用这一原理分析中国何以没有出现新的技术发明模式,也是由于研制性活动缺乏吸引力所致。而要解释中国的环境何以不能激励人们从事研制性发明活动,就又可以追溯到使技术发明能够盈利的市场发展规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