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产品领域被误解最多的一句话应该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而排第二名的可能就是乔布斯的那句“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拿给他们”。
这句话本身的含义价值极大,它讲的道理有三个:
我们先不讲被误解的部分,先分析一下这三个道理。
人们通常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是由于并非每个人都是抽象问题的专家,但大多数人的需求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是需要抽象和梳理的。例如,“用户需要的不是马,而是更快的交通工具”,所以需求是交通工具。
大多数人在没有掌握或者没有刻意使用抽象和分析能力时,对于许多事情的认知都是很粗浅的。比如对于搜索引擎的使用体验,我们在平时不会总结搜索体验究竟如何定义,若是问一些用户如何定义搜索引擎体验,他们也许会说界面更好看、信息排版更舒适等。
这时候如果刻意做抽象,才能意识到用户会在翻了许多页之后仍然没有找到想要的结果而烦躁,因此前几页的点击量就代表是否能更快速、准确地找到结果,这是需求和体验的抽象。让用户来回答,是强人所难。国外某成人网站在定义视频质量时,用的是播放该视频时离开网站的用户数量,这被许多人称为天才式的产品设计。你也不妨站在认知用户的专家的视角,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反过来说,这就是“人们表达出来的需求经常是不准确的”的原因。人们其实无法准确表达在真正使用产品时的需求,往往都是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而这不是他们背后的需求,比如用户不会要求“更快的交通工具”,而会要求“更快的马”。
我做后台产品,在与运营同事对接时,经常会收到一些需求,比如“在某个界面增加一个筛选项”或者“做一个导出Excel的功能”。他们有时会直接把产品方案画个八九不离十,提供给我。这倒不是要打击运营同事的积极性或者认为他们越俎代庖,但是他们作为运营后台的用户,通常给出的建议都是直觉上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背后的需求。这些解决方案一般都会缺乏梳理分析,未必是最好的实现方法,甚至未必有效。比如,单纯增加一个筛选项很简单,可是如果筛选项变多,在做选择的时候效率就会降低。这时,可能额外增加一个独立的界面效率会更高,这是他们无法判断的。
当我们做用户调研时,用户难以像在实际场景里那样切身体会和推理出准确的结论,大部分原因就是前文提到的认知偏见,用户不是完全理性的人。比如我们问“假如产品增加某功能,您觉得好不好”,用户会根据“这是不是好事”来评判,很少会认为这个功能不好。但产品真正上线后,这个功能会覆盖多少真实场景,用户有多大的概率会认可这个功能,跟调研结果的差别会很大。
所以这是认知用户的专家存在的意义,也是产品经理的一个核心价值。产品经理始终是离用户最近的人,他们能了解用户真实的想法,甚至比用户自己更清楚。
怎么验证用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唯一的验证方法就是让用户使用产品。本章开始提到的例子里,跟亲朋好友收集的需求很可能是伪需求。我遇到过许多朋友的实例,就是产品真的生产出来了,原本承诺会使用的亲朋好友只是礼貌性地试用了一下,很少有能坚持下去的。(www.xing528.com)
产品经理或者设计者要判断用户需求,只有两种方法:要么是特别有经验且足够自信,也有极高的天赋,用行业经验和同理心捕捉用户需求,比如乔布斯、张小龙这样的产品界大佬;要么只能投入市场测试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坦白说,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较高的天赋,有不少人也不具备很成熟的行业经验,因此更需要用投入市场的方式快速验证,这也是迭代思维的价值,我会在后文展开论述。
实际上,很多人不仅以为“用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以为自己知道用户需要什么,结果把产品做得非常完善和冗杂,其实在真实需求上没有打动用户,结局惨淡。2013—2015年,是国内创业最火爆的时期,大量的创业者都在犯这样的错误,没有脚踏实地验证用户的需求,而是听信了用户调研报告或者自己的主观臆断。
以上是“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拿给他们”的解读。那么许多人会怎么误解这句话呢?他们认为这句话的核心含义是:既然用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需求,那就不需要认知用户需求了。
在这些人的理解里,需求全都是猜想出来的,碰巧被用户特别喜欢,于是就成了风口,产品就成功了。汽车是猜想出的,飞机是猜想出的,QQ是猜想出的,淘宝是猜想出的,全凭创业者一个精彩的创意再加上极佳的运气……
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误读,它对许多产品经理的负面影响远比这句话正向的意义大。前文已经提到,智能手机也许是非常创新的产品,在需求获取方面,乔布斯和苹果团队也许没有做大量的问卷调研,问大家是不是需要这样一款手机(调研结果很有可能也是不需要),但这并不代表乔布斯和苹果团队不理解用户需求,没有掌握用户需求。理解用户需求和有没有做用户调研是两码事。
去掉繁杂的键盘,提供方便操作的触屏,塞进电脑级别的计算能力,提供多任务处理的系统,让通信功能退居二线,提供更强大的通信和娱乐模块……这些背后代表的都是对用户需求极深入的洞察,用户需要的就是让生活更高效、更有趣,智能手机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乔布斯和苹果团队预知到的。
相反,许多产品设计者表面上与用户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却对用户需求没有足够深入的理解。同样是做手机的老牌公司,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就由于惯性始终认为智能手机是伪需求,看不到用户更多的需求,依然押注在“让信号变得更好”和“让手机更坚硬、更不易损坏”上。结局大家都看到了,用户实际更在意手机的娱乐属性(玩游戏、丰富的应用)、社交属性(美观、身份和态度的象征),这方面的需求高于对信号和不易损坏方面的需求。iPhone的信号不稳定、玻璃面板易碎,但这些没有成为它飞速抢占市场的阻碍。
总结下来,这条原则要说的内容是:用户很难表达准确的需求,他们表达的充其量是表面诉求。我们既不能无视这些诉求,也不能盲信这些诉求。我们需要做的是,清晰认知这些诉求背后的需求,知道“更快的马”背后是“更快的交通工具”。
获取需求,需要有专业能力的产品工作者来完成,不是一次调研或者一份报告就能搞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