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是需求的限制条件,决定了需求的适用范围。
我们先来看下面几个描述:
·用户需要娱乐;
·用户都喜欢便宜;
·用户愿意花200元买一个狂鼠(《守望先锋》的游戏角色)的皮肤;
·用户会买一卷用不上的卫生纸。
这些描述是对的还是错的?可以说它们都是对的,因为这些描述都会在一些情况下生效;也可以说是错的,因为这些描述又会在一些情况下无法生效。
脱离场景去说,根本无从判断对错。不做区分地把这些描述当作指导产品设计的原则,无视实际场景,很容易做错判断。
用户的确需要娱乐,但用户不是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需要娱乐,需要娱乐的场景要在用户的心理账户(这里指的是时间账户)里属于工作之外的休闲时间。比如,我们要做娱乐类的产品或者做游戏产品的推荐,给用户手机上发一个消息通知,如果不分场景很可能会赶上用户正工作、开会或有重要事情处理的时间,消息触达的效果就会极差,用户可能只会瞥一眼。我们可以通过用户调研或者数据分析的结论,结合前文提到的对用户的认知,判断什么时机触发消息更合适。
用户都喜欢便宜吗?当然。但是就像旅游中的消费一样,用户在不同场景中对价格的认知差异会非常大。经济学上经典的例子是,水对于普通人来说没什么价值,价格也很低,而对于沙漠中口渴的人来说,则是珍贵无比的,这个人也许愿意花掉一半的财富来换一杯水。对于价格的认知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我们再论述一下。
用户愿意花200元买一个狂鼠的皮肤吗?这个描述已经有了一些限定条件,不过仍然没有说明场景。大多数情况下,多数玩家也许不愿意为一个游戏角色的皮肤花这么多钱,但是如果心理账户从“自己的游戏娱乐”转化为其他账户呢?比如,这个皮肤是送给特别喜欢狂鼠的女朋友的,那这个心理账户就变成了“给女朋友的礼物”,额度也许就有所提升;又或者,用狂鼠已经出神入化的玩家,希望在游戏中显得更酷、更有范儿,这个心理账户就变成“社交荣誉感”,额度也会发生变化。这两个特殊的场景,用户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
用户会买一卷用不上的卫生纸?这句描述看起来很无厘头,用户为什么要买用不上的卫生纸呢?在多数场景下也许不会生效,可我们总能找到有效的场景,比如,用户在电商网站把一批商品放进购物车,在结算的时候发现没有到满减运费的条件,就差5块钱,而运费是8块钱,于是放了5块钱的卫生纸进来,就省了3块钱,哪怕未来不会用这卷卫生纸。这个需求并非源于卫生纸本身的价值,而源于“凑单”的场景。
在推销行业里最经典的问题是“如何推销梳子给和尚”,无非就是考察推销员寻找消费者使用商品的各种场景的能力。对于产品设计者来说,这个能力同样重要。
我和老张的讨论(www.xing528.com)
老 张:用户场景应该是外部条件吧?你后面讲的用户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心理账户,怎么看都像用户心理分析。是不是本章叫用户心理比较合适?
刘 飞:叫用户心理也没错,不过本章强调的还是用户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一些临时状态的变化,强调的是“场景影响”的部分。在研究这一块的用户心理时,我们关注的是外部,比如用户是不是被老板批评了,情绪不太好,是不是在跟女朋友约会,所以情绪高涨,又或者用户是不是在旅行,用户是不是在逛街。我们要先看哪些外部环境在影响用户的心理认知。
而用户心理关注的是内部的用户心智,外部的环境影响施加到用户心智上,才产生各种各样的用户认知。同样被老板批评,承受能力强和承受能力弱的人的情绪就不同;同样是在旅行中消费,有不同心理账户的用户对消费的认知也不同。
本章我们以外部因素切入,下文我们会探讨用户固有的心智。
老 张:另一个问题,好像之前也问过类似的,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判断用户场景吗?
刘 飞:这个问题以后可以不用问了,我早就讲过,所有这些产品上的方法论,肯定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产品差异太大了,用户差异也很大,根本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方法。
不过可以补充的是,判断用户场景有一个极佳的效用——可以作为产品主打的品牌形象。被讲烂了的“收礼就收脑白金”和“怕上火喝王老吉”的经典营销案例就是让产品的场景深深植入用户心智,用户的心理账户是“给长辈送礼”和“吃东西败火”要比“买保健品”和“喝饮料”更具价值。
如果产品在用户场景上定位清晰,是非常容易宣传和推广的。这样不仅可以单向获取用户心理账户来满足需求,还可以反向影响用户心智。
小作业 (试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抖音短视频和西瓜视频都是用不同的场景满足不同用户的场景需求,所以它们的用户群不一样,场景也不一样,对今日头条是很好的补充。
——钛媒体
《对话今日头条新任CEO陈林》
抖音和西瓜同样都是短视频,为什么说它们满足了不同的用户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