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人群的划分有多个维度,最常见的是用户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方法。我们不妨以此为例,探讨应该如何拆分用户群体,以及能用这些拆分的结论做什么。
生命周期源于随着用户跟平台关系的转变,用户的认知和行为均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他们的需求也会变化。
如果只能有两类用户,我们应该怎么划分用户群体呢?有的朋友可能说,应该是“新用户”和“老用户”。其实不然,对于绝大多数产品来说,我们要判断的最重要的应该是“潜在用户”和“真实用户”。他们之间是有转化关系的:
首先,我们要识别哪些是真实用户。这非常简单,他们都在使用产品,所有注册产品用户都可被称为真实用户。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不过要深究起来,不同的产品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对于许多社交产品来说,注册往往只代表第一步,这时候用户在“潜在用户”和“真实用户”之间徘徊,直到他们完成了一些操作,代表他们真正留在了平台上,出现有规律的行为后,才能算真实用户。
这在硅谷被称为“Aha moment”(顿悟时刻),比如脸书就认为用户有了7个好友就是过了这道坎儿,很有可能成为真实用户。对于脸书来说,真实用户就是拥有7个好友的用户。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看潜在用户。是不是所有并非真实用户的人,全是潜在用户?这种区分方法也过于偷懒了。我们仍然以脸书为例,能够使用脸书的人,在国籍(哪些国家开放注册)、年龄(排除低龄儿童和高龄老人)、居住地(网络畅通的地区)等方面,是有明确特征的,依照这些特征,可以聚焦许多尚未成为真实用户的人,他们就是所谓的潜在用户。
我们已经有了以下这种划分了:
潜在用户:国籍、年龄、居住地有一定条件的非真实用户人群;
真实用户:有了7个好友的注册用户人群。
他们之间会有一个转化通路,就是注册步骤和拥有7个好友的步骤,潜在用户就能够成为真实用户。这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让潜在用户了解我们的产品,愿意注册,并且有耐心加7个好友。
不过,真实用户会不会又变回潜在用户?也有可能。他们会因为各种原因(社交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产品丧失了信任等)离开产品,重新变成等待转化的潜在用户。
那么完整的通路就是:
这是最简单的划分,接下来我们需要再把新用户的概念提出来。为什么要先区分新老用户?因为新老用户的认知和需求差别非常大。对于新用户来说,他们的预期还不稳定,对产品的认知还比较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时需要关注他们的各种诉求,让他们能够成为老用户。对于老用户来说,需求已经转变了,未必要做太多预期上的管理、功能上的介绍等,更多的是让老用户持续留在产品上,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
我们再划分用户类别,可能会变成这样:
他们的定义应该是:
·潜在用户:国籍、年龄、居住地有一定条件的从未注册的用户人群;
·新用户:注册但没有7个好友的用户人群;
·老用户:有了7个好友的用户人群。
如前文所述,老用户也会离开产品,成为流失用户。我们对流失用户也有个定义,就是长期不使用产品的人群,比如连续半个月都没有登录过的人。
于是现在人群划分就是:
·潜在用户:在国籍、年龄、居住地等方面适合的从未注册的用户人群;
·新用户:注册但没有7个好友的用户人群;
·老用户:有了7个好友的用户人群,半个月内有登录行为;
·流失用户:连续半个月没有登录过的用户人群。
在人群转化的每一步,我们都可以做一些事情。
对于潜在用户,我们要努力做些什么,让他们能够注册成为新用户,比如,鼓励老用户将产品推荐给新用户,或者做大范围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听说和了解产品,愿意尝试下载并注册。
对于新用户,我们要让他们快速获得7个好友,比如,绑定其他社交工具(如微信、QQ、WhatsApp),或者获取通讯录的好友信息,或者推荐一些类似的新用户。
对于老用户,我们要确保他们会持续使用产品,比如,确保用户更多的社交沟通在平台里发生,提供更多有意思的内容和玩法,让用户养成习惯,或者给用户一些长期权益,让他们难以离开。
对于流失用户,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回归,比如,挖掘用户流失的原因,然后定向解决他们的问题。
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更加精准,而不是一直盲目地优化,不关注每种人群到底需要什么。
这应该是大多数产品需要做到的生命周期划分的程度。实际上,在此之上,还有更多可以细化拆分的维度。比如,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未必都是付费用户,因此存在普通用户和付费用户的互相转化关系,这样就存在一个人群转化通路:
新用户会成为普通用户,普通用户会成为付费用户,付费用户也会退化为普通用户。同时,普通用户和付费用户也都可能流失。这是互联网游戏常见的区分方法,现在绝大多数网络游戏都是免费注册和使用的,但大量的装备、礼品、皮肤、宝箱等附加商品都要额外付费。如何让普通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让支出并不多的用户转化为愿意高额支出的用户,是此类产品的产品负责人和运营负责人关心的事。
脸书和国内知名的社交产品陌陌是此类产品的典型,在它们的产品团队结构中,有负责获取新用户的产品团队,有负责主站核心用户的产品团队,以及负责付费商业化方向的产品团队。大家各司其职,满足自己面对的用户需求。
在核心的老用户群体里,按照生命周期的边界,也可以划分出过渡期的多种类型的用户,比如介于新用户和老用户之间的“次新用户”,以及介于老用户和流失用户之间的“衰退用户”。(www.xing528.com)
这些用户之间的转化关系未必这么简单,任意两种类型的用户之间都有转化的可能性,都要进行观察和拆解。对于每种用户群体,究竟应该做哪些事情,都会因为用户群体拆分的颗粒度更精确而变得更准确。
最后,简单说一下生命周期划分需要注意的几个陷阱。
用户生命周期的划分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人群,对这些人群做需求分析,然后提供精准的功能或服务。但有的初学者一旦学到了生命周期这个方法,就忙不迭地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忘了划分生命周期的初衷。
在运用生命周期做决策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陷阱。第一个陷阱是,生命周期的划分不是源于数据聚类,不是源于已有的方法论,而只源于对用户的认知。
生命周期的划分方法,是要看用户群体本身是否存在明显的边界。有的老用户群体原本就是泾渭分明的,比如作为网络游戏的非付费用户和付费用户,他们的需求和心智差别很大,在行为数据上的体现也很明显,前者从来就不会付费,后者会有规律地付费。前面提到的脸书的7个好友的顿悟时刻也是如此,一旦有了7个好友,用户往往就很可能会留下来。而且不管是网络游戏,还是脸书,用户的转化都可能有多个层次和阶段,网游的付费用户也依据付费的程度有不同的分层,脸书的用户也有低频用户、高频用户、付费用户的区别。
有的用户群体就未必是泾渭分明的,很难找到类似的拐点。比如共享单车的通勤用户群体,可能很难找到能够转化成为另一种用户的顿悟时刻,用户的需求是十分固定的,缺乏弹性。作为一个每天骑车两次的上班族,无论用什么办法来刺激,他们也都只会每天使用两次。如果硬要学其他的产品也给共享单车的用户分出个三六九等,那肯定是没有意义的。
对自己用户的充分认知是划分生命周期的重要前提,不要觉得所有的生命周期方法都是可复用的。
第二个陷阱是,生命周期这种划分方法是平台视角的,不是用户视角的。在划分出人群后,该做什么,依然要根据每类用户的需求来推断。
依据生命周期划分用户之后,要根据每类群体的特征研究他们的诉求,不能舍本逐末,用简单粗暴的营销甚至砸钱的方法做转化,要更多地通过让用户需求得到满足、认可产品价值的方式做转化。
有的产品负责人对用户有了生命周期的认知后,可能会深陷平台视角,觉得“新用户应该怎样怎样”“老用户应该怎样怎样”,而不是“新用户希望怎样怎样”“老用户希望怎样怎样”。比如成为老用户需要7个好友,那么对于新用户来说,就是想尽办法让他们加上这7个好友,不管是硬塞给新用户并不喜欢的朋友也好,发奖励让新用户随便加几个朋友也好……这都会让这一步的转化价值大大降低,最终老用户的质量也飞速下降。
我所经历和接触过的许多公司都存在这种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用户生命周期设计和运营之中,还存在于整个产品设计和运营的各个阶段。只要陷入“为了转化而转化”的思路,就很容易做出疯狂补贴和唯KPI(关键绩效指标)论的决策。
所以始终铭记,“用户生命周期是为了更好地认知用户和创造价值”比“用户生命周期是为了更好地做用户转化”更重要。
我和老张的讨论
老 张:识别用户群体的特征,看起来比较理想。大部分产品很难有能力搜集这么多用户特征。像上次聊的,我就是要做一个天气预报的工具,用户怎么会愿意提供性别、收入之类的信息呢?
刘 飞: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都会遇到这种边界的限制。电商产品、支付产品和资讯产品的确能建立极佳的数据平台,毕竟从消费什么商品和什么内容推断个人属性特别容易,其他的很多产品就相对困难得多。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还是要看最终目的:我们为什么要做特征分析和群体分析?像你说的天气工具,假如只是看看天气这一个极普遍的需求点,区分群体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
如果说要做天气工具的优化,可以基于设定的优化方向来做定向研究。比如,发现一线城市的用户人群比较关注雾霾指数,那么可以做雾霾相关信息的优化;发现有的小姑娘希望有个性化的定制皮肤,也可以做皮肤商店,探索商业模式。不过这些都像之前讲用户画像一样,并不需要太复杂、太精确的特征分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老 张:所以其实用户画像和用户特征分析,都是有适用范围的。
刘 飞:那当然了。我一直强调的理念就是,所有这些产品上的方法论,肯定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一味地拿通用的方法论不做区分地用到自己的产品里,一定是吃力不讨好的。
老 张:那再说说用户生命周期,貌似从运营嘴里听到的比从产品经理嘴里听到的要多。
刘 飞:是的。过去,一旦提到用户生命周期,就会讲用户生命周期运营,因为当时大家的认知还比较简单,获取用户、沉淀用户、让用户付费等,用的几乎都是运营手段,不管是做奖励活动,还是做营销宣传。
而互联网产品已经逐步进入深水区,做产品也不只是当年做做表面用户体验那样,已经更多地涉入业务。就像我提到的,通过创造价值,让用户认可并转化,远比用许多粗暴的运营手段让用户转化有价值。
老 张: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比如你在滴滴是做司机方向的,新司机向老司机转化,除了用奖励补贴让他们更多地接单,还有哪些手段呢?
刘 飞:滴滴的用户拆分没那么简单,我们就拿一个颗粒度更小的转化说吧,怎么让一个刚注册的司机迈出第一步,愿意接第一单,成为“首单司机”。
运营的手段可能是,对于首单有奖励,比如在注册后的半个月内,完成第一单就奖励20元钱。这是一种吸引,不过会消耗成本。产品的手段是什么呢?我们要先分析在这一步转化过程中,用户的心理和场景。
我们通过调研、访谈和一些间接信息了解到,许多刚注册的司机,有三个常见的没有接第一单的场景。第一个,他们不太会操作,担心接到订单不会处理。第二个,心理门槛特别高,从来没有做过服务行业,想到要接送一个陌生人,就会比较焦虑;第三个,感觉订单的收入并不高,觉得不太划算。
对于前两种新司机,当然做好功能说明和接单指引会有一定效果,但毕竟接单流程不是单纯线上体验,涉及许多线下场景,我们没有办法只在线上让司机体验到真实的流程。那么有没有低成本的方法,让司机快速学习和体验一次接单呢?其实是有降低门槛的方法的,比如我们可以给新司机相对容易的订单,订单距离很短,不会去偏僻的地方,甚至让司机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区域。在真实接单过程中,再给新人足够的引导,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
对于第三种司机,还要进行更精细的拆分。可能对于部分司机,我们能提供的订单收入远低于他们的预期,那这些用户就很难成为目标用户。哪怕现在用高额奖励的方法把他们吸引来,未来也迟早会流失。而的确有一部分司机的预期并不高,但他们对订单收入情况一知半解,我们需要让他们有更直观的感知,比如详细说明订单计费方法,或者讲一些具体实例,比如怎样接单就能够赚到多少钱等。另外,可能这些司机对接单的熟悉程度不太高,那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接单攻略或者接单计划这样的指引,让司机快速学会接单,能够让收入符合自己的预期,等等。
小作业 (试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2018年8月8日,阿里在广州的年度盛典上公布了88 VIP会员计划,打通了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超市、天猫国际,以及优酷、饿了么、虾米、淘票票在内的多个会员体系。也就是说,阿里将这些生活业务集体打包,消费者一次购买,即可成为以上所有服务的会员。
——36氪
试着论述打通会员体系在认知用户群体方面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