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彪
几年前,我在小米公司任产品经理。那时候,我下班很晚,经常工作到凌晨才回家。睡一觉,起来洗漱一下,我接着去公司,不觉得累,恨不得周末也长在公司。现在想起来,我总是沉浸于各种产品方案:坐地铁的时候,我会想这个出站口设计得不合理,它可以设计成那个样子;几个同事经常帮忙带盒饭,久而久之,我就想设计一套类似比特币的虚拟积分系统,保持公平,并激励大家。我在产品岗位的工作习惯,不知不觉内化成了一种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近几年,互联网的变化特别大,从线上的社交、内容到线下的打车、外卖,再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消费互联网之后的产业互联网,一波又一波,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这期间,产品的形式在变,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也不断更新。然而,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产品在整个业务中的角色并没有发生变化。
以前,产品经理做一个网站,会研究用户的需求,分析他们想要什么,想看什么,什么样的产品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这个网站既是用户的体验场所,也是整家公司赢利的场所。今天,这一点也没变。不论是滴滴出行,还是外卖平台,即使有海量的用户和几百万服务者,各方诉求交织在一起,它们依然既是用户的体验场所,也是整家公司赢利的场所。
所以,产品扮演的这两个角色,要求产品设计者从公司和用户的整体诉求的角度思考问题。
什么是从公司和用户的整体诉求的角度思考问题呢?说白了,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
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呢?就是得懂你的用户,洞察用户的核心需求,把好钢用在刀刃上。(www.xing528.com)
什么是MVP(最小可行产品)?就是说,如果你真的判断不了,没关系。面对未知,你不要闭上眼睛赌,可以扔个石子探探路。如果这个石子太小,你听不见声响,如果太大,是种浪费,石子不大不小,则刚刚好,这就是最小可行产品。
为什么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呢?因为错的次数多,对的次数少,步子太大怕掉进坑里。只能一个一个MVP试试看,对了就留下来,错了就删掉,算是“摸着石头过河”。
为什么说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就是说,你要挖别人的墙脚,不是比“她”的现任表现更好就完事了,而要让体验的差别足够大,大到“她”愿意为了你,舍弃跟“他”的过往(用户数据),跟好朋友重新解释(邀请好友一起迁移),下决心开始跟你磨合(适应新平台)。你不仅要考虑自己花了多少成本,创造了多少价值,也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她”的成本和收益分别是什么。
诸如此类,便是纷繁复杂的各类产品背后一些共通的东西,一种产品人的思维方式。
有一段时间,很多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都喜欢自称为公司的首席产品经理。这是因为很多互联网公司是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之间的竞争便是产品之间的竞争,公司的成功需要依靠产品经理的思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更是让很多产品经理的名字变得尽人皆知。我们今天提到的很多产品思维,都是这些前辈在一线的贴身肉搏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上面提到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来自小米早期MIUI每周更新的做法;产品价值公式是传奇产品经理俞军的思考结晶。
时代在变,互联网的领域在变,用户的需求在变,但是产品人上下求索,打造优秀产品的精神没变,分享产品思维的热情没变。这本书的作者刘飞,从锤子的产品经理,到美甲师的运营,外卖员的运营,滴滴司机的运营,经历过很多产品的起伏,现在又加入了俞军的团队,不同视角的切换和时间的沉淀,让他对产品的理解更立体。在这本书中,刘飞对于产品前辈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既有理论的解释,也有案例分析,“我和老张的讨论”“小作业”这种有趣的形式,能够让人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理解这些经典的产品思维。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和沉淀。我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的产品人总结出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祝愿大家都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新产品思维布道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