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孔子在两千多年前便说:“民无信不立”,可见信任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自从人类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面对面的直接货币交易活动趋于减少,大多数交易活动通过网上银行、虚拟货币等手段进行,人们之间的信任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度量[24]。因此,信任关系的度量一直是电子商务领域研究的热点。
对于信任的定义,不同学科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1.心理学者Mayer R等人(1999)[25]认为,信任是被信任者从自身安全意识出发,将自己脆弱的心理暴露给信任者的心理期望状态。
2.社会学者Ikenberry G J(1995)[26]认为,信任是社会网络中成员、团体对其他成员遵守社会约定、能够诚实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期望。
3.管理学者Schoorman F D等人(1995)[27]认为,信任是对个人或团体有能力、诚意完成可预见行为结果的期望。
4.经济学者Berg J等人(2000)[28]认为,信任是对经济行为中的个人或组织,在行为过程中能作出有利于经济结果的行为的信念。(www.xing528.com)
5.营销学者Garbarino E等人(1999)[29]认为,信任是消费者根据营销人员的营销行为和历史消费经历,对营销人员所营销的产品能否达到其期望值的判断。
6.电子商务研究学者Mcknight D H等人(2002)[30]认为,信任是信任方根据以往的交易体验或他人的评价,对被信任方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按照双方约定的交易内容、规范,成功完成交易行为的信念。该定义体现了信任的主观概率特性,体现了信任与交易双方的交易体验、交易上下文相关,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属性特征。
综合上述各学科学者对信任的定义,结合对电子商务信任相关文献的研究理解,在本书中,笔者对信任给出如下定义:
信任是指信任主体(Trustor,也称施信方、信任者、源信任方)在特定的上下文环境中,根据自身以往的交互体验或其他人员的推荐,对信任客体(Trustee,也称受信方、被信任者、目标信任方)在时间约束条件下,完成某项任务或行为(提供服务或资源)的主观预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