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是人类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形式,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企业的产生
在工业革命之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的生产是以家庭或者手工作坊为单位进行的,生产方式比较原始,生产的规模很小,生产的产品以自己使用和部分交换为主,没有系统的经营活动,所以这样生产的家庭和手工作坊严格地讲不是企业。人类的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交换活动增多,家庭手工作坊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工艺和技术不断提高,家庭手工作坊才慢慢过渡到初期企业形态。
世界上最早的企业于1771年出现在西方产业革命较早开始的英国。在企业产生的初期,资本家雇用较多的工人,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有规模地从事商品的生产和商品的交换活动。在西方,这一时期企业主要以纺织、煤炭、钢铁、水泥等生产为主。由于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能够较好地利用生产要素,采用相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能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能生产出大量的商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发展到企业,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广泛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为企业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工业企业的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后备军”。
第三,私有财产制度使资本不断集聚和集中,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本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银行也产生了,增加了企业筹措资金的渠道。
正是社会生产在劳动力供给、资金供给、生产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才促进了家庭生产和手工作坊向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过渡,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才真正出现。企业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企业的发展
企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经济组织,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出现以后,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伴随西方产业革命的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变化。回顾企业发展的历史,企业大致经历了手工业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和企业生产时期三个明显的阶段。
第一阶段:手工业生产时期。手工业生产时期大致从16世纪到18世纪初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方的英国、法国等一些国家的封建社会制度开始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其主要表现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快,在国内大规模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以英国的毛纺织业为例,16世纪以前,英国的毛纺织业主要是以小规模、分散的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方式原始,基本上没有分工协作。他们生产的产品基本由中间商收购,中间商控制着产品的价格,出售产品的获利甚微。16世纪后期,尤其是进入17世纪以后,英国的工业革命加快,高效率的纺织机械出现,由中间商建立的大规模的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原来的毛纺织业家庭手工业作坊纷纷瓦解,手工业者也沦为中间商工场的劳动雇工。英国毛纺织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羊毛原料,所以出现了大规模的圈地养羊运动,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了真正的无产者、自由民,继而沦为工场手工业的劳动雇工。工场手工业与家庭手工业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第一,工场生产主要采用分工协作的形式进行;
第二,工场手工业的规模相对较大;(www.xing528.com)
第三,产业结构迅速变化,新的产业大量出现;
第四,生产普遍采用机器。
第二阶段:工厂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大致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这段时间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并迅速过渡到开始建立资本主义工厂制度,至此,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了。例如,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政权基本确立,经过手工业生产时期对内剥夺农民的土地、对外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完成了工业革命所需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器纷纷出现,具有历史意义的动力机器也出现了,而且发展迅速。1771年,英国的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纺纱工厂,全部采用纺织机生产。此后,这种工厂企业在英国各地纷纷建立。到19世纪初期,棉纺织业的机器生产方式已在英国全面普及,工厂制度在英国普遍确立。德国也是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的国家,从18世纪开始发展手工业,采掘业、水泥业、纺织业等相继形成规模,到19世纪40年代,经过100多年的时间,德国的工厂制度也基本建立。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发展进入高潮时期,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化浪潮,大型工厂在欧洲各国普遍建立,采掘、煤炭、机器制造、造船、冶金、运输等行业逐渐建立并形成规模。至此,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在欧洲正式建立。
大规模采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工厂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企业的正式形成。在这些资本主义的工厂中,大机器被普遍采用,它代替了人的手工操作,生产效率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提高,工厂的利润也大幅度增加,为建立更大的资本主义工厂积累了雄厚的资本。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及普及,一批掌握了专业技术的产业工人队伍形成并迅速壮大,为后期工业化企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这一时期,亚当·斯密提倡的劳动分工的生产形式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劳动分工的发展和深化也是促进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阶段:企业生产时期。这一时期大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也从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工厂制度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向企业生产时期迅速过渡。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技术革命步伐加快,并形成高潮。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纷纷涌现,从未有过的产品被发明和大量制造出来,推向市场。这些产品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激发起人们从未有过的消费欲望,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和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和技术革命是企业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第二,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形成了垄断企业组织形式。19世纪末,垄断性企业组织在欧洲、美国大量出现。欧洲最早出现的垄断组织是卡特尔,德国的煤炭业、水泥业都出现了卡特尔这种垄断企业。
第三,科学管理制度建立,管理专业化形成。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引发了管理革命,使工厂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几乎在同时期,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管理理论相继出现。科学管理使企业的管理更有序、效率更高,企业发展进入科学管理阶段之后,管理从其他工作中分离出来,专门由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来做,管理开始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代替了过去由资本家凭经验和主观意志管理的阶段,管理权也与所有权相分离。
第四,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兼并成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规模效益的行业生产的集中度空前提高,如美国形成了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垄断汽车市场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企业开始向国外发展,跨国企业大量出现,企业经营的规模和经营的区域范围都空前地扩大了,企业内部的复杂性也提高了。
第五,企业社会责任的改变。企业不仅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还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
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制约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发展变化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观念、道德等方面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但是,推动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技术革命。自产生企业以来,人类社会至少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是近400年前的技术革命,以大机器为中心;第二次是100多年前以重工业技术为中心的革命;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系列技术革命;第四次是当前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如生命科学、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材料科学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每一次技术革命必然伴随一场规模空前的产业调整。一方面,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企业迅速崛起,开拓出一系列新的生产领域;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在技术、设备、工艺和管理上进行一系列的根本性改革,使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