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1显示,1990年第一产业年末从业人员为1651.71万人,2015年从业人员减少到1375.1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990年为848.37万人,2015年为2546.57,增加了1698.2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990年为618.02万人,2015年为2297.58,增加了1679.56万人。二三产业增加的就业人员大体相当。26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快速增加。因此,从从业人员的转移来看,1990-2015年的26年间,广东的产业演化过程中,突出表现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在不断地减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符合威廉·配第和C.克拉克劳动人口在三次产业间人员流动的规律。
显然,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并不完全是由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转移而来。其一,广东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的第一产业人口,造成第一产业人员减少。其内在原因是二、三产业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促使了第一产业人口的转移,完全符合产业从业人员转移的规律。其二,二、三产业从业人口的增加远远大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口的减少,两者相差一倍多,主要原因是广东二、三产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新增劳动人口(含外来劳动力)和从第一产业转移来的劳动力,进而导致广东从业人员远大于其自然增长的从业人员。其三,对可能从业人口的发掘和挖潜,随着广东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相对于第一产业而言,二、三产业的生产效率大大高于第一产业,从而带动工资收入的上升,原来在城市或乡村就业意愿不强的“潜在”从业人口,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使许多原来“潜在”的劳动人口参与第二、三产业劳动,使劳动人口进一步增长,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高工资,广东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人口,成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成倍快速增长的主力军。这也充分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广东经济发展时期是确实发生着作用的。产业人口的转移是由于产业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劳动效率在劳动人口个人身上的表现就是工资水平和劳动收入的提高,促进了产业人口的转移、挖潜和外来劳动人口的流动。
在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占比中,即各产业占全体从业人员的比重(图7-1)。从总体趋势来看,1990—2015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曲线的斜率比第二产业的斜率要大,图上表现为直线①要比直线②下降的快,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的速度要显著高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的速度,而第三产业增加的从业人员速度与第二产业转移的从业人员速度基本相当,也就说,第三产业增加的从业人员增长速度就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的速度。由于第一产减少的从业人员的速度要大于第二产业减少的速度,则表现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在不断增加,表明广东产业中的第二产业还在加速发展中。
图7-1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变化(www.xing528.com)
图7-1还表明,1999—2000年,2002—2005年从业人员占比的曲线加速向下,即这两时期,广东的从业人员在二三产业出现了加速转移,同一时间的第一产业转移曲线上行,也表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转移减少,这些时点正是电子商务再次爆发时期,与2000左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有着较强的关联。而2002—2003年和2005—2006年从业人员占比又快速上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回复到一个正常的下降斜率中。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广东从业人员占比方面有一定的冲击,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了广东从业人员在产业间的转移,但这种冲击的存在,在随后的发展又回复到正常的水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下降的斜率相等)。
从1990—2015年的广东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变化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相对比在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不断上升,再一次验证了配第-克拉克法则,同时也表明广东产业在不断的升级优化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