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雕版印刷标志着汉字印刷的初始,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则让呆板的雕版印刷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尽管它一直未取代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那个时代印刷品的字体颜色也还停留在单色或双色的水平。明代胡正言发明的多色套印技术,在颜色上将雕版印刷推向了顶峰。但当我欣赏胡正言编印的代表作《十竹斋笺谱》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不同版本的作品,颜色会有差别。
不管历史如何浓墨重彩地描写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这两项技术都没有解决汉字印刷的成本和效率问题。罗雯在《古代中国活字印刷难堪大用》一文中提到,一部《大藏经》,用了12年、13万块雕版印刷完成;清代一家书店老板林春棋采用活字印刷,21年间刻了40多万个铜活字,花费白银20多万两。
为什么看书一直是有钱人的专属?看看如此高昂的印刷成本,便知原委。1839年西方铅活字被英国传教士引入中国后,一直垄断着汉字印刷市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印刷品占信息传播载体的70%。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采用铅字印刷的年消耗是:铅合金20万吨、铜模200万副、耗资60亿元人民币。用今天的话讲,印刷出版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行业。低效的汉字印刷,造成了巨大的知识鸿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着社会前进。
1974年,一个代号748工程的项目在北京启动。这项由当时的四机部(后更名为电子工业部)、二机部(后更名为机械工业部)、中国科学院、新华社和国家出版局5家单位联合向国家计委建议的科技攻关项目,又称“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包括汉字情报检索、汉字精密照排、汉字通信三个子项目。(www.xing528.com)
在家养病的时任北京大学助教王选,听说748工程后,对精密照排产生了强烈的研究兴趣。1975年,王选采用“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式,发明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解决了汉字在计算机中存储和输出的技术难关。仅这一项技术就领先西方10年。
解决汉字的输入输出问题,是激光照排的第一道难关。当时的日本采用第二代照排机,体积庞大;欧美则采用阴极射线管式的第三代照排机,英国正在研制速度快、可直接制版的第四代激光照排。
正当国际巨头们你争我赶时,中国的王选也在精心准备,他要让中国印刷从铅印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系统。1981年,中国第一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通过国家鉴定,认可王选的汉字信息压缩技术世界领先,输出精度和排版软件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