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初,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冬季达沃斯论坛后询问有关部门,我国自己制造的笔能不能实现与国外产品一样的书写流畅度。
总理“问笔”掀起了关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大讨论。事实上,总理发声前,中国“制笔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已于2011年启动,报道称投入1.8亿元,但仍缺少突破。
在这个背景下,2015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对话》访谈节目中,“亚洲笔王”、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谈到总理“问笔”时说:“中国不是造不出好笔,而是没有造出好笔的机械设备。”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当场与邱智铭打赌,声称一年之内做出制笔设备。一年后,骄傲的制造女王认输,并道出实情:没造出制笔设备是因为没有合格的材料。
所以,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太原调研时,指出我们这个钢铁大国的短板:“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作为一年制造400多亿支笔的世界上最大的制笔大国,中国高端笔的笔头制造设备、材料,包括笔芯、墨水都需要从瑞士、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进口。
当材料、工艺,配不上豪情万丈,又让人怎样“爱上中国造”,仅靠几个人的使命感,是不行的。(www.xing528.com)
然而,让董明珠承认失败的制笔设备,最终在一家小公司诞生了。靠着创始人徐庆永和一群每天在车间里捣鼓设备的钳工们,这家小公司做出了真正投入生产运行的制笔设备“24工位机”。
钳工徐庆永研发制笔设备的起因,是在展会上被外国人的一句话刺激:“中国人想仿造我们的设备已经30多年了,就是再给你们20年,你们中国人也造不出这台制笔设备。”
为了回应这句话,制笔工匠徐庆永倾尽所有积蓄,实现了中国大企业想做却没有做到的创新研发——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24工位机,产品质量和成本足以打破瑞士制笔设备品牌米克朗长期垄断中国市场的格局。
不过前提是,中国人研发的机器,要被中国制笔企业看到并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