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那年,每天背着一岁的妹妹,在邻居家的裁缝店站好几个小时。”吕阿姨去看店里的裁缝喜娟姑姑,人长得漂亮,衣着漂亮,做出来的衣服也漂亮。喜娟姑姑不知道小女孩的心思,母亲倒是能猜个大概,问她是不是想当裁缝。
她点头,向母亲提出,学手艺之前,先送她读书识字。
5年后,13岁的吕玉珍与当时身边的大多数孩子们一样,在完成初级教育后,正式开始学手艺。父亲带她到上海走了一遭。“上海裁缝穿得比喜娟姑姑还美。”吕玉珍想当裁缝的愿望愈加强烈。
母亲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她留在东阳,晚上帮忙照顾弟弟妹妹们,白天则去当地最有名的裁缝那里当学徒。
13岁的吕玉珍所拜师傅非一般人,乃浙江东阳望族卢氏后人卢宏春。卢氏宅邸,有“民间故宫”之称,学木雕者都会到东阳卢宅取经。世代出举人的卢氏大家族,后人并非皆求学做官。1905年科举制度取消,四年后的1909年,卢宏春出生,没有机会走科举功名之路的他成了一名裁缝。
“师傅也是我的二姨父。姨父家10个孩子,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帮着干杂活。”吕玉珍白天在师傅家,每天的菜、衣服都要挑满满几担去河边洗。可她用心,师傅对其他徒弟讲的话,她都记心里;师傅每个动作,她都看在眼里,“连摊布料的姿势,都原样学下来”。(www.xing528.com)
师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吕玉珍的教材。
解放后,原先一直裁制高级衣物的师傅开始做简装。但是,做衣规矩丢不了,依旧用昔日精心打磨长袍、马褂、旗袍的功力,慢条斯理地裁剪着,连的确良的衣服,都要认真熨烫,不省半道工序。
师傅做衣速度极慢,有些衣服甚至要做半年时间。先量尺寸,顾客拿着精确到几尺几寸的数据,到布店扯布,把带着封蜡的布送来,没有封蜡的布匹,他不收。当着顾客面,拆开封蜡,检查一下布匹。做衣所剩的零布条,也都还给顾客,绝不浪费一寸布料。
卢师傅日常起居,还保留着大家族的家风和雷打不动的规矩。晨起后,徒弟热炉子,他会客。中午小憩,醒来滴眼药,然后开始一天中最繁重的工作:熨衣、裁剪、缝制。制衣的房间,除了他和徒弟,任何人不得入内。制衣的案板上,工具永远都是整整齐齐,没有一丝杂乱。全家三间房,制衣和存衣占了两间半,高高的屋梁上,挂满用粗线拼起的一版、缝制好的二版和系着用毛笔写有客户名字的布条的成品。
1966年的一天,师傅把她叫到跟前,指着一块布问,能做多大衣服,余多少布料。她在脑子里飞快计算,很快说出答案。师傅道:“你可以回家了。”
就这样,19岁的吕玉珍出徒了。出徒考试即实操,看似简单,却要用7年来修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