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徽州一绝的竹编,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从生产工具,到生活器物,随处都是竹编的身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休宁赞誉徽州竹篮为“民间奇篮”,并作为贡品选送进京。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万历年间的“描金五彩漆果盒”和清代“金漆堆花圆果盒”,均用竹制骨架,外用细篾编织成花纹胫,涂彩漆、描金花而成。黄山市博物馆还收藏有多只清代的竹编贡篮。
民国后,徽州竹编逐渐没落。直到建国后,屯溪城乡的69个老艺人重返屯溪,于1951年10月组成竹工生产合作社(后改称为屯溪竹编工艺厂)。当时做竹编的手艺人被称为篾匠,收入较高。生于1945年的俞日华赶上了竹编复兴,14岁开始跟着手艺人方生全学习,进入屯溪竹编工艺厂。
学艺的俞日华,双手被竹篾扎得都是血。母亲心疼,让他不要学了。停了一段时间,俞日华发现放不下这门手艺,继续拿起竹编。时间一久,掌握了技巧,手就很少被扎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厚厚的茧子。
屯溪竹编工艺厂成立后不久,便实现出口花篮1000余只、百色篮4万只。1960年,竹编工艺厂编制大型彩绘竹编屏风6幅,送北京人民大会堂装饰安徽厅。20世纪60年代初,竹编工艺厂的作品在全国竹编工艺品展览交流会上博得盛誉。那是屯溪竹编工艺厂的鼎盛时期,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都是全国一流。徽州竹编成为徽州一绝。
38岁时,俞日华练就了削竹为丝的高超手艺,凭借过硬的技术,被选入屯溪工艺美术研究所。这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为发展传统手工艺在屯溪办的研究所。徽州竹编之后的辉煌是在1983年,动物造型竹编参加全国行业评比,位列第三。(www.xing528.com)
1990年,屯溪工艺美术研究所解散后,为了生活,俞老伯将竹编挂在自行车上,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沿街叫卖。2000年,屯溪老街旅游开发初具规模,他在老街摆摊,售卖竹编日用品。期间曾有客人花1400元购买他的拿手竹篮。
俞老伯意识到,他要往具有收藏价值的手工艺品上发展,在师傅方生全的竹篮基础上增加漆胎工艺,使之牢固耐用并具有收藏价值。2005年,方生全去世,传承他手艺的,就只剩下俞老伯一人了。
2011年,作为徽州工艺美术大师,俞日华将自己精心编制的一款“贡篮”和两只竹编“贡盘”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这两只“贡盘”编织工艺相对复杂,字体和图案居中,四角对称,多一根篾或少一根篾就对应不起来。俞老伯说,要达到这种水平,没有十年功力做不出来,而且每天都要练手。手艺一旦停下来,手就会“生”,手“生”再想编出作品就难了。
俞老伯有个心愿,就是有朝一日作品能被故宫收藏,让更多人看到徽州一绝。其实,不上网的俞老伯不知道,如今点开网页搜索“徽州竹编”,有多半的竹编作品出自他手。这些照片是徽州摄影家张建平为老人家免费拍摄的。
今年,俞老伯拒绝了很多单子,安心准备作品,计划参加明年的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也许,在他心里有个梦想,就是让师傅当年的辉煌重现世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