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兴林:革新传统造林方式,提高成活率

科技兴林:革新传统造林方式,提高成活率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转变以往传统落后的造林方式,林业局从科技兴林抓起,推广挤浆栽植、ABT生根粉浸根、营养袋育苗、地膜覆盖栽培等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多年来,国家、省、地林业部门组织对织金县进行造林实绩核查,面积核实率均为100%,造林合格率均在98%以上。试验区加大林业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兴林,截至2013年,全市已取得林业科技成果39项,推广科技成果项目40个,先后建立科技示范点20个。

科技兴林:革新传统造林方式,提高成活率

试验区生态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实用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规范化水平,加快了进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和效益。

在威宁、赫章、纳雍、大方等县农村,大部分山区海拔在2000米上下,退耕还林受季节制约,工作效率低,成活率不高,增大造林成本。林业科技人员采用营养袋育苗、工厂育苗、大棚育苗等技术,打破了造林季节限制,变为一年四季都可植树造林,避免了远距离运输苗木增大成本,避免长途运输使苗木失水而降低成活率,实现就地育苗,适时移栽,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云贵高原上的乌蒙山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各地在林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不同海拔高度、水热条件和土壤种类,立地条件,摸索出适地适树和营造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林草、林菜、林药相结合等植树造林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病虫害防治、预防山林火灾,充分利用光照、水分、地力以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等实际问题。

织金县1998年启动林业重点工程,促使林业建设不断登上新台阶,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三个同步增长”。为了转变以往传统落后的造林方式,林业局从科技兴林抓起,推广挤浆栽植、ABT生根粉浸根、营养袋育苗、地膜覆盖栽培等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全县普遍实行民兵预备役和联户专业队造林,并进行严格培训,使之熟练掌握各项栽植技术。对重点造林工程,实行群众义务整地、专业队统一栽植,从而确保了造林质量,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义务植树基地成活率保持95%以上。为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县林业局打造绿化精品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此,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质量标准,实行层层筛选把关,确保各项工程上质量、上水平。多年来,国家、省、地林业部门组织对织金县进行造林实绩核查,面积核实率均为100%,造林合格率均在98%以上。

1987年以前,金沙县林业主要靠自然生长,从1950—1988年的38年间,各级政府投入林业建设的经费不足70万元,民间基本上没有投入。从试验区建立至2010年的22年时间,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投入7亿元,增长1000倍,而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社会投入1.6亿元。在政府投入主导下,林业生态建设形成了造林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公司等多元投入机制。(www.xing528.com)

金沙县国家投资、地方自筹与市场融资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生态建设投入机制逐步完善,生态建设由国家投资为主转化为企业和民间资本为主,调整了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生态建设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实行积极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财税和信贷政策,推行经营性生态项目企业特许经营权抵押、投资财政补助等办法。参照城建、交通等融资体制,探索成立金沙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公司,实行独立法人、市场运作,统一经营运作森林资源、资产,开展林业建设融资业务,逐步改变长期以来林业建设以国家投入为主、“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传统模式。

2000年以来,金沙县不断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和林业科技成果运用,全县共引进新品种、新树种147个,并与中国林科院就石漠化治理研究方面结成对子,建立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科研基地,与贵州大学果树研究中心达成了核桃丰产技术和品质鉴定科研课题。全县新建了一批森林防火兵营、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森林防火瞭望塔、林区公路、森林防火线等基础设施,建立了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及冷水河湿地保护系统。金沙县林业局荣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全国核桃产业发展示范县”,荣获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全省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试验区加大林业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兴林,截至2013年,全市已取得林业科技成果39项,推广科技成果项目40个,先后建立科技示范点20个。森林火灾毁林率从1988年以前的3‰以上,连续26年控制在0.7‰以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林业行政案件查处率分别由 1988年的 30.6%、86%提高到2013年的90%以上和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