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农业政策: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中国的农业政策: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农业政策的核心是建造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以城市农村经济合作、社会发展为基础,推进城镇化进程及农村发展,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医疗、环境卫生和经济福利水平。与中国生态扶贫相关的农业政策包括以下几点:坚持粮食基本自给。

中国的农业政策: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中国农业政策的核心是建造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农村群体)以城市农村经济合作、社会发展为基础,推进城镇化进程及农村发展,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医疗、环境卫生和经济福利水平。

与中国生态扶贫相关的农业政策包括以下几点:

(1)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效益;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利益协调机制。抓好其他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大型灌区,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节约型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干旱地区发展节水农业,推动农业服务组织和机械创新;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多样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的等级;加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转变,提高农产品等级和包装质量。

(3)优化农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高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气候条件适宜区域建设经济作物产业带和名特优新稀热带作物产业带;发展农区、农牧交错区畜牧业,在南方草山草坡和西南岩溶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恢复和培育传统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www.xing528.com)

(4)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扩大养殖、园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城集中;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壮大县域经济;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严格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

(5)改善农村面貌。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健全农村公路管护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可再生能源,完善农村电网;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农村邮政和电信,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补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6)培养新型农民。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广播电视电影覆盖面。

(7)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鼓励、支持金融组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