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服务都会构成一定威胁。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一项重要研究发现显示:外来入侵物种的引进已经被确认为是直接影响并改变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全球直接驱动力。同时,外来入侵物种也被认为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栖息地遭到直接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联系紧密。例如,生物多样性的产品包含了许多生态系统服务(如食物、基因资源等供给服务),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影响生态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如发病以及授粉等调节服务、破坏当地自然景观以及内陆水域景观等文化服务)。因此,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会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传导性的效果。《中国西部生态整合评估》(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报告)总结得出:合理管理外来入侵物种是中国西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
外来入侵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管是直接与本地物种进行资源争夺,还是间接改变生态系统的进程,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外来入侵物种能够通过食物链或者食物网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例如,当某种外来入侵昆虫威胁到了本地某种昆虫,它们同样也会直接影响到食虫鸟类和依赖昆虫来完成授粉或传播种子的植物。目前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进程的影响包括改变土壤侵蚀速率以及其他地貌运动进程(如影响沙丘、河流、河口等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化学周期、水文周期、营养周期等。事实上,所有生态系统功都会受到外来入侵物种各种不同途径的影响。以桉树为例,桉树是一种被引进到中国海南岛的植物,由于其对土壤中水分的摄取率很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对当地水土保持保持工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再如紫茎泽兰,由于其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力极强,使得土壤中的肥力很快耗尽,同时紫茎泽兰还会向土壤中释放异株克生物质来阻止附近其他植物种子发芽。
以水葫芦为例。水葫芦,原产南美洲,曾作为牲畜饲料被引入中国,现在已经扩散到中国17个省市的内陆水域生态系统。
水葫芦生长十分迅速,能够繁殖出大量的生命体并覆盖大面积公共水域,通过取代本地水生植物,妨碍水上交通,直接改变了水生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使得鱼类繁殖困难加大,甚至不能繁殖。
水葫芦直接影响水的化学成分,且对鱼类多样性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水葫芦能够吸收大量的诸如氮、磷等营养物质,又由于老化的水葫芦会分解大量的有机物质,导致在成片的水葫芦蔓延下,形成了缺氧和厌氧环境。厌氧环境是导致鱼类死亡的直接原因,很多需氧鱼类因此死亡,鱼类种群于是开始发生改变。水底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然而成片的水葫芦会将阳光遮挡,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因其食物不够便会死亡,同时水底植物也是很多鱼类的产卵地,这样一来,在此产卵的鱼类数量也会不断减少。(www.xing528.com)
1994年,云南省超过10平方千米的滇池完全被浓密的水葫芦所覆盖,原始水生植物和鱼类分别由20世纪60年代的16种和18种减少到20世纪80年代的3种和5种,海菜花等本土水生植物已经灭绝。
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是导致淡水生态系统中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云南省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有记载的淡水鱼类为432种,占全中国鱼群总种类的42.2%。然而,近年来由于过度养鱼、水库建设、水污染、植被破坏和填湖造地等活动日积月累的影响,432种鱼类其中有1/3正面临威胁或已经灭绝。近年来人们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的扩散与本地鱼种的灭绝及其数量递减有很大联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有30多种外来鱼类被引入到云南滇池,导致滇池的本土鱼种从1940年的25种下降到1978年的15种,到1982年,仅有8种鱼类幸存。据199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除了3种广泛分布的本土鱼类之外,仅剩2种地方鱼类仍然存活,且存活的数量非常少。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云南大理的洱海,洱海中有17种本土鱼类,这17个鱼种对湖周边的农家有着非常重要经济价值。然而,自从13种外来鱼种被有意或无意地引入到洱海之后,本土鱼种由于与外来鱼种在食物、栖息地方面都要竞争,且外来鱼种还会对其鱼卵进行掠食,5种本土鱼类已经濒临灭绝。
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以杂交或者造成基因多样性严重流失等方式来影响生态系统的基因。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记录在册的外来物种与本地生物的杂交包括鸭子、野猫、驴、鱼类、鸟类和草地等。截至目前,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调查仍然令人震惊。实验室研究显示:红鲍和孔雀鲍这两种从美国引入的鲍鱼,能够与本土的皱纹盘鲍进行杂交和繁殖。2015年,刘聚明等还发现B型白粉虱在提高自己的繁殖成功率的同时能够减少土著烟粉虱的繁殖成功率,从而取代土著子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还会直接威胁到可持续农林业生产。由于农林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入侵害虫和杂草,一旦外来入侵物种的数量在区域内爆发式增长,局面则很难控制,于是不得不大面积喷洒农药,然而这样做不仅对农作物以及林业植物造成直接损害,还会间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以原产北美洲的稻水象甲为例,稻水象甲在1988年首次在河北省唐山市被发现,现在已经蔓延到北京、天津在内的十个省市。1996年的田野调查数据显示:已经有33万公顷稻田大量滋生稻水象甲,且其滋生的地域范围在2001年又翻了一倍。稻水象甲的成虫以水稻叶为食,而幼虫则以水稻根为食,幼虫啃食稻根平均造成的农田损失10%~25%,在啃食严重的地区这一数据甚至高达50%~70%,或者直接导致稻田绝收。据估计,由于稻水象甲大量入侵农田,浙江、福建两省每年需要增加90吨高效农药成分使用量来应对这一问题。松线虫是一种原产北美洲的森林害虫,于1982年首次在江苏省南京市被发现,现在已经扩散到上海、台湾、香港在内的六个省市或地区。松线虫能够在6个月内杀死一棵松树,照此速度计算,从1982年到2000年,我国大约已经有150万棵松树被松线虫摧毁。2004年,罗真真和刘玉群称松线虫已经扩散到 87000公顷树林之中,累计破坏4000万棵松树,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亿人民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