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类型不断发生转变,以及国家扶贫方针政策不断发生变化,改革后的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1979—1985年的农村贫困状况
1.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政策
在1979—1985年的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农村经济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增长而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土地体制改革、市场体制改革和就业体制改革直接导致了贫困人口的急速下降。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及自然原因,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收入差异显著加大,这样的状况引起了我国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央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用以扶助贫困人群摆脱贫困,特别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及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
2.农村贫困人口的转变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并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制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对大规模减贫非常有益。在1979—1985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增加了1.5倍,从1979年的人均人民币16.7元增加到了1985年的人均人民币397.6元。将通货膨胀等因素考虑进去,这段时期内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率为87.23%,并在该时期内以每年11.02%的增长率不断增长。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贫困人口的数量在大幅度减少。人们可根据两种不同的贫困标准对贫困规模进行估算,当然这两种不同的标准所计算得出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基于世界银行所设定的贫困线,中国的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3.0%减少到了1985年的11.9%,贫困人口总数量减少了63%,即从2.6亿减少到了0.96亿,年平均下降0.2343亿。基于中国官方所设定的贫困线,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降低到了1985年的14.8%,贫困人口总数量减少了50%,即从2.5亿减少到了1.25亿,年平均下降9.43个百分点,即0.1786亿。这两种测量方法也有共同点,它们都表明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正在急剧下降。我国贫困人口总数在短时期内呈现出如此大幅度地减少更是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二)1986—1993年的农村贫困状况
1.针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政策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都实现了突飞猛进式的快速增长。然而,依然有一部分地区由于先天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相对落后而发展缓慢,使得贫困地区与沿海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日渐扩大。照此发展,中国的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同时也无法满足占中国人口很大比例的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需求。
我国中央政府在贫困地区继续实行优先政策。1986年,国家政府成立了一个特殊目的的扶贫组织,即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领导小组(1993年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此外,政府给贫困农村及地区提供了特殊的资金支持和优先的规划政策,且将其指导方针从以救济为主体的传统扶贫转变成以发展为主体的新型扶贫。
2.农村贫困人口的转变
通过8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有了进一步减少。以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为基准,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从1986年的1.31亿以每年6.69%即 0.5034亿/年的速度减少到了1993年的0.8066亿,但是其下降的比例与1978—1985年(9.43%)相比还是要低。此外,贫困发生率从1986年的15.5%下降到了1993年的8.8%,这与世界银行提出的“每日一美元”收入标准相协调。中国的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2.8亿减少到了1993年的2.66亿,同时贫困发生率由31.3%降低到了29.1%。
3.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
1988年,我国有2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37%的贫困人口分布在中部地区,剩下 38%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1993年,东部贫困人口的分布比例下降到了20%,中部贫困人口的分布比例下降到了29%,而在西部地区这一数据则增加到了51%,这说明在1988—1993年这5年之间,中国东部与中国中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有了急剧下降。
(三)1994—2000年的农村贫困状况
1.针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政策
随着农村改革体制的深入发展,将“以发展为主”作为扶贫方针,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同时中国的贫困特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如西南山区(土地资源匮乏)、西北黄土高原(水资源匮乏)、秦岭大巴山区(受山地影响,耕地不足、交通不便、土地及水资源稀缺)、青藏高原的寒冷地区(缺乏积温)等的地域特征都非常明显。导致这些地区发生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严酷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滞后的社会发展现状,并且在这些地区执行传统的扶贫策略似乎并没有产生明显效果,从而使得要实现在这些地区脱离贫困这一重任变得更加艰难。
为了加速扶贫项目取得实际成效,中国政府在1994年出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明确指出:要通过采取整合人才、原料、基金,动员社会各层人士等措施,到2000年实现满足所有人衣食需求的目标。
2.农村贫困人口的转变
1994—2000年,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进一步减少。以我国官方贫困线数据为基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93年的8000万减少到了2000年的3209万,7年之间减少了将近59.89%,年平均缩减率达到12.23%,远远超过了1986—1993年的贫困人口缩减率(6.69%)。自从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内贫困人口缩减速率再创新高。此外,贫困发生率也从1993年的8.8%降低到了2000年的3.4%。
使用世界银行提出的“每日收入一美元”的计算方法,中国的贫困人口从1994年的2.37亿减少到了2000年的1.11亿,贫困人口数量以年平均11.9%的减少速率在 7年之间减少了 53.3%。与之相对的贫困发生率也从 1994年的25.9%降低到了2000年的11.9%。尽管计算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且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所得出的测量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两种不同测量方法所计算得出的贫困人口减少率却非常接近。此外,中国贫困人口数量的显著减少也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
3.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
1994—2000年,随着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却呈现出逐渐上涨的趋势。在这期间,中国东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从20%降低到了9%,中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从29%增长到了30%,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却从51%上升到了61%。此外,通过对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在1997—2000年,我国国家定点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约占总贫困人口数量的52%。
(四)2001—2005年的农村贫困状况
1.针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政策
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逐步推进,中国贫困地区居民的衣食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为了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引导中国人民更快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每个居民在各方面都达到富裕),中国政府规划并实施了以发展为主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当然,政府实施这样的计划项目同时也是为了加快扶贫进程,并将中国扶贫带入一个新纪元。
在2000年底,中国农村地区仍然还有0.3亿贫困人口的基本衣食需求得不到满足,占农村总人口数量的 3%,同时我国农村地区的低收入人口仍然还有0.6亿,这0.9亿人口(无法满足基本衣食需求者+低收入者)便是国家全新出台的积极扶贫政策的重点对象。
(1)为了解决上述系列问题,中国政府决定调整农村扶贫计划的执行途径及策略。
(2)解决衣食问题,保障居民长久生计。
(3)不仅着力于提高居民收入,还要强调能力建设以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发展。
(4)为了将政策指向由乡村转移到村落,扶贫项目资金资助范围应当覆盖所有贫困村落并确保极度贫困的人群直接获益。
(5)将以发展为主导的扶贫项目与农村社会保障网络相结合。
(6)持续培养居民吃苦耐劳以及自力更生精神,鼓励贫困人群积极参与扶贫项目相关的决策、实行、管理以及评估。
2.农村贫困人口的转变
2000年,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是3200万,到2005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了2365万,总计有835万人在这五年之内摆脱了贫困,年均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率为8.35%。很明显,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下降的速度在不断减慢。《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行期间,我国年平均绝对贫困人口缩减率为12.23%,而在2000—2005年这5年之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缩减率还不到其一半,也比 1986—1993年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缩减率 6.69%还要低。2000年,我国的贫困发生率是3.4%,到2005年,这一比率下降到了2.5%。
我国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数量正在稳定减少。2004—2005年,一年之内我国低收入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1500万,这样的缩减量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在地区来讲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001—2005年,我国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数量与中国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6%、6.2%、6.0%、5.3%及4.3%。(www.xing528.com)
3.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
20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及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呈现出大幅度减少的趋势,但是我国西部以及一些山区依然有绝大多数居民属于贫困人口。即便有绝对数据表明中国的贫困人口分布规模依然保持不变,但我国贫困家庭呈现出来的分布趋势是从普通农村逐渐转移到了偏远山村,且分布在广袤且分散的领土上。
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规模具备两个显著特征:第一,贫困人口分布一般呈现出大范围分散而区域性集中的特点。到2000年底,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与我国贫困人口总数之间的比例分别为5.43%、34.00%和 60.57%。虽然我国贫困人口分布广泛,但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老革命根据地、边境地区及边远山区。第二,辅助贫困人口最终摆脱贫困,任务非常艰巨。我国贫困人群主要居住在偏远山区,这些地区的普遍特征是: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交通运输设备不齐全,社会经济发展非常滞后。
20世纪大约有一半数量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都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即使西部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明显要高于中、东部地区,然而却依旧保持着稳步下降的趋势。
(五)2006至今的贫困状况
1.针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政策
2006年起,国家大力实施扶贫攻坚计划,这是关系我国顺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启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创举,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的同时,全社会上下也在为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助力。尤其是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该规划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8个方面实化细化了相关路径和措施:
一是产业发展脱贫。主要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共提出了13项产业扶贫工程或具体措施。
二是转移就业脱贫。主要从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共提出了6项就业扶贫行动。
三是易地搬迁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四是教育扶贫。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是健康扶贫。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共提出了6大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六是生态保护扶贫。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两个方面,共提出了11项重大生态扶贫工程和4项生态保护补偿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脱贫。
七是兜底保障。主要从社会救助、基本养老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保障兜底措施,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
八是社会扶贫。主要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军队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和要求。
2.农村贫困人口的转变
2006年,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是2148万,到2019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了1597万,总计有551万人摆脱了贫困,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下降66.8%;贫困发生率0.6%,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保持攻坚态势,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3.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
依据2019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现有贫困人口中,因病、因灾、因学、因劳动力致贫的人数分别占 42%、20%、10%和 8%。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为深石山区、高寒区、生态脆弱区、灾害频发区和生态保护区,其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贫困代际传递明显。据统计分析,西藏、甘肃、新疆、贵州、云南等省区的贫困发生率较高。
(六)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
1.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有超过半数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广大山区,这些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灌溉总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与全国平均值的比例分别为73.5%、52.3%、72.6%和45.5%。
我国绝大多数的国家指定重点贫困县都处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耕地生产率极其低下的黄土高原地区或偏远的荒漠地区,并且大多数地区还经常暴发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2005年,在国家指定的贫困县列表中,达到25级以上的干旱以及丘陵土地面积分别占据耕地总面积的67%和15.9%。这一年在国家指定贫困县中大约有24.6%的村庄没有可灌溉土地,53.4%的农村饱受自然灾害影响,有 14.9%的农村家庭遭受灾害后的损失量甚至达到了总收成量的50%。同年,在这些贫困家庭中,多达41.1%的家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7.8%的家庭有残疾或者严重疾病的成员。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这里的居民必须依靠当地的天气状况吃饭,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当地居民摆脱贫困的步伐。而对于那些已经暂时脱离贫困的居民来说,也很容易由于自然灾害频发而再次陷入贫困。
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我国贫困地区以及低收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标准相比还有着很大差距。例如,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地区的安全自来水分别只达到国家平均标准的12.8%和11%。
3.投资效益低,生产力低下
在第12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受到低收入问题的限制,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性投资也相应很低。一方面,贫困及低收入农民家庭在生产支出上花费较少,只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上进行少量投入;另一方面,拥有资产的贫困家庭很少,大部分也只是一些质量不高的资产,且特别缺乏一些生产工具,如拖拉机、打稻机等。
4.人力资本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
总的来说,我国贫困人群以及低收入人群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人力资本也比较薄弱。2005年,贫困地区的成年人中文盲所占的比例达到了22.5%,这比国家平均水平高出了 12.6个百分点。而在贫困地区的未成年人中,文盲所占比例为5.2%,比国家平均水平高出了4个百分点。贫困地区的劳动者平均接受过6.5年的教育,比国家平均标准少了1.5年;贫困地区接受过特殊技能培训的劳动者数量与总人口数量之间的比例为12.7%,比国家平均标准少了7.5个百分点。低收入人群的受教育水平略高于贫困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但仍然要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国家指定的重点贫困县及一些地区的劳动力都很充足,但是由于政府缺乏相应的教育投资,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源很难被转化成有效的劳动力。在 2005年,接受过工作技能培训的劳动者数量与总人口数量之间的比例只有12.8%。劳动者的人力资本薄弱,这使得贫困人口想要摆脱贫困这一进程变得更加艰难。与此同时,国家指定的重点贫困县及地区的学龄儿童辍学率达到了10%。这意味着在这些地区有很大比例的未成年人以及成年人都是文盲,这将会导致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在未来还会保持持续不断的增长趋势。
贫困地区的儿童入学率比其他地区要低,并且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标准相差甚远。2005年,国家指定重点贫困县及地区 7~12岁儿童的入学率比国家平均水平要低2.7个百分点;13~15岁儿童的入学率比国家平均水平要低4.8个百分点。
与国内其他县区相比,我国贫困县的农村医疗服务要落后20年。在这些地区,每 10000个人当中,病床和医生的数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60%,与1980年国家水平相当。到2005年年底,26.5%的贫困县还没有建立医疗室,25.2%的贫困县甚至还没有医生或者医护人员。
5.社会保障体系欠发达
2016年,除了社会救助之外,养老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津贴才刚刚在指定贫困县得以实行,并开始在这些地区投入商业保险。当代社会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进步,然而尽管如此,我国国家指定贫困县仍然处于信息相对闭塞的状态之下。通过在一个时间段内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得出,在指定贫困县每10000个人当中只有66.1个人有条件使用因特网。
6.抵免限额
可想而知,贫困人群没有充足的资金成本,他们所享受的金融服务甚至也受到了限制,当面临困境的时候,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只能通过非正规的民间渠道或者通过他们的亲友援助来缓解资金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