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要适应新形势,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四大城市群配置全球要素和创新策源能力,使之成为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一)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推动重点区域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要聚焦引领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集聚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试验证、产业化等创新链条,加快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大力支持建设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推动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发挥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头雁效应,不断强化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中的枢纽作用。
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立健全创新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支持成渝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国家战略大后方比较优势,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大力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增强西部高质量发展动力。
(二)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抓手,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源头供给
“十四五”时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以强化原始创新功能为主攻方向,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推动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度融合,营造自由开放的创新环境,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成果和颠覆性产业技术,夯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基。
大力推进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等领域前沿方向,强力支撑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www.xing528.com)
强化支持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等重点方向为突破口,打造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成为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 高地。
稳步推进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重强化量子信息、核聚变能源等方向的国际领先地位,支撑重大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应用基础研究集聚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
(三)以各类创新型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十四五”时期,要引导各类创新园区依托所在地区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制度优势,提升各类园区创新能力,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成为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要发挥国家级新区创新功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采用市场化方式促进产业集聚,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特色鲜明、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链。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促进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完善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的创新服务和产业培育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发挥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