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一)把握全球产业链重塑的新机遇,需要通过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链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参与全球大分工与经济大循环,通过持续产业升级,提高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逐步成长为世界工厂。截至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占全球出口贸易份额13%以上,占全球进口贸易份额超过10%,我国已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或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把世界的机遇变成了中国的机遇,更把中国的机遇打造成了世界的机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业链相关主体的连接性,传统的链式结构进一步演变为全球范围内多主体协同的开放式合作网络,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提供了可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深化与重塑将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应变,依靠创新抓住全球产业重构的机遇,在产业链的生态中嵌入不可或缺的环节,推进产业链环节的一体化融合互动,实现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跃升。(www.xing528.com)
(二)巩固强大国内市场优势,需要以创新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
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间位置,依靠“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提升了创新密集型行业出口占比。据中国社科院专家有关研究测算显示,从2009—2018年我国四大类货物贸易行业的出口占比变动趋势来看,我国创新密集型行业出口占比最高,超过55%。从变化趋势看,2009—2014年我国创新密集型行业出口占比略有下降,2015年后该类行业占比呈逐年上升态势,截至2018年底已超过60%。总体上,我国出口贸易呈现“创新密集型行业主导”态势,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基本事实,揭示了我国产业链推动创新链跨越发展的动态过程。
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为降低成本,部分外向型加工企业转移到东南亚等成本较低的地区。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条完整,超大市场规模的特点,切实发挥内需优势,更好发挥创新作用,加大研发、设计等创新领域行业占比,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各个环节,推动实现内部自我循环,在填补外需下降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 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