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期开展调研,持续改进专业群建设内容
专业群各专业教学团队每年定期深入上汽大众、中联重科等智能制造知名企业开展1~2次的行业走访和调研活动,调研智能制造技术产业链的主要就业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学生就业情况等。根据调研结果,形成《区域智能制造技术产业链用人单位需求年度分析报告》,动态调整群内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修订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智能制造方面的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引入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
由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企业、中高职学校、本科学校共同组建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调研专业群职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制定职业能力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标准等六个方面的融通,优化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校企互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如图6-2所示)。
图6-2 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在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实施“订单培养”,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表6-10所示)。通过各种社团协会、技能竞赛等方式,完善开放多元的人才培养途径。
探索在线教学、混合教学、协作教学、空间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实施“微课+翻转课堂”的模式,课前利用微课构建学习任务单,课中通过“智慧教室”里的平板电脑等现代技术软硬件设备,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课后大数据分析学生掌握情况,从题库中智能生成学生的个性化作业题或考试题,并同步形成错题集,建立以“学习评价”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智慧教学。
表6-10 现代学徒制与订单培养规划表(www.xing528.com)
3.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智能制造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
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与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共同实施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优化实施“工学结合,分段培养”的“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如图6-3所示)。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的需要,专兼职教师协同完成每一阶段教学任务,使生产性实习实训比例达到实践教学总课时的60%。
图6-3 “2+3”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
4.构建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诊断改进机制
聚焦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内容、课程教学与实践、实训基地与管理等主要工作内容,依据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诊断,采取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实时评价教学过程等措施进行改进。
推进学生、教师、企业等多方协同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建设,通过收集数据、应用多维行动策略矩阵诊断培养质量的短板问题。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发展,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实现学校教学成效与企业认同的双向“增值”(如表6-11所示)。
表6-11 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诊断与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