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我国智能制造专业起步晚,各院校缺乏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在职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缺乏专业的理论系统知识,行业经验欠缺,无法满足实用性教学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教师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与行业接触、融入的机会少,无法掌握到行业最新资讯,无法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理念与知识。
2.工学结合流于形式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的高职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技能得不到锻炼。此外,在校内实训方面,由于经费、场地的限制,一些高职院校以引进低端廉价智能制造设备为主,或者设备采购数量无法满足大量学生的实训需求,导致培训科目简单,或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操作训练,训练程度达不到教学标准。
3.实训条件落后
我国高职的历史短暂,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从全国范围看,实训基地在规模、技术、功能、管理各方面都无法满足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目前的实训基地有学校自建、校企合作、政府投入等多种机制,但从总体上仍以校内基地为主。实训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实训设备落后,质量不高,规模不够。多数校内基地在硬件设施上不仅不能领先反而是滞后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不能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技术与工艺衔接,不能开展代表行业先进技术的训练项目。功能单一,不具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规模不够,训练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www.xing528.com)
②实训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训练项目孤立化,学生技能培养过程呈分割态势,学生无法在实训过程中获得综合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质。
③软硬件不相配套,具备实践经验的实训师资短缺,管理上不能与企业接轨。
④同区域内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无法很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基地建设存在资源低水平重置和投资浪费现象。
4.实训体系建设不完善
未能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设计,与之匹配的教程、指导书、相关资源不够完善。缺少合格的“双师型”师资对实训教学及操作过程进行精心指导。缺乏对学生实训的测评标准、工具、方法等,因此导致“有设备,用不好,有实训,无体系”的情况出现,使得学生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