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中的供给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一双对立统一体,在市场交换中如何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基本平衡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早在15世纪末重商主义就认识到货币的财富价值,并从各国发展的经济差异中意识到商品需求的巨大商机,便主张增加供应以适应需求。18世纪古典经济学产生,亚当·斯密认为可用自由市场方式去顺应市场经济,并形象地比喻为“看不见的手”在经济市场中发挥作用。后来萨伊在他的经济学基础之上提出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他认为价格可以帮助自由市场达到供给与需求平衡,并认为不会出现产品过剩。萨伊也提出要限制供给,认为不是所有供给都能找到对应的需求。而后的新古典经济学更进一步地阐述了价格对供给与需求的作用,认为供给和需求矛盾的不存在性。直到19世纪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两种古典经济学理论都无法为现实的经济损失及各种失业现象进行解释时,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新概念。凯恩斯认为经济恐慌的根源并非出在供给身上,而是由于需求的有效性出现不足,即出现了无效需求。所以,凯恩斯提出要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取代自由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相反,凯恩斯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并努力通过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来实现供需平衡。凯恩斯的供给理论也曾一度为西方经济的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凯恩斯不同,亚当·斯密在阐释供求矛盾时也使用过“有效需求”,他认为商品具有自然价格与实际价格两种,自然价格即商品的价值,而实际价格即商品出售中的价格,实际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那么它可以高于或低于自然价格。他所说的有效需求指商品已经被购买或者商品找到了愿意为它支付自然价格的买家即有效需求方。同时他也提出“绝对需求”概念,指那些虽然愿意购买商品但不具备购买力的消费者的需求。显而易见,亚当·斯密的有效需求是通过价格调节来得以实现的。相同地,有效供给的核心是与有效需求对应的,即卖方对商品出售的意愿。马克思根据生产劳动价值通过分析供给与需求的质与量阐述了供给与需求理论,他提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双重特性,供给与需求都具有商品的个量与总量之分。马克思曾经为商品有效供给形成提出了两点条件:“一是商品要具有使用价值,就是说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是适应社会需求的或者对消费者有利的;第二,商品的生产所消耗的劳动量一定要控制在社会必要劳动界限内。”国内对商品的有效供给的基本观点是:生产方所提供的劳务与生产要素不断提高且在市场价格的调节下,能够产生增加的产品出售率。同时,在产品流通过程中同样会出现无效供给。无效供给可以通过产品的量和质两方面来判断,第一种是因市场上销售量多而出现的过剩产品的供给;第二种是市场出现的产品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而遭到消费者拒绝购买。当然,健全的市场要求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和谐统一,但多数情况下市场上无效供给造成无效需求而给市场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压力时,这除了政府干预还需要对市场资源重新进行配置。
2.教育中的供给
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劳动者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社会各业以工资待遇的形式在人力资源市场猎取各类人才,这种人才市场流通方式正像商品在价格的作用下被供给与消费,这便是教育供给的初始假设。但在各类人才日益被社会所急需与高校每年供应大批不同专业层次、类别的毕业人才来看,教育供给与商品供给并不完全类似。所以在研究教育供给中可以解释两种内涵:一种是指教育机会供给,即学校为个人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另一种是某单位或学校在一定的时间内为社会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即教育产品。教育机会供给是学校在政府的方针指导下为个人提供的教育服务,所以教育机会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教育产品的供给更类似市场产品的供给,由人力资源市场支配,也受政府干预。教育产品供给过程通常是教育部门为社会输送不同专业、结构、类型的毕业人才,这里的教育产品是学校培养的不同规格的人才。我国教育供给理论虽然并不完善,但是教育供给理论延伸出了教育的有效供给。教育有效供给包括两个方面:产品在供给总量上与总需求的均衡,即总量均衡;各类产品的供给与各类别的市场需求相均衡,即供求结构均衡。按照供给理论,产品不仅需要具有使用价值,还需要产品规格适应市场的需求,否则将产生无效供给。所以,学校及各类生产教育产品的单位必须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与之适应的人才。目前人才就业困难,大批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对口,这大大降低了教育供给的效率,即出现教育无效供给,这些问题的凸显正是人才市场供给与需求失衡的表现,这对个人与社会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3.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理论的基本观点
(1)供大于求(www.xing528.com)
这种类型表现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劳动力的数量过剩,待业人口数量增多,劳动力市场处于饱和的状态。如果这种状态得不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必将引起劳动力价值的降低,从而影响社会的产出,制约经济发展水平。
(2)供不应求
这种类型表现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劳动力的数量满足不了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这其中又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随着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区域内的人口、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相对或绝对减少,导致供不应求;第二种是区域内的人口、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相对或绝对充足,但劳动力资源的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素质等结构性特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结构性失衡而出现的供不应求。无论哪一种情况的供不应求,都同样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需要从劳动力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进行调节。
(3)供求平衡
这种类型表现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劳动力供给正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中就包括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均衡。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社会产出也就能实现最大化。
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理论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对接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参考依据。高职院校通过专业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区域产业发展就是市场需求,有效的对接就是要实现供需均衡。要实现供需均衡,依据理论,高职院校就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劳动力的结构要对接产业发展结构,防止出现结构性失衡;二是劳动力数量要基本满足产业发展规模,避免供不应求;三是劳动力质量要达到产业用人标准,确保劳动力合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