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协同理论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中的重要性

协同理论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协同理论强调通过各子系统的有序合作获得协同效应,进而推动整体系统的发展。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中引入协同理论既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协同理论对于解决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协同外部发展环境,取得最佳的发展机会,又有利于推动内部结构有序化,获得最佳的协同效应。

协同理论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中的重要性

协同理论强调通过各子系统的有序合作获得协同效应,进而推动整体系统的发展。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多方要素的复杂系统,具有一定的协同特征,其发展会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协同理论对于解决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协调外部影响环境有利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取长补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机会;协同内部各子系统则有利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达到有序状态,获得协同效应。

1.协调外部影响因素,获得最佳发展机会

协同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系统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转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需要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协同,也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具有开放性的协同特征,处理好其与外部环境的协同关系对其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运用协同理论分析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问题,有利于我们更为客观地审视外部环境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影响,在承认外部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方式分析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所面临的形势,进而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条件,获得最佳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协同理论强调开放系统的动态协同,有利于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面前用发展的眼光,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战略,不断调整现有的结构,使其内涵和外延得到扩充。

2.推动内部结构有序化,获得最佳协同效应(www.xing528.com)

协同理论认为协同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是一个包含高职院校、企业、政府、行业等多个子系统的复杂开放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变化之中,系统内部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性。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存在政策措施缺乏针对性、企业参与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准备不充分、融合深度不够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是未能有效地协同各个参与主体,没有构建有效的协同机制,无法获得最佳的协同效应。因此基于协同理论系统分析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过程,找准推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序参量,有利于推动其内部子系统达到有序状态,获得最佳的融合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与协同理论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契合性,其协同特征主要表现在开放性、目标性、非平衡性、整体性四个方面。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中引入协同理论既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协同理论对于解决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协同外部发展环境,取得最佳的发展机会,又有利于推动内部结构有序化,获得最佳的协同效应。本研究认为,“协同”是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以达到整体的最优目标,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