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国拥有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以及以制造业产品出口为主要特征的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地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中国工业化分别取得了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成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工业化的故事不仅值得大书特书,而且应该从理论层面进行总结,深化我们对工业化规律的认识,并将其上升为发展经济学的中国智慧,形成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的中国方案。
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已经存在一定比重的工业经济,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是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的。1953年,全国83.1%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就业仅占8.0%。同年,反映工业化水平的指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份额仅为17.6%。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实际增长81.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到23.2%,提高了5.6个百分点。直到改革开放前夕,工业化水平保持不断提高,在1978年达到44.1%的最高点。
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前的20多年奠定下中国工业的基础,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里,工业化过程的推进特点则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矫正过重的工业经济结构,从提高经济活力的目的出发调整所有制结构,最终使中国工业在对应的产业价值链中获得了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拥有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以及以制造业产品出口为主要特征的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地位。(www.xing528.com)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中国工业化分别取得了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成就。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前,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方式推动的工业化,违背了比较优势原则,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也得到了值得汲取的教训。改革开放时期,工业化进程不仅迅速而且持续健康,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工业化的故事不仅值得大书特书,而且应该从理论层面进行总结,深化我们对工业化规律的认识,并将其上升为发展经济学的中国智慧,形成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的中国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