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战略机遇期,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利用战略机遇期,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协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表现为国家对农村、农业发展日益重视,陆续出台有利于“三农”的利好政策。文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这是连续12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

利用战略机遇期,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农村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最大空间,也是我国目前产业发展最为薄弱的地区。从三次产业的发展差距而言,促进我国产业协调发展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业。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协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表现为国家对农村、农业发展日益重视,陆续出台有利于“三农”的利好政策。

2015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文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这是连续12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民收入分配调整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等举措,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渐渐淡化,全球经济逐步回暖,我国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国内农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城乡消费需求与日俱增,这些都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挑战则表现为:一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受汇率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摩擦将会更加频繁;二是由于我国前阶段的粗放经营模式,资源环境生态环境都遭受了很多不可逆的破坏,所以农村工业必须将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三是由于资金、土地、能源科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日趋紧张,现代企业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的问题凸显,而农村的生活环境与地理位置又不占优势,对本已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和小城镇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积累消化期叠加的关键时期,既是我国发展非农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期、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攻坚克难期。因此,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按照“企业主导,市场引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企业加工或流通的商品必须以农产品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不仅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发展,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龙头企业则将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科技创新、融通资金、销售服务等功能整合在一起,既是农业产业化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二)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www.xing528.com)

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通过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在合作制基础上实行股份制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专业协会等方式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目的。

(三)积极发展特色园区经济

围绕地域特色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同类企业或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向园区集中,向最具比较优势的小城镇集聚,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努力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旅游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等现代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试点和推广。

(四)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和信息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走向现代化。加快发展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创新农商对接、农超对接新模式,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完善和延伸现有市场的储藏、加工、运输、信息、检疫、检测绿色农产品认证、名牌农副产品培育等功能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培育、发展一批为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为优质粮食和畜禽品种提供供应和良种繁育以及加工、物流等提供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企业。

(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特色文化产业

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资源和民俗风情资源,加大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和培育力度,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和观光休闲农业,努力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加广阔的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