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主要借助于城市产业倾斜政策和特殊体制来实施。我国在战略上一直采取的是“先工业、先城市的偏向”,因此在政策上所看重的是工业发展,在产业布局上,都是将工业放在主要的城市里,同时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国家将农村的剩余积累转移到了城市,在人口的流通和分布上都采取了相应的安排,但是人们在就业和福利制度上却受到了歧视性,导致了城乡间的劳动力仍然存在很大区别。
第一,由于农村和城市在产业的发展上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导致了发展脱节,使农村的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置比较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过大,形成了严重的对立关系。第二,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第一产业为主,进而使农村市场在扩张上比较缓慢,需求弹性较小,在城市内主要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要发展,具有很广阔的前景,在产品的需求上也有很大的弹性,城乡产业需求弹性的差异导致了城乡产业发展间极大的不平衡状态。
我国的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脱节,乡镇企业存在技术落后、规模不经济等各种现象。在2009年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继续回落,通过表4-1可以看出,在2009年,第三产业的GDP总量在全国占比为42.6%,在城市占比为30.8%,但在农村仅为11.8%,并且还呈现出继续下降的态势,因此,在这种趋势下,农村的消费需求会遇到严重束缚,也将会严重阻碍农村劳动力产业的转移发展。(www.xing528.com)
站在产业结构角度,我国农村服务业主要从事的是农业服务业,比如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等生产性的服务,对其他产品的市场缺乏,进而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更大要求,尤其是在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公共服务、中介服务、文体卫生等领域,与城市的差距拉得更大。
表4-1 三次产业的城乡结构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