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的区域分工指的是当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进行流动时,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不同区域间资源和要素的作用,因此要选择具有优势的经济活动。产生区域分工的主要因素分为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外生因素主要指自然禀赋差异,内生因素包括技术、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商品化程度、市场化程度等。
(一)古典分工与贸易理论
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专注于生产具有绝对优势成本的产品,进而与其他产品进行交换。商品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必须提高才能满足商品的需求,因此生产分工势在必行,规模经济优势凸显,进而促进贸易各国经济增长,增进国民福利。
绝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天赋差异、社会环境差异、经济环境、决策差异等方面,只有当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天然资源都较好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才优势,同时要注重交通系统、信息流通、市场系统以及管理体制的开放,制定好发展战略、规划方案等。
上述理论,也可以应用于城乡之间的社会分工,城市和乡村都有自身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的产品成本较低,然后在市场进行交换,这样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资源的配置都实现了最优化,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劳动生产率。
在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中,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缺陷,即当缺失任何一个区域后,就无法从中获取利益。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认为,在国家之间,由于地域及政权的原因,资本和劳动不能完全地实现自由进出,因此,各个国家应当集中地生产出一些具有很强优势的产品,尽量不生产劣势的产品,这样在国际上的分工才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赫克歇尔(F.Heckseher)和俄林(C.Ohlin)的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李嘉图所提出的理论,充分地向人们解释了各个国家在生产的过程中,是什么原因造成各种产品之间的差异。而H-O理论指出,生产要素禀赋不同才会产生比较优势,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同,造成成本不同。(www.xing528.com)
资源禀赋的差异可以表现在以下方面:自然资源差异、资本差异、劳动力素质差异、技术水平差异、经营管理水平差异等。由于生产要素在构成上的不同,其产品也不同,这些因素使产品具备了不同的种类,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进而向人们解释了区域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差异现象问题。
每个国家或地区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应当优先考虑使用生产密集的产品,而进口密集的产品通常都比较稀缺。在实施自由贸易的阶段内,可以按照要素的不同,其具有的禀赋差异来进行分工与生产,这样的结果就是消除区域之间产生的差距,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在H-O理论中,以资源禀赋代替劳动成本,劳动成本不是单一的条件,引入资本、技术等各种条件,同时予以考虑。
(三)新贸易理论
当新的贸易理论出现后,对于传统的理论来说,或许是一种坏处,新贸易理论的出现,继承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同时根据新经济形势的出现,引入了新的一些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等,可以看出,产业间差异都是由此来决定的,产业内的贸易规则都是由规模经济来决定的。
通常,产业间的贸易驱动因素主要是要素禀赋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存在,产业内的贸易驱动因素则体现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上,通过以比较优势作为基础,进而使产业间的贸易和规模经济产品能够同时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的分工主要是由区域资源禀赋所带来的区域优势造成的。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发展结构,一种是垂直形态,另一种是水平形态。垂直形态指的是空间分工,中心区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水平形态就是空间加工,在制造业的内部进行分工。
通常,最外围的资源是最丰富的,其相应的劳动力资源也比较充裕,但因为生产受到技术落后的约束,产业类型向自然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倾斜,导致了区域分工问题的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深,区域间的分工越来越多地成为中间产品的分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