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划经济时期下的城乡关系演进:1949-1978

计划经济时期下的城乡关系演进:1949-1978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计划经济形态下城乡关系演进的原因1.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制度导致城市对农村长期的合法剥削国家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为了积极支持重工业的深度发展,对于扭曲工农业产品相对价格和交换关系的政策进行了采用,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使工业品价格有所提高的同时,进一步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压低,从而人为制造不利于农业发展的贸易条件。

计划经济时期下的城乡关系演进:1949-1978

(一)计划经济形态下的城乡关系演进的过程

1.第一阶段(1949—1952年):城乡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初步建立

(1)恢复和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在这一阶段,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基本形成完整体系,几乎掌握流通领域中的大部分重要物资;对于集市贸易予以一定程度的发展,积极开展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积极恢复损坏的交通运输设施;严格控制资本家的一些非法商业活动。

(2)制定合理的农副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比价关系

关于农副产品的具体价格,分别在1951年11月、1952年2月、9月和12月进行了四次提高。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使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的“剪刀差”现象得以缩小。实施以上两项措施,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效果,有效扭转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农村包围城市”的格局。

2.第二阶段(1953—1957年):城乡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不断发展

“一五”时期,国家在整体上进行了规划,有计划地建设了大规模的工业,与此同时,还对部分城市进行了新建、扩建。实际来说,有计划、大规模地扩建城市是有一定益处的。因为,这样一来,无异于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城市的就业岗位,容纳了一定的自由流动人口,从而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可能。

3.第三阶段(1958—1978年):城乡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并逐步僵化

由于各种原因,1959—1961年间国民经济比例完全处于失调的状态。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口非正常减少了3000万人。

面对长达三年的困难时期接二连三出现的极端严峻的局面,国家及时进行了相应整顿,遵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进行了调整,这就使城乡之间的紧张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到了1966年,城乡关系再次遭到严重的破坏,在1966—1978年间,我国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都不是很协调,由于国家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加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大量滞留的现象。(www.xing528.com)

(二)计划经济形态下城乡关系演进的原因

1.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制度导致城市对农村长期的合法剥削

国家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为了积极支持重工业的深度发展,对于扭曲工农业产品相对价格和交换关系的政策进行了采用,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使工业品价格有所提高的同时,进一步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压低,从而人为制造不利于农业发展的贸易条件

2.粮食等重要物资的统购统销制度加剧了城乡分离的局面

长期以来,实施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使得农民始终在交换中处于一种弱势地位,面对不平等的交换环境,为了保护自己的剩余索取权,在博弈过程中,他们开始采取惜售粮食的策略,然而这种消极的方式使日益紧张的粮食供求矛盾开始激化,严重影响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于是,政务院为了能够及时解决这种迫切的危机,在1953年11月,通过《统购统销命令》明确规定,“生产粮食的农民应按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分配数量将余粮售给国家”;随后又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和法规,进一步完善了以粮食为主的统购统销制度。

3.户籍制度锁死了城乡差距和城乡分割局面

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及城市相对充沛和高水平的生活资料及公共服务的有限供给不被过多的人分享,在实行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制度的同时,必须对农村的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进行合理控制。

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就陆续地采取了严格禁止企业单位从农村招工、把进城农民遣送原籍、在城市建立收容机构等强制性措施,以对农民向城市的自由迁移进行控制。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户籍管理制度体系得以建立,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极为严格地限制了农村人口随意流入城市,把城乡间人口的迁徙直接纳入国家的控制之下。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对计划经济时代城乡政策制定中的城市倾向特征的集中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