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动融合阶段——以制度变迁推动城乡融合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乡分离与分割的状态,社会被分割为二元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很多国家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主动通过改革制度或调整政策体系,缩小城乡二元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由于受到来自城市各阶层的压力,政府通常会采取相关城市优先发展制度。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增长较为落后的压力,都有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认为,工业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于是,为了实现近期经济增长的目标,很多发展中国家就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的发展战略,制定用以配合这一战略的城市偏向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农业的发展,损害农民利益。
具体来看,城市偏向制度有以下三点表现。
1.经济资源分配制度上的城市偏向
长期以来,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要远低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前者仅仅是后者的1/2~1/3,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相称的(孙立平,2003)。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虽然农业人口占比较大,但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多数年份不足10%,并且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
2.城乡交换制度上的城市偏向
对于城乡交换制度的安排,城市偏向主要体现为对价格制度进行相关设计。在具体的城乡交换中,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农村土地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利用价格的“剪刀差”进一步实现农村向城市、农业向工业、农民向市民的“输血”。
政府通过过度的扭曲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把获取来的农业剩余补贴于工业建设。
3.再分配制度上的城市偏向
在再分配领域里,城市偏向也非常显著,主要包括:①社会福利严重向城市倾斜,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较少,收入水平较低,是最需要得到救济和保障的群体,但社会福利对农村几乎没有覆盖;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差异巨大,城市居民大部分具有基本的社会保障,而农村居民除土地外,几乎都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③城乡居民在税负承担上的城市偏向,即收入低下的农民税负超过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的税负;④政府把大量资金投入城市,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城乡经济的发展差异,拉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在这些政策上所出现的城市偏向必然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更加扩大。
城市偏向制度是按照政府的意志,满足政府的利益要求,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因为路径依赖的原因,城市偏向的制度一旦形成,就会不断进行自我强化。路径依赖是指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偶然性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被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替代。
路径依赖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一种情况是报酬递增的效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他相关制度安排也会同向配套,进一步使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制度变迁。反之,当某种制度形成路径依赖后,初始效果较差,甚至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会尽力维护它,他们对该制度有深度的依赖,进而也会要求巩固和强化该制度,即使有新的更有效的制度他们也会拒绝改革。社会就会进入制度无效期,这种“锁定”(Lock-in)状态就会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改变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对于实现城乡之间初次分配的相对公平十分重要。其中,改变城市偏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改革二元户籍制度,推动劳动力自由流动以及公共政策调整,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因此,需要确立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乡平等发展的制度及政策体系;改善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自由流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必须体现农民作为农村财产所有者的权益,使土地成为农民真正的财富等。
(二)主动融合阶段——通过城乡产业联动(www.xing528.com)
在进一步解决了由制度因素导致的城乡分割以及取消了城市偏向政策后,城乡间的互动和联系趋于正常,特别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企业一旦受利益刺激,会在不同区域进行区位选择,进而促进产业在城乡之间的互动,呈现出在集聚中扩散的格局,最终在城乡之间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产业分布格局。城乡之间在被动城市化阶段已经采取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基础上,随着城乡之间的产业联动,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生活一体化。
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会引起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进出,但当前我国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抑制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就目前而言,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流动障碍最大。要实现城乡市场走向一体化,就要破除阻碍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障碍,建立城乡之间平等合理的要素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各要素的自由流通。
1.重视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更新
第一,必须加快农村土地规模化集中,以农业产业基地为依托,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而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撑。第二,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村自身资源禀赋特点,适时发展具有高附加值、高品质的种植、畜牧、养殖品种,延伸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链条,重点培育农业产业支柱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支撑。
而在生产经营方面,应该积极采取企业支持、示范带动、合作经营、规模促进产业、效益推动规模的方式,发展特色农业,面向市场,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道路。
第一,在城市与农村各自资源禀赋状况的约束下,根据各自的技术经济实力,按照比较优势形成城乡的合理分工,即城市要围绕已经形成的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强势产业群,将大部分农、林、牧、副、渔产品加工业向小城镇转移;第二,农村则承接城市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加工深度。
此外,可以依据产业优势,打造专业产业园区,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配套齐全的生存设施,并以此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集聚,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城乡产业的融合。
3.协调配置农业服务业资源
以信息、商贸、物流、金融业为重点,要大力地鼓励和引导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拓展农村服务市场。截至目前,农村地区仍是我国物流运输的薄弱环节,而同时我国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农村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做好从商家到农户这短短的最后一步对于农民依托电商发展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生活十分关键。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综合物流运输网络,最大限度地构建适应现代化物流业发展需要的安全、快速、畅通的现代化运输网络,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通,加速现代文明和先进服务业向农村扩散,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金融领域,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开拓农村业务,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为促进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保驾护航。
后工业化时期,城乡关系典型地表现为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农村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实质在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进出,相互补充,实现资源共享和配置优化。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集中,从而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大城市承载能力的日趋饱和,产业和劳动力又不断从大城市向农村尤其是小城镇转移扩散。这两种趋势的汇合,使城市和乡村向一体化迈进。”[2]由此,实现“融合式的城乡一体居住”的目标,关键在于完成“两个结合”,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将城市居住与农村居住结合起来,将城市现代化居住方式中的积极因素和农村原生态居住方式中的优秀因素结合起来,实现城乡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一体化;第二,将城市生活文化同农村生活习俗结合起来,重拾城市化中丢失的人文关怀,探寻一种新的具有传统文脉的城市居住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