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的新进展探析

国内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的新进展探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有序地展开,邓小平认为要采取措施使城乡改革活动同时展开,最终实现国内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经济目标。当城市经济发展到预定水平之后,让兼具经济实力与活力的城市经济带动相对迟缓的农村经济,从而达到最终城乡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将农村问题视为关系国家稳定的重大问题,是邓小平关于城乡关系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观点,这一观点始终贯彻体现在他对待城乡冲突和矛盾的措施和方法上。

国内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的新进展探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成果

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对城乡关系的理论探索

(1)改革是实现城乡互动的根本途径

城市和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即在当前形势下进行城乡改革。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有序地展开,邓小平认为要采取措施使城乡改革活动同时展开,最终实现国内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经济目标。邓小平同志的这种认识是基于以下原因,即城市改革的前提是农村改革。只有农村稳步推进改革措施,不动摇当下的社会局势,保持住稳定的社会局面,才能保证整个国内局势的稳定,这样才能为城市改革提供社会条件和基础。邓小平同志着重提出,在促进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同时,要牢牢记住中国农村中还有许多生活艰难的农民,他明确指出:“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如果农村不能稳定发展,那么我们国家的整个社会会受到影响。”1982年国家领导人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只要农业上去了,其他事情就比较好办了。”因此要让农村改革先行,提升农业生产力,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面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改革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关系的改善。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积极推行城乡改革计划,旨在通过改革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消除阻碍城乡之间实现交流与沟通的障碍,增加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互动,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在于为中国未来50年的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建立能够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商品、资源自由流通的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因为户籍问题而产生的隔离状态,使城市和农村在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能够享受同等水平的资源,最终保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2)农业是根本,“三农”问题稳定是城乡互动的前提

毛泽东在衡量国内形势时,总是把保护农民利益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邓小平继承并坚持了这一思想,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政府一直将农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将“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给予重视和考量的重要问题,这一做法是马列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在中国发展所呈现的重要成果。1978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这句话阐述了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手段和过程。邓小平的这一指导思想应用在城乡改革的问题上,就是可以让城市首先快速发展起来,并且准备好应对发展所带来的短暂区域不平衡的现象。当城市经济发展到预定水平之后,让兼具经济实力与活力的城市经济带动相对迟缓的农村经济,从而达到最终城乡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协调城乡关系,使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实现顺畅连通,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互动,使得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小,同时逐步取消户籍政策、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农村和农民的限制。

(3)城乡互动的核心是工业农业相互扶持

“三农”问题一直是邓小平非常重视的领域,从革命战争时期开始,他始终将目光聚焦在农业问题上,并着重强调农业的发展是农村社会形势稳定的根基和前提,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松对农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将农村问题视为关系国家稳定的重大问题,是邓小平关于城乡关系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观点,这一观点始终贯彻体现在他对待城乡冲突和矛盾的措施和方法上。邓小平重视农业,提出工业要对农业发展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援助,以加快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和进程。在这一方面,乡镇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乡镇企业是实现城乡互动的重要桥梁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认识到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潜力,指出应该支持和刺激乡镇企业的发展,支持小城镇发展,以此为载体和途径加快我国农村的现代化步伐和进程,并强调这样可以增进城乡之间的互动,并且有利于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步提升乡镇企业的农业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乡镇企业搭建起城市与乡村相连接的途径,为尽早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5)1982—1986年连续颁布五个“三农”一号文件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强调要对农村经济进行适当调整,并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鼓励农民丰富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范围,从而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城乡社会主义商品大发展,基于当时的商品市场状况,国家推行计划经济模式,市场作为调节手段参与其中,在经营主体上主要以国营为主,同时还包括多种商品经济形式,国家意在消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割据形式,促进和推动城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另外政府主张对农村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走进农村带动农村教育。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制定措施加快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商品流通,要在城市地区设立区域销售农副产品,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市场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并将这一措施尽快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城乡协调发展将取得进一步发展,要根据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予税收信贷优惠,充分利用经济学中的杠杆原理深化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与融合。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当下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已经实现接轨,在这种新形势下要继续推进扶持与保护农业的相关政策。为了使得工农业能够实现均衡发展,“七五”计划提出加大在农村的投资额度,用以改善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事业,另外将乡镇企业所得税中的一些款项回馈给农村,用于支持和援助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农副产品的购买与销售要与城市发展步伐相协调。最终乡镇企业经过充分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了上千亿元的产值,为城乡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1)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要扶持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农业发展步伐较之前加快许多,然而其发展程度与城市依旧存在巨大差距,例如在教育、医疗和文化等领域,农村的发展状况仍然大大落后于城市。2000年“十五”计划指出,要根据我国的特殊形式及其发展特色制定适合我国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最终要实现全国范围内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的目标。2002年11月17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下一个阶段的重点努力方向,要达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所以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2)城乡发展要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城市工业

城市要想实现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带头作用,而在我国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要改进城乡关系,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需要改革当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在推进城市工业大步跃进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实现腾飞。江泽民强调:“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卓有成效地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提供借鉴,并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又可以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快速向前发展,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平衡发展的奋斗目标。

(3)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工农业的互相支援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经过研究强调,经济发展一旦跨越某条水平线之后,就会转而去扶持和刺激农业部门的发展。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实现了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国家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城乡经济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逐步开放,二元体制大大遏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要迟缓得多,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成为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严峻问题,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这一问题,为了改善当前发展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领导集体提出了“城乡互动”思想,主张城市在发展经济时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

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的差距迅速加大,城乡之间爆发出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三农”问题成为摆在领导集体面前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为了妥善解决当前的城乡关系局面,中共十六大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上了日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制定是基于我国当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是考虑和衡量了我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总结和研究了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及特征所作出的,是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开展,使得城市和农村逐渐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为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支持。

(4)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城乡一体化的战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目前我国仍存在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切实推进现代化,加快实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步伐,党中央需要采取措施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民身份尽快转变为城市市民。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仅仅依靠大中城市的发展是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我们还必须考虑占总人口较大比例的农村人口的发展。江泽民强调,要致力于发展小城镇,将其纳入整体的发展战略之内,将目光投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www.xing528.com)

3.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新成果

(1)以“五个统筹”为原则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003年10月,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首次提出“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成为“五个统筹”之首。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了完善政府体制和市场机制,以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二元结构的协调发展,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让农民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加快促进城乡之间的人才融合和市场融合,使城乡建设能够做到平衡发展。到这一阶段,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和工作思路逐步明晰。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我国经济发展树立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十七大概括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实践和推行统筹城乡发展相关理论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并为城乡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2004—2010年党的中央农业一号文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居民收入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这种局面的产生源于深层次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造成的问题,这时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提高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制定和实施支持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群体的收入水平,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认为,“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不容忽视而且需要长期关注的历史问题。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生产要素,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水平成为更加严峻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则再次强调,打破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壁垒的难度逐步加大,要坚定地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构建和形成。可见,2004年至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根本目的是要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保证城乡之间经济统筹发展能够顺利实现。

(3)“两个趋势”的判断指导城乡统筹发展

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形式和最终目标,升华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相互联系。“两个趋势”是在1949年后三代领导集体重视“三农”问题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农业是基础”这一理念的新思想和新论断。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两个趋势”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方针,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方针,对改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以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008年10月,党中央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会上强调我国目前面临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艰巨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党和政府要不遗余力地推进实施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全国各地均加快了推进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的步伐,开展了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2010年10月,我们党召开了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十二五”时期,要根据相关要求切实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逐步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提高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和农民生活条件。

4.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新高度

2012年9月7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李克强分析和总结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他指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趋势,要制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最后他明确指出了应该按照何种途径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报告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一论断的提出代表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度过了政策性调整阶段,正在全面进入布局性、制度性建设阶段,度过了缓解城市和农村之间冲突和矛盾的阶段,正在步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积极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里程。这一论断明确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作用,即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使城市和农村之间达到和谐稳定,共同富裕,使两者能够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实现长远的繁荣和突破。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总要求,体现了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思路从“城乡二元”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最终到“城乡融合”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思路的与时俱进。

(二)国内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总结

回顾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40余年的历程,总结其成就与不足,对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未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研究成就

(1)理论不断丰富、巩固和提高

40余年来,学术界不断加深对传统城乡关系理论,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超工业化”理论的研究,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以布哈林为代表的“协调发展”理论等都针对此问题展开了大量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明确了对城乡关系本质及现状的认识,丰富了城乡关系相关的理论。城市与农村改革,还有目前正在蓬勃开展的统筹城乡改革,皆以理论为依据,立足当下城乡现状来对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西方的城乡关系理论被引入国内,并展开研究,国内城乡发展一体化理性发展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完善。

(2)中国化特征初步彰显

中国化特征是指不再单纯吸收和模仿西方传统理论,而是把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考虑在内,一步步融入研究过程中,以综合创新的方式形成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模式,以此来考察国内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研究历程。40余年来,中国化特征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越来越明显。一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概念本身就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代表着中国人民心底里想构建和谐社会的真实愿望。二是,确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研究角度和价值立场,以此来彰显中国化特征。中国学者黄平指出我们对中国城乡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应该是多维度、多取向、多重的,不应该是一维的”。[14]三是,近几年来,理论界不断总结中国城乡建设的经验,充分考虑中国城乡发展的背景与现状,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理论研究的中国化趋势逐渐凸显。

2.研究不足

(1)从研究阶段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无法探究到该理论领域的内核和本质,不能做到系统地、全面地看待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逐渐深入,该领域内的学者开始试着去探索更深入、更全面的城乡关系,并且得出了一些结论,然而该领域的相关理论仍然未达到系统和成熟的水平。随着城乡统筹改革的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始出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和动态特征,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动力、机制和战略等皆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发展势头,城乡发展一体化变得较之前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理论的局限性就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相关理论还有待继续深入和发展。

(2)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各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而正是基于这种差异性政府要制定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从而确定未来的城乡发展方向。不过,关于新时代城市和农村之间所存在的区域性差异分析与研究,在相关领域内尚缺少较为系统的理论与观点。纵观目前我国已经出版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相关理论的书籍,其中占据较大比例的内容是对政府政策的多方面解读,而从区域差异入手展开详细论述的相关内容则相对较少,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现象。归根结底,要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经济一体化就不能忽视其所处的区域背景,不管是对动机的分析,还是对实现条件的研究,都要以其周围的发展环境为研究背景,否则该研究结果就难以摆脱局限性和主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