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西方经济学:城乡资源配置与城乡关系理论研究

当代西方经济学:城乡资源配置与城乡关系理论研究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研究以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为视角,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导致城市与农村在资源配置功能上的差异。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社会分工的深化导致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差异性的分布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工业部门与农村农业部门的发展差异性,解读了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元经济演进的过程,并形成了各有偏向的城乡关系理论。

当代西方经济学:城乡资源配置与城乡关系理论研究

当代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研究以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为视角,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导致城市与农村在资源配置功能上的差异。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社会分工的深化导致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差异性的分布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工业部门与农村农业部门的发展差异性,解读了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元经济演进的过程,并形成了各有偏向的城乡关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变革生产关系、合理布局生产力不同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城乡关系理论更多地强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拉机制”,强调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提升农业部门发展水平在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中的作用。

(一)强调“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

该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应该是城市,国家的发展应该集中大部分资源用于建设城市,城市发展起来后再带动乡村的共同发展。该理论主要强调城市的重要性及其对农村的主导作用,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观点。

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

该理论结构模型解释了农民因为工资低廉而进城务工的原因。“二元”结构中的“二元”,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部门与传统的农业部门。其中农业部门拥有数量庞大的农民,然而技术水平较为低下,生活条件比较差,农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给人们的印象是“劳动力无限供给”。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农业部门来说则要高很多,具备吸纳更多劳动力的潜力。

根据该理论的观点,经济发展是推动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变与转移的过程。刘易斯通过以下论述解释了农业部门生产要素逐渐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现象。他假定,农业部门薪酬水平较低,农民在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之外没有工资剩余,而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业部门的工资不变,生存成本不变,那么农民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动机就不会消失,从而使得农业部门劳动力对工业部门的供给具有无限弹性。按照刘易斯的理论不难推断,工业部门会因为吸收同等工资条件下更多数量的劳动力,而使所得利润越来越多,工业资本积累程度越来越雄厚,这样就使技术进步成为可能。当生产技术取得进步之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业部门进一步获得大量的利润,使其对农业部门的相对优势更加明显。这样一来,农业部门将流失更多的劳动力,最终结果将是农业部门流失全部剩余劳动力。

2.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955年,佩鲁发表了著作《增长极概念的解释》,首次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并在1961年出版的《二十世纪的经济》中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该理论。“增长极”理论指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每个行业的每个部门都会实现均衡发展,而是各个地区、行业、部门的经济会因为各种条件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及速度的增长。该理论从根本上着重指出了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现象,它主张集中资金和资源发展前景好、潜力大、投资效益高的地区和行业,发挥“增长极”的发展优势,使其与附近其他地区或行业的经济出现势差,最终利用市场经济的传导作用将其发展优势投射到附近区域。根据“增长极”理论的观点,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要成为周围地区的生产、贸易、服务、金融等中心,并且吸引其周围农业部门的内部资源,称为“极化效应”,使其获得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进而成为城市化的驱动力;同时城市发展还会带来示范及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由此可见,“增长极”理论更强调发展的重点应该在城市,应通过城市的发展后期带动农村发展。

3.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赫希曼指出,当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时,“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就会出现。其中,“极化效应”指因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行业内部就会出现劳动力的价格升高,企业家的利润提高,这些将会吸引大批农业部门内部的资源进入发展较快的城市,较多的劳动力也会蜂拥而至,从而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涓滴效应”指城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农业部门产品的购买量和投资规模,同时吸引了大批农业部门内部劳动力到城市工作,这一转变使得农业部门内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从而缩小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这一理论指出,经济增长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该理论,集中优势资本和资源,将其用于支持某项或某几项发展潜力巨大的部门或产业,最终通过这些部门或产业的发展来带动与其相关联部门或产业的发展。区域的基本地区单元是由城市和乡村共同构成的,二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城市和农村因为其所具备的自身结构与外部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和方式均存在差异。在经济发展初期,大量的优势资本和资源将会在城市集聚,并不断吸引着农业部门内的资本和劳动力,使得农村发展受到限制,城市对农村具有主导权和支配权。

4.缪尔达尔的“循环累计因果”理论

缪尔达尔指出,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市场的作用下会越来越大,城市因为具备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地区率先实现经济的增长,同时农村因为缺乏经济发展所需的优势环境而渐渐落后,这就是“循环累计因果”原理。在这个原理的作用下,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回波效应(“极化效应”),即各种推动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在利益的驱使下逐渐脱离农村进入城市,例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项生产要素,最终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二是扩散效应,即扩张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因为沉重的人口负担而对环境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例如人口密集、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均会使得城市人们的生产成本增加,减缓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这时城市会失去其曾经的发展优势,不再继续扩张工业部门的规模,最终各种生产要逐渐分散到附近的农村,促使农村经济向前发展。因为这个原因,缪尔达尔主张为了促进经济高速有序地向前发展,政府应该采取集中发展优势优先发展一部分地区的总体战略,当这一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再将其优势资源发散到周围落后地区,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实现共同繁荣的整体经济发展目标。不过,缪尔达尔发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巨大差异已经引起两者之间产生了较大矛盾和冲突,他强调政府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支持和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5.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弗里德曼在其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认为一国之内有的地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而有的地区是经济发展的边缘区域。核心区域即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型城市及其郊区,这里集聚着大量的人口和资源;边缘区域指的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根据“中心—外围”理论,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并非同步发展经济,核心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和统治地位,掌握着国家优势资源,在附近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边缘地区被核心地区所主导,依附追随着核心区域的经济发展,其中核心区可以控制和配置各种经济资源。这一理论主张,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就是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关系,是界限分明的一种划分。城市(核心地区)聚集着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思潮,这些优势都是农村(边缘地区)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城市具备支配和控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具备雄厚实力吸引农村资源和劳动力。这一理论较为偏重于城市(核心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农村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较弱。

(二)强调“农村(农业)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

1.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舒尔茨一直认为社会工业化的基础在于农业与人力资本的开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在此理论中,舒尔茨将农业分成三个种类,即传统型、现代型和过渡型。他在收入流价格理论中,提出在传统农业里,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流价格是比较高的,投入传统社会的资本额收益率比较低。他指出农业技术进步,需要做好两点工作:一是改进技术,提升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程度,降低劳动力支出时间;二是发挥人力资源潜力,改革农业部门内部人员的需求与供给结构,趋于合理化。舒尔茨进一步强调,要想实现农业部门的发展,必须首先改进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发展壮大农业部门的目的。

2.乔根森模型

乔根森模型主要有以下三点理论:一是工业和农业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不过农业部门占据着比工业部门更重要的位置,因为农业部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社会生存及发展提供着最基本的成活和生产资料。二是工业部门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以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为前提,因此农业部门决定着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限度。如果农业部门内部存在剩余劳动力,那么工业部门就无法吸引到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只有当农业部门出现劳动力剩余时,工业部门才可以立即将其吸引进来,并由此产生更多的利润及更大的部门规模。当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时,工业部门就可以获得迅速扩张。因此,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决定着工业部门的规模,以及整个社会工业化的发展步伐。三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当农业部门内部不存在劳动剩余的时候,所有农村劳动力都在农业部门劳动,这时候被吸引到工业部门的农村劳动力会存在正边际产出。这时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后果是工业部门产出增加,农业部门产出减少,工业部门挤占了农业部门的人力资源。可见,农业部门出现劳动力剩余是工业部门扩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三)强调“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全面发展”的平衡发展理论(www.xing528.com)

1.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经济论

这一理论指出了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影响。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阶段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农业部门内部的剩余劳动力是工业部门实现规模扩张和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要实现经济的增长,必须提升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农业生产力向非农业生产力转移,最终推动整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要使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得以实现,必须保证农业的迅速增长并使其足以满足非农劳动力对产品的消费需求,农业部门并非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也并非处于被支配和主导的地位。该理论的最终观点是,实现工农业的平衡发展才能够最终实现二元结构转化。

2.拉格纳·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纳克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并非是资源紧张的原因,而是“贫困恶性循环”在起作用。资本在其形成过程中,供求双方均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供求始终贯穿贫困的过程,造成了恶性循环产生。首先从供给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国民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实际储蓄水平相应也较低,不具备强大的储蓄能力,因此导致资本薄弱,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引起下一轮的低工资现象。就这样,发展中国家逐渐形成了弱资本、低劳动的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水平较低,人们生活比较贫困,不具备强大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从而使得国内市场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不能吸引外部投资者的兴趣,最终导致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较大的生产规模,进而不能获取较多的利润以支持其研究和改进生产技术,只能维持较低的生产效率和收益。另一个恶性循环随之出现。以上两个循环相互影响,难以打破,最终发展中国家无法实现经济的发展,只能被迫在贫穷和落后的处境中挣扎。纳克斯又提出了“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阐述了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在供求方面具有互补性和不可分性,只有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进行均衡的资源配置,经济才能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3.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

20世纪40年代初,罗森斯坦·罗丹针对政府的投资取向问题,提出了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以“大推进”为核心,认为应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各工业部门要同比例并且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从而才能实现工业部门整体均衡的发展,使各行业之间实现均衡发展,最终走出贫困的境地实现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强调要对互补性较强的产业部门展开同时投资,以扩大市场规模,形成诱导投资机制,获得“外部经济性”,从而既能够刺激互为需求的市场,又能够展开合作分工,降低企业自身的额外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的大幅度增长,并最终实现储蓄量的增加,使得增加资本投入成为可能,从而打破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困扰其发展的恶性循环。此外,罗森斯坦·罗丹强调工业化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促进农民向工人的转变,这一点需要政府采取相关的培训措施来加以辅助。

(四)强调“城乡(工农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霍华德在1902年出版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提出“田园城市”理论,该理论较早地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思想,倡导“用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著作指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噪音、交通等各种污染不断降低着城市的生活质量,人们应该从城乡协调的新角度来看待城市的经济发展,将城市及其周边视为整体来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城乡之间存在的根本问题。按照霍华德的定义:“田园城市”应该具备健康的生活,健康的产业,其规模不应超过实际社会生活的需要,周边应环绕着农村农业。土地所有权是共有的而非私有。在这种模式的生活中,人们快乐地生活和工作,其中既有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模式,又间杂着自得其乐的农村生活模式,市民在这两种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在霍华德的理想中,农业与工业结合,农村与城市结合,是最好的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办法。

2.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沙里宁从整体上阐述和研究了城市膨胀之后所出现的一系列冲突和问题,进一步对城市发展及布局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沙里宁在其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充分而详尽地阐述了其对城市发展思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土地所有问题、法制问题、城市居民参与度问题、教育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主张,在这一系列阐述的基础上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主张疏散过分集中的大型城市,将其中的各个分部用绿化带进行隔离,使城市分离成为较小的集镇。在这样的系统中,各分部之间是统一而又有所距离的关系。这就构成了一个城乡差距较小的城乡区域均质体。1918年,“有机疏散”理论在芬兰得以应用到实际中,即是后来著名的“大赫尔辛基方案”。

3.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

芒福德是美国城市理论家,他在城市发展问题上强调:“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芒福德提出,应该逐渐实现权利由集中向分散过渡,从而助推城市形成多个“城市中心”,使城市成为更广范围之内的有机统一体。以现有城市为主体,将更多的“城市中心”辐射到更广的区域之内,形成更多平衡的社区,最终带动整片区域内的均衡发展。从而可以一方面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还能促使整个区域内的居民都可以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快捷,而不必担心大型城市中存在的人口拥挤等现实问题。

4.麦基的“Desakota”理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均加快了发展节奏,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较之前加快了许多,这就导致城市规模快速膨胀,同时大范围的城乡结合地带存在于城市周边。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与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一发展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变得快捷,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使得城市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走廊。这一部分地区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农村,但是却兼具城市与农村两者的特点。经济学者们将这部分地区命名为“被扩展的都市区”或者“灰色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拿大学者麦基针对这种新型空间结构提出了Desakota,在印尼语中,desa指的是村庄,kota指的是城市,Desakota是指城市和乡村相结合,即在某个地区之内出现兼具城市与农村特点的集聚模式,无法将之准确地归入农村或城市的范畴。这种人口集聚模式通常位于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当地集聚了大量的人口,连接着城市和农村,处于两者的中间地带。这种城乡结合地带,在城市与农村相互影响作用下,带来了劳动密集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麦基的Desakota模式改变了西方世界重点研究大城市发展模式的范式,提出对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双向交流的主张,该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5.城乡边缘区理论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连接地带通常具有明显的特征,例如社会学特征的人口多元化发展、地域空间结构上的动态性发展、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发展、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发展、激烈竞争的动态化发展等。目前的情况表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深入研究城市与乡村之间边缘地带的发展情况能够看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变化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城乡边缘区,从而使得城乡边缘地带在实现最早较为独立的初创期之后,必然会使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城市、乡村、城乡融合地带经济一体化发展。

6.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理论

日本学者岸根卓郎提出城乡融合设计,这一概念提出应该建立一个“与自然交融的社会”,这一形式将会越过城市和农村的界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强调不应该将城乡之间的规划与发展割裂开来,而应该把工农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重组协调,建立“农工一体复合社会系统”“自然—空间—人类系统”,实现城市、农村与自然三者之间的立体规划模式。他主张,不应该让城市占领农村,不能使用建设城市的战略来建设农村、改造农村,并以此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一直以来都选择性地忽视农村对经济建设所能起到的作用,岸根卓郎希望人们可以意识到,“农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全生态系统”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衍生作用,例如土地的可持续使用、土地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以及诸多经济功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