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关注城乡关系,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消除城乡之间对立态度的有关思想,经过比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变化,追溯城乡关系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出现城乡矛盾与冲突的最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有解决了城乡矛盾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马克思解析了城乡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城乡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大,生产和生活方式之间逐渐出现了差异。马克思着重说明农村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产品为人类解决了最根本的温饱问题。城市在社会系统中处于最中心,其中汇聚了人类最顶尖的政治和文化文明,是推动整个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枢纽力量。
1.农村的基础地位
农村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农业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农业是农村的命脉,没有农业人类无法获取最基本的食物和生产资料,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农村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也正是因为农业生产的存在,使得一部分人可以解放出来去从事其他的工作,这样就出现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之后,新的生产活动开始为社会创造其他各种形式的价值和财富。因此马克思说,“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所以,农村这一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2.城市的中心地位
城市是社会系统的中心。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城市中逐渐汇集了丰富多样的生产要素。人员和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城市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要素越来越丰富,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中心。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的愚昧状态。”马克思意识到工业革命的出现,使得伦敦汇集了巨大的人口规模,这一集聚效应能够很大程度地推动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工业化发展具备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工厂能够开展大规模生产,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城市中逐渐出现了铁路、公路,交通设施越来越便捷,进一步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规模的人口效应,丰富了工人队伍,促进了工人之间的相互竞争,最终使得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也在其带动下逐渐发展起来,最终使得城市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枢纽和中心。
(二)俄国产生城乡对立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矛盾是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城市与农村之间就必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资本主义社会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是城市主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列宁认为,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分离与对立、城市主导农村的模式,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是“商业财富”领先农业财富的必然趋势。可以说,俄国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城乡矛盾与冲突问题,其中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在俄国的扩张,使得俄国内部工业部门逐渐独立出来,脱离了农业部门的桎梏。列宁经过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剖析得出结论,在工厂手工业时期工农已显示出社会分工的趋势,不过人类对此尚未有明确的意识。因为当时仍存在家庭手工业者既从事农业劳动,又从事工业劳动的现象。随着技术改革社会逐渐进入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阶段,工业部门彻底独立出来,“技术把工人束缚在一种专业上”,“因而一方面使他不适合于从事农业(体力孱弱等),另一方面要求他们不间断地和长期地从事一种手艺”。[9]这一现象的出现,诱发了之后工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二,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民脱离农村转而到城市里寻求更高的工资,这一趋势导致了城市和农村之间关系的冲突和对立。俄国并没从根本上实现农奴制改革,因此当资本主义蔓延至农村的时候,农民承受了来自农奴制及资本主义的双重压榨,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改善。19世纪8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发达的省份的农业生产状况与资本主义最不发达的省份的商业性农业生产状况相比较的资料显示:资本主义不发达省份的农民承受着更重的剥削和压迫,其生活状态更为低下。列宁总结了这种情况并强调,由资本主义所引发的典型的社会状态,已经存在于俄国内部大部分地区,即工人享受着比农民更为优越的生活和生产条件。这种状态诱导着农民脱离原来恶劣的农村生活环境,而加入更为先进的城市生活环境,最终这一趋势导致工业更为发达。
第三,资本主义大生产降低了俄国农村土地的生产力,进一步加深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矛盾。列宁曾经针对这种现象进行过研究与评论,他指出:“资本主义建立了大生产,产生了竞争,随之而来的是土地的生产力受到掠夺。人口集中于城市,使土地无人耕种,并且造成了不正常的新陈代谢。土地的耕作没有得到改善,或者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10]这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促使两者逐渐走向对立的局面。(www.xing528.com)
革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筹备十月革命之初,列宁研究了大量理论用以在实践中动员群众。十月革命之后,列宁依旧没有停止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相关理论的探索与攻读。随着一系列理论研究探索与创新成果的出炉,关于缩小和消灭城乡差别的几点方法也随之成型。具体来说,列宁认为解决城乡冲突和矛盾的有效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领导群众展开革命,打击和消灭阶级的存在。城乡冲突的根源在于阶级,因此列宁指出应该打击和消灭阶级的存在,建立众生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为了消灭阶级,首先就要推翻地主和资本家。其次就要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使所有的人都成为工作者。”[11]
第二,全力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开展之后,苏俄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之视为当时最紧迫的重大事项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列宁拟在全国加快电气化的步伐,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第三,推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于农村来说,城市在各方面均占据一定的优势。如果要实现城乡之间的真正平等,最重要的是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转变。
第四,统筹城乡发展。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对的是旧俄时期所形成的城市与乡村严重分离对立的局面,要开展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作必须首先解决城乡对立的现象。为此,列宁提出要彻底打击和消灭阶级,要从根本上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和工作。他向群众说明了城市工人支援农民这一决策的内涵和目的,并指出这一措施是为了缓解城乡对立的局面,有利于深化苏维埃革命对俄国的意义。列宁指出要改善城乡对立的局面,可以采取使城乡工人之间建立友好互助的形式与方法。除此之外,他还提出应该科学布局工业生产,以促进城乡人口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最新理论在回答浪漫主义者的反动的怨言和牢骚时指出,正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条件接近才创造了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12]
(三)斯大林的城乡结合发展理论
1.“生产条件上的平等”是城乡对立消除的基本条件
斯大林意识到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之间存在的关系。他主张,城市和农村都达到了现代化,工业和农业都实现了社会化,整个社会的经济才可以实现均衡地高速增长。在斯大林时期,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存在着阶级割裂,并且两者之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象,这一形势极有可能引起城市之间、工农之间阶级关系的恶化甚至破裂。而想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就必须将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农村与农业生产活动中。在斯大林看来,达到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生产条件的平等,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这个观点着重强调了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在解决城乡冲突和矛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标志
在恩格斯看来,当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得到彻底解决的时候,大型城市会逐渐消失(显然这需要长时间的发展)。不过斯大林却主张,当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存在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大型城市并不会消失,而且会生成更多的大型城市,其中汇聚着最先进的文化思潮、科学技术、农产品加工机构及功能强大的工业部门。在这些大型城市的带动下,全国经济就会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生活条件都会相等。可见,斯大林认为,城市和农村之间彻底消除矛盾和冲突是指两者之间彻底消灭最根本的差别,即所有制。除此之外,任何其他条件的改变都无法真正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一切差别,而是“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