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必须减少农民数量,使我国超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变成适度规模经营。城镇化能够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去,通过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但是减少农业劳动力只是一个先决条件,真正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搞好农业生产,毛主席当年概括出“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农业现代化,首先是这八个方面的现代化。
解决这八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国家和政府。农田基本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没有国家和政府的投入和组织是不行的。第二,农业服务体系。现代化农业不是“万事不求人”的农业,而是社会化农业,必须靠完善的机械、科技、植保等方面的服务机构提供优质服务,才能顺利运行。第三,农民和农户自身。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农民自身的努力、资本的积累和素质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连接城乡的产业链
城乡产业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要努力建立连接城乡产业的产业链,形成城乡产业融合的市场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使农业运营机制和市场经济接轨。农业的问题不仅是生产问题,还是经营方面的问题。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经营可言,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相衔接”。让农民富起来的基本途径是把农民引入市场,从而使一家一户的小船不致于被市场的海洋所吞没,就要靠“农业产业化”这艘大船。
当前城乡之间商业往来非常重要。城乡之间的商业桥梁是双向的,农产品可以更便捷地走进城市,城市的产品也能够更畅通地走入乡村。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使城乡居民和企业都从中获益。其中,以县城为中心建立这样的商业网络尤为可行和重要。
总之,依托市场机制建立产业链,农民和龙头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龙身在农村,龙头在城镇。城镇越发达,农村越发达。通过连接城乡的商业网络,城乡一体化将具有经济基础。
(三)创建和市场经济接轨的农村经济体制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几经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包产到户,仍存在着土地规模过小,难以与市场接轨的问题。规模背后是经济体制问题,集中表现为一点,即缺少能够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经济实体或经济法人。各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都有一些创造和创新。但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仍然缺乏统一的理论和制度指导下的规范,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农村仍然处于自发和无序的状态。这是在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创建和市场经济接轨的农村经济体制。
(四)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城乡联系便利度
交通运输、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改善,使城乡之间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联系更加畅通。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流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能源供应和道路交通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物流不仅是物质运输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畅通的市场机制。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在城镇化后半程,铁路和港口的投资比重持续下滑,但公路投资所占比例仍然增长。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连接城乡的公路建设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公路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实际生活水平接近(www.xing528.com)
从目前来看,我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之比在3∶1以上,应该逐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而考虑到农村生活开支比城镇要低,也不一定完全拉平,但实际生活水平应该接近。
农村家庭收入的提高,并非全靠农业的收入。随着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地从事非农产业,农村越来越多地在当地经营非农产业,农民的非农收入还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增长存在一个很大的空间。从全国来看,区域之间的差别,可能会超过城乡之间的差别,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可能高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农村盖了大量厂房,租借给企业使用,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数额颇大的租金收入,同时自己还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经营,他们的收入比在工厂做工的工人还多。所以,那里的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还值钱。从全国来看,这当然还是一个特例,但城乡一体化将会为农民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途径则是很显然的。
(六)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都可以双向自由活动
我国的户籍制度已经严重束缚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户籍的划分,意味着不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是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标志。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全覆盖的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我们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没有人为限制的劳动力流动和居民流动,将为国家、社会和居民带来巨大的红利。有一部分人口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对人口城镇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农民工在城里干不好,农村又回不去,成为城市游民甚至城市贫民,并不是好事。经济发展都是有波澜起伏的,当城镇里的劳动力需求下降的时候,劳动力能够从城镇回流到农村,对经济全局是有利的。
人口自由流动是城镇化成熟的表现。从城镇化角度来说,似乎从农业到非农业的人口流动是“正向”,从城镇到农村是“逆向”,但“正向”的主流,并不否定“逆向”的调节。城镇化最终应该建立全国统一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为人口的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七)建设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城乡环境和城乡生活
“城乡一体化”和“城乡一样化”是有区别的。必须在承认和发展城乡各自环境和生活的特色及优势的前提下,求得城乡各具特色,才是理想的“一体化”。
必须看到农村在环境上的优势,切不可按照城镇的模式改造农村,把农村变成不伦不类的样子,这就是有人批评的“农村不像农村,城镇不像城镇”,或者“农村像城市,城市像农村”。一定要注意发挥农村在环境上的优势。如果农村的环境优势在城镇化中消失了,那将是巨大的损失。
农村和小城镇仍然存留着许多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不要让它们在我们手中被摧毁或消失。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国家和民族的遗产,不仅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不可估量,经济价值也很高。如果没有保存得很好的乌镇,如果没有保存得很好的丽江古城,这些地方的旅游事业无从谈起。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因城镇化而中断。所以,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城镇化的时候,第一个要做的工作,不是确认哪些地方可以拆,而是确认哪些地方不可以拆。这方面的教训,已经足够多和足够沉痛。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而言,在太阳能等新能源普遍使用的情况下,当交通线路已经把各个地方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时候,当信息网络已经覆盖城乡的时候,大城市享有的优势小城镇几乎都可以同样享受的时候,而农村和小城镇接近大自然,拥有宽敞、宁静、方便的环境优势,还有那些可以洞观历史的传统风貌,就成为其独特优势了。
农村的生活方式也不要简单地向城市靠近。要注意保留农村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均资源短缺,城市生活耗费更多的资源,而农村的生活却要节省得多。农村的生活更接近自然生态的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不要照搬市民的生活方式,而是让更多的市民羡慕农民的生活方式,至少愿意体验农民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