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一年中大约推出120 000种时装,而每一款时装的量一般不大。即使是畅销款式,ZARA也只供应有限的数量,一家专卖店中一个款式常常只有两件,卖完了也不补货。一如邮票的限量发行提升了集邮品的价值,ZARA通过这种“制造短缺”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多款式、小批量”,ZARA实现了经济规模的突破。ZARA成功的原因大致是:垂直一体化、拉式供应链、高效的组织管理、IT应用、独特的营销策略等。
1.垂直一体化
ZARA 的战略要求公司在全年中不断地推出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新产品。ZARA公司高级经理Diaz认为,公司经营的是“时装”,不是传统的卖衣服的。顾客购买是因为他们喜欢“时装”,而不是ZARA 公司的原因。对于顾客来说,ZARA 公司的连锁店意味着,他们可以在那里找到最新的、限量供应的“时装”。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公司经营的是“时装”(但价格却不高)的形象,连锁店的存货水平非常低,通常每种款式只有几件。换句话说,这几件库存通常都是摆在展览的橱窗里的。由于低库存的方针,一天销售后经常可以看到空空的货架,连锁店非常依赖新产品来有序而又迅速地补充货源。这是在传统模式下无法想象的。
ZARA是一个垂直整合的团体,拥有染色、设计、裁剪和服装加工“一条龙”式的最新设备。流程如下:
(1)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就已经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确定了选用哪种面料,缩短了等待面料的时间(生产时只需直接到仓库中领用面料即可)。
(2)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在高度自动化的剪裁设备上裁剪(衣服上的小装饰品在ZARA的仓库中是现成的,制成样品只需要很少的时间)。
(3)裁剪好的布料被运送到400家小型代工厂进行缝合,代工厂快速地缝好衣服并不断地将缝制好的衣服送到ZARA工厂,工人会在熨烫时对每件服装进行仔细检验。
(4)完工后的成衣被贴上标签装进塑料袋,而标签上已经打上了不同地区、不同货币情况下的价格,便于产品到达专卖店后直接上架销售。
(5)包装好的产品自动转移到与工厂相连的两个物流中心,这里就是仓库,缩短了库存周转时间。
2.拉式供应链
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愿意为流行的时装买单,但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胃口,ZARA必须以闪电般的速度将潮流从设计室带到店铺的货架上。ZARA创造了价值网络,它的生产线流程从店铺开始,每天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的回馈都汇总到公司设计师那里,一旦设计完成,公司就立刻开始生产。公司有高技术的机器,能设计样品和剪裁布料。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如缝纫和加工,ZARA都以合同的方式交由西班牙西北部的小作坊代工。如此一来,ZARA的新品从设计到摆上货架只需要10~15天。
Zara的供应链突出了一个“快”字。首先在产品设计方面,Zara很少完全依靠自己的设计和研发,更多是从其他时装品牌的发布会上寻找灵感。根据服装行业的传统,高档品牌时装每年都会在销售季节前6个月左右发布时装信息,一般是3月发布秋冬季时装,9月份发布春夏季时装。这些时装公司会在巴黎、米兰、佛罗伦萨、纽约等世界时尚中心发布其新款服装,而Zara的设计师们则是最积极的“观众”。这些信息被迅速反馈回ZARA总部后,马上会有专业的时装设计师团队分类别、款式及风格进行改版设计,重新组合成Zara自己全新的产品主题系列。Zara总部有一个260人的专业团队,由设计专家、市场专家和采购专家(负责采购样品、面料和生产计划等)组成,共同探讨将来可能流行的服装款式、花色、面料等,并讨论大致的成本和零售价格等问题,形成初步的一致意见。
在设计师绘出服装草样并完善后,这个团队还会根据草样进一步讨论确定批量、价格等,决定是否投产。开放的团队、频繁的沟通、保证马上付诸实施,这使Zara的设计除了拥有低成本和流行元素外,更具备了6个月的时尚信息“提前量”。
3.高效的组织管理
ZARA 所有的产品都是通过拉科鲁尼亚的物流中心发送出去的,该中心有5层楼那么高,建筑面积超过50 000平方米,运用非常成熟的自动化管理软件系统(大部分是由ZARA或者Inditex的员工开发出来的)。中心的员工有1 200人,通常每周运作4天,运送的货物的数量依需求而定。产品包装检查完毕以后,每个专卖店的订单都会独立地放在各自的箱子里,通过大约20千米的地下传送带运送到配送中心。为确保每一笔订单准时准确到达其目的地,ZARA没有采取耗时较多且易出错的人工分拣方法,而是借用激光条形码读取工具,它每小时能挑选并分拣超过80 000件衣服。(www.xing528.com)
为加快物流周转,ZARA总部还设有双车道高速公路直通配送中心。通常,订单收到后8个小时以内货物就可以被运走,每周给各专卖店配货2次。物流中心的卡车都按固定的发车时刻表不断开往各地。从物流中心用卡车直接运送到欧洲的各个专卖店,利用附近的两个空运基地运送到美国和亚洲,再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卡车送往各专卖店。这样,欧洲的专卖店可在24小时内收到货物,美国的专卖店可在48小时内收到,日本的专卖店在48~72小时内收到。ZARA的产品配送不可谓是一个神话,能确保各种款式的服装几乎都不在部门停留,从服装在分销中心到被快速地分拣、装机并送往商店,只需很短的时间。同时,每个商店每星期收到2次供货,这种频繁的配货方式一方面完全保证了ZARA店内展示时装的“新鲜度”,另一方面也促使其配送系统快速运转。生产完成后,服装在最长的运输途中也不能超过一个星期。ZARA特别强调速度的重要性。快速反应的供应链是保证ZARA品牌快速、时尚的形象特征的核心,而配送运输作为整个供应链中相当费时的一个环节,对于快速可谓一个敌人,但同时也最有潜力可挖。
4.IT应用
ZARA整个IT技术的应用中,最能发挥快速的特点并且最让人为之着迷的,要数它对数据高度的标准化。首先是对时尚信息的标准化。在时尚信息的搜集和汇总完成之后,ZARA调控中心的办公人员通过会对这些时尚信息进行萃取、分类、归档,将他们以标准化的格式录入总部的数据库之中。就是在这种数据标准化存储的数据库的帮助下,ZARA的设计人员才得以高效地获取并理解来自全球范围的时尚信息,进而把他们糅合成新的时尚设计。
其次是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在ZARA服装生产的过程中,每件衣物在进行裁剪之后,都会有其相应的条形码与之相匹配,并伴随着这些配套的布料,一直经历缝合、装箱、分拣、配送和销售的全过程。这说明在ZARA的这些环节中,对衣物的识别都在使用统一的标准。 因此,在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关于同一款式服装的信息之间绝对不会存在任何不匹配现象,从而保证了信息传递的流畅,进而确保了供应链的快速响应。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疏通流程,在当今大小企业中已经屡见不鲜。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也已经得到了共识。但是,如果说ZARA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标准化通过一定的努力还可以模仿的话,ZARA对服装的美学信息、时尚信息、款式的信息是如何进行标准化,进而促进设计的,这对业界人士来说至今仍然是个谜。ZARA的IT实施具有一定的侧重点,在设计阶段,ZARA大规模地投资,甚至自主设计整个数据库系统,保证每年有大量设计款式的顺利推出。在生产和配送环节,为了确保设计出的服装能够快速上市,ZARA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这里的投资针对IT技术并没占有太大的比例,而是大量的投资于用于生产、分拣和配送的机械设备,而对于销售门店,ZARA的IT投资就显得更加吝啬,他只是利用非常普遍的POS系统,但背后却与总部的数据库相连。另外,对门店的IT投资还包括门店经理的手提通信设备的配备。
不难看出,ZARA的IT投资主要运用于供应链的前端,包括信息的大量搜集和整合,而到供应链的后半部,则减少投资额,只是确保流程的快速运行和信息的有效反馈即可。其实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后者正是前者的结果。ZARA的IT投资策略的妙处就在于,在供应链之初大量整合信息,并结合品牌特性,在设计阶段保证产品的时尚特性。因此,也就无须在供应链的末端做过多的调整,自然可以减少销售环节的IT投资。这样侧重总部的集中IT建设的优点还在于,由于总部的隐蔽性,因而难以被其他公司学习和模仿,保证了公司运作在IT层面的核心优势。
5.独特的营销策略
通过产品组织与设计、采购与生产、产品配送环节的快速、有效运转,ZARA虽然不是时尚的第一倡导者,却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潜能”变成现实的行动者!有人称“ZARA是一个怪物,是设计师的噩梦”,因为ZARA的模仿无疑会使他们的创造性大大贬值。大多数服装零售商的这个周期却达到了6~9个月甚至更长,所以他们都不得不努力去预测几个月后会流行什么、销售会有多大,而一般提前期越长预测误差就越大,以致滞销的商品剩下一大堆,畅销的又补不上,只能眼看着大好的销售机会流逝。ZARA完全打破了传统服装品牌惯例的运作模式,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破坏式创新之路。ZARA总能最及时、最准确地提供顾客此时此刻最想要的东西。ZARA对其品牌形象的定位非常鲜明 ── 时尚、快速、低价,在定价走大众路线的同时在形象上走高端路线。
(1)多款少量,减少同质化产品,满足市场时尚化、个性化需求,奇缺货品产生了一种物以稀为贵的稀有价值和消费者的快速购买欲望。
(2)ZARA一般选择高档的商业区和繁华的交通枢纽,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的第五大道等,它周围全是全球顶级品牌。
(3)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定位,ZARA会为连锁店设计不同的形象。另外,ZARA十分讲究店内商品的组合陈列。
(4)ZARA尽量把销售终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在保持整个销售网络风格划一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密切的关注和监督。另外,将在那些有成长价值的国家设定的核心市场开设店面。
(5)与很多时尚品牌不同,ZARA很少打广告,因为它认为自己的专卖店是最好的广告,它更多的是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不是通过广告将顾客吸引至店中。它的紧跟时尚趋势、频繁更新和少样多款对顾客产生了独特的吸引力。
ZARA以消费者为中心,缩短了前置时间,向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挤压”时间并清除可能的瓶颈,减少或取消那些不能带来增值的环节,小批量、多品种以营造“稀缺”,跨部门沟通、协同快速响应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升品牌价值和竞争力。在一个销售季节结束后,最多有不超过18%的服装不太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而行业平均水平约35%。一年中,只在两个明确的时间段内进行有限的降价销售,一般是8.5折以上,而不是业内普遍采用的连续降价方法,最后平均只有6~7折。如果产品畅销,且总部有现存面料,则迅速通过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追加生产、快速补货,以抓住销售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