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事物诸因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想。随着系统思想的产生,逐渐形成了系统概念和处理问题的系统方法。在《周易》《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古代著作中,都有不少应用系统思想观察和认识事物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事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系统思想表现在治学和社会实践的许多方面。
古人在探索宇宙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朴素的宇宙观。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蕴含系统思想的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易经》从自然界找出了八种基本事物,即八卦(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并将其看作万物之源。《尚书·洪范》则把五行(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这些学说都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在《老子》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来说明自然界的统一性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战国时的名家惠施(约公元前370—前310年)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说明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其无穷的层次关系。战国时的思想家荀况(约公元前298—前238年)在《荀子·天论》篇中指出“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借以表述一个系统是更大的系统的一部分的观点,这里的万物指世界,道指宇宙。在中国古代系统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天人合一说,其中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中心命题,也是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根同源同构,因此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互相感应,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也正因为人来自大自然的造化,人也就离不开自然,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睦的关系。
战国晚期的中医经典理论著作是古人运用系统思想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的典范。《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是由各个器官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一个器官的病变可能影响其他器官或整体,而整体的变化又必然会引发局部的病变。因此,它主张从整体角度来研究病理和病因,并应用脏腑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黄帝内经还把人体系统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的养生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密切相关。它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自然现象、生理变化、社会生活、思想情绪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从更大的整体范围来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这种整体观念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医学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则。
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主张从敌我双方战争格局这个整体出发来研究战争规律。他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分析战争的全局,把环境(天时地利、人心向背等)、系统及其要素(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军心、指挥、战略、战术等)统一起来进行研究。他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揭示了战争的重要规律,强调要从整体上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以便扬己之长,攻彼之短,克敌制胜。孙武的军事系统思想至今仍被国内外所重视。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还反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农业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国风·豳风·七月》中就把农作物与种子、地形、土壤、水分、肥料、季节、气候等物候和天文因素结合在一起,用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研究农事活动的规律。例如,通过天象观测掌握天体运行和季节变化的规律,编制出历法和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
中国古代将自然系统和农业系统看成一个整体,使耕、种、耘、收、藏等农事活动同自然系统中的季节变化相适应。《陈舅农书·天时之宜篇》中说:“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其或气至而时未至,或时至而气未至,则造化发生之理因之也。”即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受着阴阳之气的深刻影响,它们就是在阴阳之气的影响之下生长和发育的。在不同的年份中,“时”和“气”并不总是同步的,有的时候节气到了而农时未到,有的时候农时到了节气未到。在这种情况下,“造化发生之理”也就因之发生了变化。由于“阴阳有消长,气候有盈缩”,所以人们在农业生产中要达到“百谷之成,斯可必矣”的目标,必须“顺天地时利之宜,识阴阳消长之理”。《三农纪·月令》还观察到生物与天象、气象之间的整体联系,描述了草、木、鸟、兽、虫、鱼等生物,随着季节、天象和气象的变化而发生生态学演替的规律,从而给人们提供了根据物候表征来掌握天时变化和从事各种农事活动的可能。在中国古代农业中,天体运行、气候变化、物候表征和农事活动是和谐统一的。(www.xing528.com)
古代的许多大型工程,如万里长城、城市园林、宫廷建造、水利工程等都体现了系统思想。
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设计的都江堰就是系统思想十分成功的实践代表。工程充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需要和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的系统规划“凿离堆,辟沫水之害”“此渠皆可行舟,余则用溉浸”“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将人工渠与当地河道贯通,实现了水的合理分布。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渠首起,直至千支万流的渠水末梢,未见一坝一堰,完全利用天然地势,使所有水量都自然到位,没有任何外力强制,即 “水到渠成”。对于岷江的分水、泄洪、排沙等问题,在总体规划上做了全面综合治理的考虑,创造出一套合理、奇特、费省效宏的枢纽工程布局。都江堰在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都体现了系统思想,因而费用省、收效大,又便于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还用刻有标记的石人组成水则信息系统。根据成都平原的水情信息来控制流量,以满足各渠系的用水需要,并防止洪水。古代由于通信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通报水情和用水需求,为此采取了统计的方法,根据成都平原历年水情的经验数据刻画水则,参考水则来控制流量。这说明中国古代人民在2 00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大型水利工程中信息反馈的重要性。图1-1为都江堰水则信息系统框图。都江堰工程历2 000多年而仍能保持原有的功能,实为古代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成就。
图1-1 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其水则信息系统框图
北宋,宋真宗统治时期(公元998—1022年),皇城东京曾起火。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废墟。为了修复这些宫殿,晋国公丁谓主持修缮工程。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三个大问题: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废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运来大量新土。不论是运走垃圾还是运来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大量的运输问题。如果安排不当,施工现场会杂乱无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丁谓研究了工程之后,制订了这样的施工方案: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其次,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新变为平地。依照这个施工方案,不仅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经费,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从而使城内的交通和生活少受施工的影响。这个设计施工方案充分体现了系统优化思想。
中国古代系统思想与自然哲学有密切关系,强调对自然界的整体性、统一性的认识,但缺乏对整体各个要素的认识能力。因此,中国古代系统思想往往带有猜测和思辨的性质。古代的中国人关于整体层次发展、转化等朴素的系统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曾展现出智慧之光,并在大量的实践中为后人积累了统筹、协调和优化的丰富经验。因而,进一步研究和发掘中国古代的系统思想,对于丰富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仍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