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村落形态,这些村落形态在地理学科、建筑学科中通常指的是村落的聚落空间形态。按照村落的地理形态和自然形态差异,一般可以将我国村落形态划分为集村和散村两大类,主要是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村民沿河流、湖泊、山谷、道路、平原、盆地等建造住房、修建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设施,从而形成条带状、环状、团状等集村或者是不规则状分布的散村。范少言、陈宗兴认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是指农业地域中居民点的组织构成和变化移动中的特点,以及村庄分布、农业土地利用和网络组织构成的空间形态及其构成要素间的数量关系。[11]
不同村落形态的形成主要受制于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塑造了不同村落中居民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乡村居民为了更好地安居乐业以及发展农业生产,主动地依托村落所处的地理环境,以村落为空间载体,依据河流、山川、土地等自然资源,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景观等方面因素,合理地进行村落的选址与布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等是村落选址布局的理想模式。结合地方性农业生产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合理地安排多品种的农作物的交叉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种植,实现耕地的轮作和休耕,使用畜禽粪便、植物秸秆、草木灰等作为农家肥。传承和运用传统农法的经验和地方性生产技术,发展地域特色性的原生态农业,同时也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如云南哈尼族梯田、珠三角的桑基鱼塘、江西婺源油菜花等。按照村落人口增长与村域自然资源的可承载性与可循环再生利用的原则,形成了崇尚自然、勤俭节约、循环有序的乡村生活方式,将自然再生产与村落的人口再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以村落为空间载体形塑了山、湖、林、地、人的有机融合和统一,使村落具备“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有效地实现了村落的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