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台北参加企业家峰会时语出惊人:“曾经送了很多员工去上MBA,回来却都变笨了。学习别人成功的模式并没有意义,而是要有失败的经验才会真正学到东西。”马云对MBA教育的不认可由来已久。在阿里巴巴创业初期,他就开除了95%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国内高校的MBA高管。马云的理由是:他们说的时候头头是道,做的时候无从下手。马云一直是我比较尊重的企业家之一,他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马云在演讲中只说了MBA,并没有说目前的EMBA,甚至还有最新出来的“后EMBA”。这些学费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教育模式在中国为什么大受从普通员工到企业老板的青睐?还有,目前在国内任何一个机场、火车站,还有书店,不绝于耳的是各种充满诱惑的“成功类”“励志类”“潜能类”的培训视频,目不暇接的是各种包装精美的“秘诀类”“法宝类”“终极类”书籍。黑格尔评价孔子思想时认为儒家学说只是道德教训,“思辨的哲学是一点都没有的。”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中国香港学者邱震海也认为:“中国人精神盲点源于理性缺乏。”目前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群体性狂热或者群体性迷思现象反映出的都是理性与逻辑的缺失。在理性缺失的情况下去学习别人的成功模式,的确不如自己在失败中得到的教训更有价值。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学习别人的成功模式真的没有意义?我们可以看一下阿里巴巴的情况。从商业模式来看,淘宝的平台商业模式明显和美国eBay有共同之处。eBay是1995年成立的,早于淘宝八年,如果说淘宝一点都没有学习或者借鉴eBay,肯定说不过去。从企业管理来看,为阿里巴巴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力资源“政委体系”就是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的,而且连名称都一样;从经营方法来看,自小有武侠情节的马云第一次举办互联网“西湖论剑”时还毫无名气,但是由于学习了金庸小说里的“华山论剑”思想,又请出金庸主持,才一下子打响了阿里巴巴的知名度。我们不否认阿里巴巴的创新之处,但是也不能否认阿里巴巴也一直在学习。我们不否认阿里巴巴可能会超越曾经的学习对象,但是不能说学习别人的成功模式没有意义。
所以,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成功企业的经验,还是失败企业的教训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三个方面:学什么?怎么学?学完怎么做?
第一种,经验复制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别人做什么,我就学什么。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学。学完以后把别人的经验原样复制过来。这种经验复制式学习是一种最初级的学习方式,也是最简单实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比较适合知识结构相对稳定的技术类学习和工具类学习。不足之处在于适合学习的内容都是基本固定的,大家都可以学,学了之后都可以做,不会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更不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只是复制成功企业的经验,自己是不可能成功的。马云说学习别人的成功模式没有意义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成功企业可以被学习,但不能被复制。国内企业界一直有一种现象,很多“高大上”的西方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到中国以后都会产生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无论是企业文化、平衡计分卡、领导力,还是流程再造、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很多中国企业都一窝蜂地引进并学习西方的经典管理理念和工具,但是真正在企业落地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却寥寥无几。北京大学著名哲学教授楼宇烈先生曾经提出:“企业盲目引进西方观念会水土不服。了解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张瑞敏在谈到360度考评时也说过:“360度考评是很多国际化大公司普遍用的考评方式,你的上级、下级、同事都来考核你,但是我认为这个到了中国完全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中国讲关系。”
第二种,优化提升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先做分析判断,只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消化吸收,而不是“囫囵吞枣”式的复制粘贴。学习完后还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优化改进,最后固化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华为“变革三部曲”中的“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就是强调了要优化改进后才能进行知识固化,确保学习的经验知识是适合自己的,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对自己有价值的。华为的任职资格项目,IPD/ISC/IFS/LTC项目都是遵循了先僵化引进,后优化提升,最后固化成型的思路,使先进的西方管理工具最终在华为成功落地,并能在企业实际操作中运行良好。比如目前市场行情非常火爆的领导力管理。美国著名咨询公司怡安翰威特大中华区首席领导力顾问FrankGallo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你直接把西方领导力理论拿到中国用,一定会失败;但是如果你借鉴了西方的理论框架,同时又考虑到了中国的文化和国情,把两者结合了,你就能成功了。”(www.xing528.com)
第三种,思想升华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学习别人怎么做,而且学习别人为什么这么做,最后再决定自己怎么做。这种学习不再只关注操作层面的学习,而是领会别人思想层面的精髓,然后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把优秀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企业实践中去,从而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日本的很多企业家从中国的《孙子兵法》中汲取到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并把孙子的军事思想应用到企业的商战中去。稻盛和夫从中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中受到启发,提出了“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并认为工作即修行。如果单纯从操作的层面来看,无论是孙子的军事思想还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不仅和现代商业社会相距久远,而且与企业运营似乎也没有直接关联。日本企业家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他们从优秀的思想家那里汲取营养以实现自身的思想升华,并利用这些思想指导企业、引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任正非的企业实践来看,“利出一孔,力出一孔”的思想,“自我批判”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深淘滩、低作堰”的思想等都是从以前的思想家那里学习来的。华为每一个闪光的商业思想、每一个独到的经营理念都有其哲学渊源和历史出处。正如任正非自己所说,他看了很多书籍,学了很多思想,至于如何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他自己也不清楚。从整体的角度而言,华为的商业成功其实就是任正非企业哲学思想的成功实践。这就是企业哲学核心的价值所在。
我们再来看马云。从小痴迷于武侠小说的马云无疑有着侠客情结。无论是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企业理念,还是马云天马行空、特立独行式的企业风格无不体现了他江湖武侠式的企业哲学。阿里巴巴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命名为“六脉神剑”,要求每位员工都必须有一个“花名”,阿里巴巴集团的五个子公司被称为“达摩五指”。可以这么说,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就是建立在马云的武侠思想之上的,也是中国传统武侠思想深刻影响的结果。
企业哲学就是总结并提炼优秀企业成功背后的思想和智慧的学问。企业思想和智慧的分享和传承不仅是企业哲学的使命,也是企业哲学的核心价值。因为事实证明,“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只有思想的成功,才会最终带来企业的成功。
不过,如同英国著名作家威·赫兹里特所说:“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伏尔泰也认为:“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再华丽的思想也要付诸实际行动才会最终收获甜蜜的果实。“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欧·梅雷迪思说过:“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最后审判人。”不通过实际行动的检验,我们无法得知思想和智慧的价值,也不会了解理论的谬误所在。历史的教训必须要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