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化的概念与原理解析

国际化的概念与原理解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上当前并没有统一的对国际化的定义,国内外很多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国际化进行了论述。Yang&Wu则认为国际化应包含运作模式、产品偏好和扩展策略,等等。因此本研究对于国际化的定义为,企业于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有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即可视为国际化。这些承包商参与到高铁建设中的角色不同,其国际化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

国际化的概念与原理解析

国际上当前并没有统一的对国际化的定义,国内外很多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国际化进行了论述。例如:

(1)Shapiro(1978)认为一家企业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从事产品制造或是销售活动即可称为国际化。将自身企业推向国际化道路的原因很多,比如技术垄断、规模经济、商标及产品差异等,这些都可能是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并且,企业通过出口或许可证贸易的方式并不能获得知识资产的全部收益,此时跨国公司就倾向于以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利用其独特的垄断优势。

(2)Phatak(1992)的看法与夏皮罗(Shapiro)相似,他认为任何商业活动只要涉及两个以上国家就可称为国际化,且这个国际化的定义不会因为这个商业活动来自于公营或私营企业而不同。他进一步指出产品尤其是知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就会利用国际化的方式将其所拥有的特殊优势资本化和跨国化。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以企业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从而使得资源和产品在企业内部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

(3)Hitt,Hoskisson&Kim(1997)基于战略管理的视角,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运营市场国际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企业将销售、制造、研发等活动推进到不同的国界,即称为国际化,这是与产品多样化并列的一种多样化战略。他们与前两个学者一样都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切入点,指出国际化的定义。

(4)Reeb,Kwok&Young(1998)则是以企业组织结构为切入点,指出企业于母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设立分、子公司,并且股东既包含国内成员又包含国外成员,这样的行为也可称为国际化。

(5)Annavarjula&Beldona(2000)针对国际化以往的不同研究视角进行总结,将国际化形式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企业向国外投入资源,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即经营活动;第二类,企业拥有母国以外国家或地区的资产,如土地、设备、股权;第三类,企业管理层或企业经营策略是否具有国际化的视野。Yang&Wu(2015)则认为国际化应包含运作模式、产品偏好和扩展策略,等等。(www.xing528.com)

(6)Giulio&Moro(2016)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种企业战略,当企业想要扩展国际市场时,国际化即构成了该企业的主要战略,他不同于以往的关于国际化实际行为作出的定义,从战略的角度指出了更广泛的国际化定义。

表1-2 国际化研究成果

续 表

综上所述,绝大部分学者对于国际化的定义虽不尽相同(表1-2),然而都是企业于母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本研究对于国际化的定义为,企业于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有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即可视为国际化。鉴于本书主要研究中国高铁承包商“走出去”的国际化程度策略,中国高铁承包商包含众多企业,有负责工程建设的土建承包商和轨道铺设的相关承包商,还有成套设备出口的车辆等承包商以及运营维护的相关承包商。这些承包商参与到高铁建设中的角色不同,其国际化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故本研究国际化所包含的范围包括制造产品、销售活动、承揽项目、设立分/子公司、并购、国际化战略等各种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