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结果分析

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结果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中国RDV 份额变化情况不同的是,日本从2000年的2.95%下降到2014年的1.80%,美国从2000年的15.92%下降到2014年的9.99%,均表现为下降趋势。

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结果分析

9.15.3.1 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结果分析

出口增加值一方面可反映一国某部门出口中获得的实际贸易利得,另一方面它也是计算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和参与度的基础,因此本节运用总出口分解框架分解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图2显示了2000—2014年中国该部门的出口分解结果。图2中DVA、RDV、FVA、PDC四项均为百分比形式,表示对应项增加值占该部门当年出口的份额。

2000—2014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部门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出口的绝大部分,其中,DVA份额为70%左右。另一项构成国内增加值的RDV在总出口中所占比例最少,仅有1%~3.3%,表明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先出口再返回国内的增加值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中国该部门出口量比国内需求量大很多,由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可知,2014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内消费仅占部门总产出的5.4%,其他94.6%均出口到世界各地;二是由于中国在该部门全球生产中多集中于下游生产环节,如装配、加工、组装等,产品一经生产便可直接投入使用,无须经历中间品的跨境进口环节。同时,由于下游生产环节对中间品的进口需求较大,进口的中间产品又包含了大量的国外增加值,因此,该部门FVA占部门总出口的比例较高,大致保持在20%~30%。此外,重复计算项PDC 的出现间接反映了生产网络的复杂程度,是由于海关数据的重复统计和分解模型的处理所导致的。2000—2014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中的PDC占出口的比例几乎保持在10%以内,占比相对较小。

图2 2000—2014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构成

如图2所示,DVA份额从2000年的70.64%波动上升到2014年的72.10%。在DVA 的变化趋势中,2001年和2008年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00—2001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DVA 份额从70.64%增长到72.15%,而2001年后却经历了一个明显的递减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国加入WTO 的身份转变使中国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贸易和全球生产中;另一方面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较低,在国际生产中主要承担了“世界工厂”的角色,从而未获得与逐年大幅上升的总出口相匹配的DVA 份额。DVA 份额的下降趋势在2008年停止并开始逆转,说明经济危机影响了国际生产活力,中国在危机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取得了效果。与DVA 的变化趋势不同,RDV 逐年上升,从1.10%增加到3.27%,增长了将近3 倍,说明中国该行业的中间投入比例逐年加大。DVA 和RDV 两项之和作为国内增加值计入本国GDP,总体上在波动中有所上升。与DVA 类似,FVA 的变化以2001年与2008年为拐点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PDC 作为间接反映生产网络复杂程度的指标,其变化趋势与FVA 大致相近。

除对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进行分解外,本节还对德国日本韩国、美国该行业出口进行了分解,用于进一步比较分析,分解结果见图3。为更加清晰地展示RDV份额的变动,图3中将纵坐标最小值调整到65%,65%以下的部分均属DVA。

总体而言,德国、韩国、日本、美国的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构成与中国大体相近,均为DVA 占最大比重。四个对比国中,德国与中国的出口构成最为相似,表现为DVA 份额始终高居70%左右,FVA 大约为20%,RDV 和PDC 所占比例极小,但是,两国呈现出的变化趋势却显著不同。研究期内,德国四个分解项的份额变化以轻微波动为主,并未显示出与中国类似的规律性变动。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DVA呈现下降,与同期中国的情况完全相反。日本DVA份额为85%左右,显著高于其他四国。五个国家中最为特殊的是美国,其RDV 在2000—2014年保持在9%至17%之间,显著高于其他国家2%的平均水平。

图3 2000—2014年德国、韩国、日本、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构成

虽然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构成与德国、韩国、日本、美国相近,但是各项占比仍存在差异。研究期内,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DVA 约占该行业总出口的70%。日本作为五个国家中DVA 占比最高的国家,其DVA 份额高达83%~89%。为进一步分析中日两国DVA 的内部差异,本节将DVA 进一步分解为DVA_FIN、DVA_INT、DVA_INTrex(具体含义见图1),百分比表示3 项分别占本国DVA 的比重。由图4 可知,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DVA_FIN 百分比都呈下降趋势,中国在 2000—2014年下降了4.61%,而日本下降了9.56%,降幅更为明显。中日两国DVA_INT百分比均表现为上升,DVA_INTrex 百分比均在波动中保持较为稳定的值。但是两国3项百分比数值显示,中国DVA 以DVA_FIN为主,DVA_INTrex 仅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而日本DVA_INT 和DVA_INTrex之和约占DVA 的60%左右,其中DVA_INTrex 份额约为20%,为中国的2倍。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参与国际贸易中,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更多地出口最终产品,而日本更多地出口中间产品用于其他国家的进一步生产。此外,中国的中间产品出口也多与传统贸易形式类似,其中包含的复杂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较少。因此,日本该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较中国而言更高,而增加的DVA_INT 比例也表明中国在全球化生产中逐步向上游生产环节移动。

五个国家的RDV中,美国RDV份额最高,韩国RDV 份额最低。2000年中国RDV份额在五个国家中排名第四。随着中国RDV 份额的逐年增长,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RDV份额第二位的国家。与中国RDV 份额变化情况不同的是,日本从2000年的2.95%下降到2014年的1.80%,美国从2000年的15.92%下降到2014年的9.99%,均表现为下降趋势。

图4 中日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中DVA构成

关于FVA份额,从图3可以看出,五个国家中中国的FVA份额最大,美国最小。随着各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全球生产中,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部分都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趋势,但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中的FVA 显著高于其他四国也说明了中国该行业在国际生产中较依赖中间产品进口,贸易利得提升空间较大。从五个国家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分解结果可以看出,各国PDC 在2000—2014年均保持相对平稳或平稳中略有上升的趋势,反映出生产网络复杂程度的加深。

9.15.3.2 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分析

本节通过对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出口分解明确了中国该行业出口中的增加值构成,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变化情况。本部分将利用上文增加值计算结果,测度中国该行业的GVC_position指数,直观分析中国该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变动。表1展示了2000—2014年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美国五国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

表1 2000—2014年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WIOD 数据库计算得出。

2000—2014年尽管中国该行业的位置指数从2000年的 - 0.130上升到 2014年的 - 0.112,但仍持续为负。这表明隐含在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总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大于国内间接增加值。总体来看,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的位置指数变化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1年,位置指数从 - 0.130增长到 - 0.110。第二阶段为2002—2008年,位置指数从 - 0.135 下降至 - 0.203,降幅达到33.5%。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环境的快速转变使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量大幅提升,但是,“世界工厂”的角色定位使其国际生产地位不仅没有表现出与出口量相匹配的提高,反而持续降低。第三阶段为 2008—2014年,其位置指数持续增长,到 2014年达到 - 0.112,表明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得到了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经济危机影响了国际贸易活力,中国该行业出口有所放缓;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制造业升级改革,对该行业国际生产位置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中国相似,德国该行业的位置指数在2000—2014年持续为负。尽管在某些年份德国位置指数有较小的上升,但总体来看,德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在全球生产中的位置呈下降趋势。韩国该行业位置指数在研究期内表现为上升,2004年其位置指数首次由负值变为正值。2004—2010年,韩国光电设备制造业位置指数迅速增长,2007年甚至达到0.88。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产量急剧提升,韩国由于掌握了部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专利从而提高了其在全球生产中的位置,例如显示设备。日本光电设备制造业的位置指数在五个国家中居于首位。在2000—2011年,日本该行业位置指数几乎保持在0.1,未发生较大变动。2011年以后,这一指数出现下降,到2014年下降至0.47,但仍然高于其他四国的同期水平。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在2000—2009年持续上升,但从2010年开始锐减。

从表1 可知,德国和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位置指数类似,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而在上文对出口分解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德国亦是四个对比国中与中国该行业出口构成最相似的国家。日本和美国拥有较高的位置指数,意味着这两个国家的光电设备制造业在全球生产中处于更加上游的位置。通过对中国与四个对比国的位置的分析,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虽然出口额巨大,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却不容乐观,与美国、日本等具备光电设备制造先进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家间差距仍然较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由于技术落后和研发能力等原因,中国在该产业部门中主要承担产业链上的加工组装环节,与上文出口分解中显示的DVA_FIN 份额高相一致,相对而言,生产环节更靠近最终消费,导致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较低;另一方面,中国在生产者驱动的光电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链上游大量依赖进口,以智能手机为例,其存储器触摸屏、显示屏、相机镜头、蓝牙系统等技术含量高的上游部门皆依赖进口(尚涛,2015)。因此,位置指数比较低,显示中国在价值链中处于下游位置。

9.15.3.3 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析

本节除对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进行分析外,还测算并分解了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不仅能进一步比较位置指数相近的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的差别,而且通过前后向的分解明确了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具体参与的位置,是对位置指数的补充。

图5展示了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2000—2014年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及其变动。总体上,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经历了以2001年和2007年为节点的“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分别于 2007年达到最大值0.36,于2014年达到最小值0.258。进一步把参与度分解为前向参与度与后向参与度,可知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向参与度极低,在研究期内始终处于0.1以下,平均值为0.069,而后向参与度平均值可达0.236,为前向参与度均值的近3.5 倍。2000—2014年前向参与度总体略有下降,但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后向参与度在2000—2001年下降,2002—2007年持续上升,年均增幅达6%,2008年之后下降并于2014年降至最小值0.192。前后向参与度的较大差距反映了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总参与度的“虚高”,即归属于国外增加值的部分远大于间接国内增加值部分。数值极低和略有下降趋势的前向参与度与上文中较低的位置指数都表明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相对下游的位置。

图5 2000—2014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www.xing528.com)

图6 2000—2014年德国、韩国、日本、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在纵向分析的基础上,本节将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进行横向对比。如图6所示,五个国家中,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最高的是德国,研究期内围绕0.3上下波动,变化平稳。其次是韩国,参与度介于0.29到0.32之间,其中在2001年和2009年有两次较为明显的下降过程。再次是中国,虽然个别年份(如2007年)高于德国和韩国,但总体上略低于德国和韩国。排名第四的国家是日本,参与度最小的是美国。这一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整体情况说明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正积极融入国际分工合作体系之中,注重与其他经济体的行业贸易往来,在增加贸易规模的同时拓展了其贸易网络。从前文分析可知,中国和德国不论在位置指数还是参与度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通过对参与度进一步分解,两国之间的差别得以显示。不同于中国前后向参与度之间的巨大差距与明显的变化趋势,德国前向参与度均值为0.104,高于中国前向参与度50.7%,德国后向参与度与前向参与度的比值大致为2∶1,且两者在15年间数值稳定、变化极小。这说明虽然中德两国位置指数相近,但是德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前向参与度大于中国,其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中的间接国内增加值出口份额高于中国。另一位置指数较低的国家为韩国。总体上韩国前后向参与度相当,部分年份前向参与度超过后向参与度。日本、美国与中国恰好相反,表现为前向参与度远大于后向参与度,说明两国在全球生产中通过直接进口国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增加值远大于隐含在本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处于全球价值链更上游的位置。

9.15.3.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节基于WIOD 数据库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出口增加值及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结果显示,中国该部门出口中 DVA 约占部门总出口的70%,其中以传统贸易形式获得的DVA 为主;RDV 占部门总出口的1%~3.3%,在研究期内持续上升,表明中国参与复杂全球价值链获得的增加值呈增长趋势,隐含在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为20%左右,显著高于其他四国,说明中国该部门出口对国外中间产品仍较为依赖。进一步计算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指数和参与度,得出位置指数在研究期内均为负值,从 2000年的 - 0.130 到2014年的 - 0.112 略有上升,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差距较大。参与度均值为0.305,其中以后向参与为主,与美国、日本相反。综上,中国该行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主要通过最终产品出口和以传统贸易形式出口中间产品获得,同时,较低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和前后向参与度的较大差距均表明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仍处于较下游的位置。

因此,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占据产业链中的高价值增值环节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当前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本节认为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构建完善的技术供给和支持机制。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在金融财税等环节实施费用减免政策,鼓励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扶持上游原材料产业,从源头上降低行业生产成本,推动技术进步。技术瓶颈的突破,既可以为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争取到更高增加值的生产环节,又可以打破技术先进国家的垄断,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第二,改善生产结构,使光电设备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等上游环节靠近。在新的国际贸易特征下,光电设备制造业势必会越来越活跃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更加注重中间产品加工生产环节。此外,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生产到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生产过程的转变也是中国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林桂军,何武,2015.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及升级趋势. 国际贸易问题,(4),3 - 15.

[2] 刘维林,2015. 中国式出口的价值创造之谜: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解析. 世界经济,(3),3 - 28.

[3] 马风涛,2015.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长度和上游度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8),3 - 10.

[4] 乔小勇,王耕,郑晨曦,2017. 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基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 世界经济研究,(2),99 - 113.

[5] 尚涛,2015.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增加值贸易与分工地位指数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4),91 - 101.

[6] 汤碧,2012. 中日韩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特征和演进趋势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实证研究. 财贸经济,(10),93 - 101.

[7] 王飞,郭孟珂,2014. 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国际贸易问题,(12),14 - 24.

[8]王厚双,李艳秀,朱奕绮,2015. 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8),11 - 18.

[9] 王岚,2014. 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统计研究,(5),17 - 23.

[10] 徐厚永,2013.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11] 闫云凤,2015. 中日韩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贸易增加值的测度和比较. 世界经济研究,(1),74 - 80.

[12] 周升起,兰珍先,付华,2014.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 等的“GVC 地位指数”. 国际贸易问题,(2),3 - 12.

[13] 邹鑫,2013. FDI 与中国IT 商品贸易结构关系分析.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14] HUMMELS D.,ISHII J.,YI K.M,2001.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4(1),75 - 96.

[15] JOHNSON R.C.,NOGUERA G,2012. 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86(2),224 - 236.

[16] JIANG,X.,LIU,Y.,2015. Global value chain,trade and carbon: Ca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sector.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7),1 - 7.

[17] KOOPMAN,R.,POWERS W.,WANG Z.,2010.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8] KOOPMAN,R.,WANG,Z.,WEI,S. J.,2016. 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104,459 - 494.

[19] LINDEN,G.,KRAEMER,K.L.,DEDRICK,J.,2009. Who captures value in a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 the case of apple’s ipod.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52(3),140 - 144.

[20] WANG,Z.,WEI,S. J.,ZHU,K. F.,2013. Quantify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 at the bilateral and sector Level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1] YE,M.,MENG,B.,W,S. J.,2015. Measuring smile curves in global value chains.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c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