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3.1 俄罗斯对外贸易隐含碳总量分析
如图1所示,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由1996年的446.32百万吨减少到1997年的324.37百万吨,1998—2000年则呈较大幅度增加,于2000年达到1 051.47百万吨,2001—2006年相对稳定,维持在946.86百万吨左右,随后的2007—2008年再次呈增加态势,并于2008年达到了测算期的最高值1 194.41百万吨,2009年则大幅减少到627.45百万吨;俄罗斯进口隐含碳在1996—1998年平均维持在12.12百万吨的较低水平,1999—2000年平均进口隐含碳下降到9.15百万吨,2001—2008年呈增加趋势,并于2008年达到测算期的最高值105.27百万吨,2009年则减少到66.24百万吨。
1997年俄罗斯的出口隐含碳减少,可能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7年10月—1998年8月的俄罗斯三次金融大风暴有关;1998—2000年俄罗斯出口隐含碳呈较大幅度增加,是1998年的“反危机年”后经济运行状况逐步好转的结果;2001—2006年俄罗斯的出口隐含碳整体来说比较稳定;2007—2008年俄罗斯出口隐含碳呈增加趋势,并于2008年达到了测算期的最高值1 194.41百万吨;然而2009年俄罗斯的出口隐含碳出现了大幅减少,这可能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图1 1996—2009年俄罗斯贸易隐含碳
在进口隐含碳方面,1996—1998年的进口隐含碳因为经济低迷而维持在较低水平;1999—2000年俄罗斯的进口隐含碳有所下降,这可能受俄罗斯三次金融大风暴的影响;2001—2008年俄罗斯的进口隐含碳与进口额呈相同的增长趋势,并于2008年达到测算期的最高值105.27百万吨;2009年俄罗斯的进口隐含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这可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将出口隐含碳和进口隐含碳比较可知,在测算期内俄罗斯的出口隐含碳高于进口隐含碳,是隐含碳净出口国。从1996—2003年,净出口隐含碳逐年递增,年复合增长率为5.36%,而2003—2009年,又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 - 5.40%。总体上,俄罗斯净出口隐含碳虽然呈现一定的波动,但变动幅度较小。
9.12.3.2 俄罗斯对外贸易隐含碳部门分析
(1)俄罗斯出口隐含碳部门分析
如图2所示,与俄罗斯是资源出口大国的实际情况相符,该国的出口部门中隐含碳最多的前4个部门分别是采矿业、基本金属业、煤加工炼油业及化学和化工产品业,这4个部门隐含碳之和占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比例高达89.39%,其中采矿业占总出口隐含碳的比例为44.67%。采矿业的出口隐含碳波动性较明显,1996—2000年采矿业出口隐含碳与总出口隐含碳呈相同的变动趋势,2000年采矿业出口隐含碳开始下降,并于2006年降低到321.32百万吨,2008年达到最高值518.72百万吨;2009年再次下降,可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与采矿业不同,煤加工炼油业、化学、化工产品业和基本金属业的出口隐含碳量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分别围绕均值122.86百万吨、60.08百万吨和192.79百万吨波动。
图2 1996—2009年俄罗斯出口隐含碳排名前4位部门的隐含碳变化
(2)俄罗斯进口隐含碳部门分析
如图3所示,在俄罗斯的进口隐含碳中,排名前5位的部门分别是电子和光学设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机械及其他未分类制品、化学和化工产品业和基本金属业,这5个部门隐含碳之和占俄罗斯进口隐含碳的比例为64.45%。5大部门进口隐含碳的变化趋势与图1中俄罗斯进口隐含碳总额的变动大体一致:2003—2008年这5个部门的进口隐含碳均大幅增长;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这些部门的进口隐含碳呈下降趋势。其中电子和光学设备业是进口隐含碳最多的部门,占总进口隐含碳的比例为19.46%,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22.36百万吨,2008—2009年的负增长率为31.56%。
图3 1996—2009年俄罗斯进口隐含碳排名前5位部门的隐含碳变化
9.12.3.3 俄罗斯对外贸易隐含碳国别分布
(1)俄罗斯出口隐含碳国别流向(www.xing528.com)
如表3所示,俄罗斯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国别流向的集中度较低,前10大出口国的隐含碳之和占出口隐含碳总量的比例不足50%。其中,俄罗斯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最大流向国是荷兰,出口隐含碳占比逐年递增,1996年俄罗斯出口荷兰的贸易隐含碳为22.53百万吨,占总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比例为5.05%,2009年这一比例上升至10.81%。测算期内,俄罗斯出口德国的贸易隐含碳呈现逐年递减趋势,1996年,俄罗斯出口德国的贸易隐含碳占总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比例为8.19%,2009年下降至4.21%。中国作为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隐含碳在40.49百万吨左右浮动,平均占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4.80%。
表3 1996—2009年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国别流向
(2)俄罗斯进口隐含碳国别来源
如表4所示,与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国别流向不同,俄罗斯进口贸易隐含碳的国别来源集中度较高,前10大进口来源国的隐含碳之和占进口隐含碳总量的比例超过80%。其中,贸易隐含碳的最大进口来源国是中国,占比逐年递增,1996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贸易隐含碳为2.81百万吨,占总进口贸易隐含碳的比例为28.40%,2009年进口隐含碳增长至33.51百万吨,比例上升至50.58%。测算期内,俄罗斯从德国和美国进口的贸易隐含碳也比较多,但是呈现逐年递减趋势,1996年,俄罗斯从德国和美国进口的贸易隐含碳分别为1.53百万吨和1.78百万吨,占总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比例分别为15.47%和18.04%,2009年这一比例分别下降至5.52%和4.23%。俄罗斯来自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隐含碳数量比较小,但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隐含碳从2002年开始不断增加,以日本为例,2002年俄罗斯进口隐含中来自日本的比例为2.00%,到2008年这一比例约为2002年的3倍,达到6.51%。
表4 1996—2009年俄罗斯进口隐含碳的国别来源
续表
9.12.3.4 俄罗斯出口隐含碳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采用SDA模型,本节分析了1996—2009年俄罗斯出口隐含碳变化的驱动因素,并结合出口隐含碳的变化趋势,分6个时期分析了各阶段出口隐含碳变化的影响因素,如表5和图4所示。
表5 1996—2009年俄罗斯出口隐含碳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 单位:百万吨
图4 1996—2009年俄罗斯出口隐含碳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1996—2009年,俄罗斯出口贸易隐含碳整体增加,其中规模效应对隐含碳变动的影响最大,使俄罗斯出口贸易隐含碳增加了266.14百万吨,贡献率为146.93%;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增长,分别使出口隐含碳减少33.09百万吨和51.91百万吨。
阶段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在各阶段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均对出口隐含碳的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而结构效应的影响较小。由于各阶段经济环境的不同,各效应发挥作用的方向有所差异,特别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段,如2008—2009年,各个效应均导致了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减少。从1997年开始,总体来说,技术效应引起了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增加,但是其在出口隐含碳增加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变小,如1997—2000年技术效应使俄罗斯出口隐含碳增加了317.84百万吨,而在2001—2006年、2006—2008年这一数值分别为105.60百万吨、98.25百万吨,这表明俄罗斯在能源使用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有所改善;结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减少,但是影响较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