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减少俄罗斯贸易隐含碳?——双边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与结构分析

如何减少俄罗斯贸易隐含碳?——双边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与结构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使俄罗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减少其出口隐含碳,需要对其贸易隐含碳进行进一步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本节利用双边贸易投入产出模型,对俄罗斯1996—2009年的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并使用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对出口隐含碳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

如何减少俄罗斯贸易隐含碳?——双边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与结构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际贸易发展对CO2排放具有重要影响。贸易隐含碳已成为气候变化谈判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魏本勇等,2010),也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

隐含碳测算是贸易隐含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采用里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法,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早期的研究主要基于单区域投入产出(SRIO)模型(Wyckoff和Roop,1994;R.Schaeffer和A.Sá,1996)。由于仅有一国的投入产出表和进出口数据,所以该模型在计算隐含碳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考虑到SRIO模型的局限性,学者提出了双边贸易投入产出(BTIO)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每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估算各个国家的完全排放系数,然后利用相互之间的贸易总额数据测算出各自的进出口隐含碳(周茂荣和谭秀杰,2012)。

为了准确模拟国际产业链彼得斯和赫特威茨(Peters and Hertwich,2004)建立了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该模型把进口区分为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考虑全球供应链,以最终消费为出发点,分析了生产某一消费品导致的全球碳排放。此外,与双边贸易投入产出(BTIO)模型不同,该模型能够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

在测算贸易隐含碳的基础上,部分学者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分析了隐含碳变化的驱动因素。SDA模型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基于格罗斯曼和克鲁格(Grossman and Krueger,1991)所建立的贸易环境效应分析框架,将贸易的环境效应分解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阎和埃里克(Yan and Erik,2014)运用SDA模型分析了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在1995—2007年间出口隐含碳和进口隐含碳的变化,研究发现,平均而言,规模效应使贸易隐含碳增长了50%,碳排放强度使贸易隐含碳减少了30%。(www.xing528.com)

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碳排放国同时也是贸易大国,对全球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部分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涉及了俄罗斯贸易隐含碳。阿曼达和威科夫(Ahmad and Wyckoff,2003)在对OECD国家贸易隐含碳的研究中发现1995年俄罗斯是OECD国家的第二大隐含碳输出国;马述忠和黄东升(2011)应用MRIO模型分析了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5年的贸易隐含碳,研究表明这10年间俄罗斯是隐含碳的净出口国。

但是,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对俄罗斯贸易隐含碳的研究并不多。为了使俄罗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减少其出口隐含碳,需要对其贸易隐含碳进行进一步研究。此外,中国和俄罗斯作为金砖合作机制的成员,均为碳排放大国和贸易大国,对俄罗斯贸易隐含碳进行研究,对于双方通过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本节利用双边贸易投入产出(BTIO)模型,对俄罗斯1996—2009年的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并使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对出口隐含碳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