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2.1 数据来源
根据测算模型,测算对外贸易隐含碳需要投入产出表数据、贸易数据和碳排放数据。其中,现有研究文献广泛使用的单区域或者多区域的投入产出表不能全面刻画出各国(地区)参与垂直分工的情况,而且这些投入产出表多为年份不连续的数据,不利于分析对外贸易隐含碳长期的变动趋势。针对上述问题,本节采用WIOD(The 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数据库中的全球投入产出表,该数据库提供了1995—2009年全球投入产出表和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全球投入产出表包括7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欧洲欧元区(德国、法国等17国)和欧洲非欧元区(英国、波兰等6国),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中国,东亚地区,俄罗斯、巴西、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和土耳其(WIOD将其称为BRIIAT)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现有研究文献采用的贸易数据来源存在差异:有的学者在测算时使用投入产出表中的贸易数据;另外一些学者采用的是UNcomtrade的贸易数据。由于利用全球投入产出表可以较全面地获取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中间品贸易的数据,而且便于进行价格平减处理。因此为保持数据来源的一致性,本节选取全球投入产出表中的进出口数据测算对外贸易隐含碳。
此外,各国和地区1995—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以及各产业部门的价格指数数据分别来自WIOD数据库的环境账户(Environmental Accounts)和社会经济账户(Socioeconomic Accounts)。
9.11.2.2 数据处理(www.xing528.com)
WIOD数据库中均为现价投入产出表,为消除价格因素对测算结果,尤其是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本节以各地区33个部门1995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期,利用WIOD提供的社会经济账户中各国(地区)1996—2009年的价格指数对现价投入产出表进行价格指数平减调整,得到1995—2009年的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中国进口的中间品按各进口地区的实际价格指数进行平减调整。其中,世界其他地区(ROW)的价格指数采用其余6个区域的平均价格指数进行替代。
由于投入产出表中部分年份的行业数据存在缺失,因此本节对其进行归并和调整后得到33个部门,如表1所示。
表1 产业部门的归并
注:为便于分析,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将部门1划为第一产业,将工业部门(部门2~部门17)和建筑业(部门18)划为第二产业,将部门19~部门33划为第三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