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1 贸易隐含碳测算模型构建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模型前提是:中间投入+最终需求 = 总产出。假设一个经济体中有i个部门,则总产出X = AX + Y,其中X为总产出,AX为中间消耗,Y为最终使用的向量,此时Aij = Xij/Xj,表示j部门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消耗i部门的直接投入,它反映了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消耗关系。对上式进行变形得到X = (I - A) - 1,表示为了得到一单位最终需求Y而需要消耗的直接以及间接的投入。
进一步地,将直接碳排放系数引入模型,得到基本的隐含碳测算模型:
其中DCI = TC(部门总排放)/TP(部门总产出),代表各个部门的直接碳排放系数,C是各部门隐含碳向量,Y是贸易向量,(I - A) - 1是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其中A为可比价直接消耗系数(1995年基期),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接以及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并通过线性关系,将各部门的总产出与最终使用联系在一起。
进出口贸易向量Y可以看成是进出口贸易总量Q和进出口贸易结构向量S的乘积,即
由以上可知,某国家i部门对外贸易隐含碳计算公式也可以写为
由于价格会随着时间变化,因此在反映各个部门单位产出的碳排放时(碳排放强度),须考虑各个部门产出的价格因素。
设1995年为基年,那么第n年第i个部门的碳排放系数就变成
另外还需要对进出口贸易额的价格进行调整,那么第n年第i部门的出口贸易额为
表示n年i部门出口贸易额,同理第n年第i部门的进口贸易额为:
表示n年i部门进口贸易额。
本节在测算进口隐含碳时,考虑了印度与其他国家生产技术的异质性。不同的进口国的产品所蕴含的隐含碳的水平是不同的,在测算进口隐含碳时,分别使用进口国的投入产出矩阵和直接碳排放系数来测算其完全碳排放系数;在测算出口隐含碳时,则使用出口国本身的投入产出表和直接碳排放系数计测算其各部门的完全碳排放系数。综上可得,n年印度对国家F的进口贸易隐含碳计算公式为:
可得,n年印度对国家F的出口贸易隐含碳计算公式为:
因而,净出口贸易隐含碳 = 出口贸易隐含碳 - 进口贸易隐含碳
9.9.3.2 贸易隐含碳驱动因素分解分析模型构建(www.xing528.com)
本节采用两级分解法进行SDA分解,将出口贸易隐含碳驱动因素分解为技术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
简化上面的公式(8),表示y年印度对出口隐含碳的计算公式如下:
则计算期的出口隐含碳为:
同理基准期的出口隐含碳为:
将公式(13)按照计算期(1期)进行分解,则结果为:
将公式(14)按照基准期(0期)进行分解,则结果为:
对公式(14)和公式(15)求平均得到:
9.9.3.3 数据来源和处理
为了对1995—2009年印度对外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需要3个方面的数据:反映印度与主要贸易国家各部门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数据、各国的对外贸易数据和能源使用数据。本节测算所需投入产出数据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印度及其贸易伙伴分部门能源使用情况以及碳排放数据来源于WIOD环境账户。各个国家的投入产出数据、进出口贸易额以及国内各部门碳排放系数均用各国对应部门的总产出价格指数进行调整。
本节在计算印度进口隐含碳时,采用如下计算方法:印度从前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口隐含碳单独计算,采用出口国的实际投入产出系数和碳排放系数。其他国家归入ROW(Rest of World),ROW的投入产出系数是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整理得到,ROW碳排放系数的替代考虑三种情景:情景一:取前十大进口国的碳排放系数的均值进行替代;情景二:采用进口国家中碳排放系数最高的国家进行替代;情景三:采用进口国家中碳排放系数最低的国家进行替代。考虑到了数据的可获得性,有的贸易伙伴诸如阿联酋的投入产出表难以获得,因此在测算隐含碳时,将其归入ROW(Rest Of World),印度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数据,来自OECD STAN Bilateral Trade Database。
本节综合考虑投入产出表、贸易数据以及能源、碳排放数据的部门划分,将所有部门整合为34个(见表1)。
表1 产业部门归类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